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1062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0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岳》课件5沪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杜 甫语不惊人 死不 休1、走进作者望岳的作者是 代诗人 。有“ ”之称。 他的诗被誉为 “ ”.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 杜”,其代表作有: “三吏”“三 别”,这是一首咏东岳泰山的诗 。“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 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 种。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 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 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 圣入世,杜

2、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 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他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和壮游时期:拥有气概和抱负 。如望岳。 长安十年时期 :由早期的积极乐观 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 的诗风。如: 兵车行 战乱游离时期 :是诗歌现实主义发 展时期:“三吏”、“三别” 漂泊西南时期 :居无定所,颠沛流 离,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岳”分别指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 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 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

3、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衮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 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 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 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 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 咏泰山的名篇。望 岳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 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包 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创作。古体诗形式 自由,长短不拘,不求对仗,押韵较宽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 式,五字为二二

4、一或二一二式,七字为 二二二一式。望岳是一首几言古诗 ?句式是哪一种?望岳五言古体诗 二一二 二二一如何学习诗歌?多读 第一招读出诗韵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fz课文朗读把握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招感悟诗意、品味诗情如何学习诗歌?多思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泰山的别 称( f )舒缓 语气自然界不 尽聚集睁大眼睛登

5、上终要矮 小借助注释理解诗文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巍峨壮丽 ? 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 的齐鲁大地。 (第一句: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这 是远望所见。以烘托笔法突出泰山拔地 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夫:(f )舒缓语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第二句:写近望泰山的整体形象。一虚一实,突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割:分(泰山遮天蔽日即为刀)。造化万物的大自然, 使你汇聚了天地间的神奇和俊秀。 你高峻的山峰, 使南北两面晨光暮色截然分明。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z决:裂开。第三句:写细望所见所感。见山中云气层出不 穷,故

6、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 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望层层云气升腾,不禁心胸 激荡,极目眺望归鸟入山,眼眶几 乎都要睁裂了。云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四句:化用孔子名言,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 岳的愿望(极望):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 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 誓言。从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 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那山的 顶峰,俯视脚底下一座座低矮的群山。凌:登上、跃上。绝顶:顶峰。小:渺小 。二、学习研讨二、学习研讨1、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那么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分别从哪

7、些角度来 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 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 岳远望之景,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2.“造化”两句用什么方法来写泰山,突 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 大的形象。3.“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什么哲理? 表现了 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 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

8、志。) 1、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2、本诗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征?3、从哪些角度写山的?4、从泰山的形象中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形象?5、找出名句并赏析“望”为线索远望、近望、细望、 极望朝气蓬勃,抱负远大高大秀丽尾联写作者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登临绝顶的愿 望。蕴含哲理,洋溢着诗人蓬勃的朝气,可 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 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 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 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总结。 远望,近望,细望,极望。三、巩固延伸1、望岳的颈

9、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 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 句子是: 4、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的诗句是(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明全诗主旨并表 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 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句? 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