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0845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全国技工教学和职业培训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走近语文,感悟生活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走近语文,感悟生活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走近语文,感悟生活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走近语文,感悟生活关于技工学校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探讨论文提要论文提要:技工学校的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语文的感悟能力也以平淡居多,学生自我表现意 识比较淡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鼓励参与,多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的教学形 式,也尝试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到语文的魅力,体会人文的力量,走近 语文,鞭策人生。 关键词关键词:阅读 积极 参与 感悟 生活 人生看着语文

2、课堂上我们技校的学生,一个个淳朴但少有冲劲,一个个安静但缺乏个性。这不怪他们,成功的光环没有光顾他们,自信的能量也略显不足。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都习惯了充当观众,课堂纪律可以无可挑剔,但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的是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不强,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接受状态,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欲难以得到开发。学生的自我的主体意识和表现欲望更是单薄得可怜,语文教学如一味采用讲解、练习加考试,学生兴味索然。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增加了难度也形成了挑战,引导学生积极走近语文,参与语文,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尝试点滴成功,在语文中增长知识,感悟生活。在没有了考试指挥棒下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可以争取丰

3、富多彩,看春暖花开,听潮起潮落。 一、引导学生走近语文,在参与中自信,在合作中前进一、引导学生走近语文,在参与中自信,在合作中前进 “从孩子的眼神中读出成功,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呀!”多美好的愿望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自信的还是畏缩的,是积极的还是默然的,对于一个青年来说,太重要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心声,敢于展示阳光的灿烂,是一件多美的事呀!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哪怕是一点点,再一点点,慢慢也会燃起火花,使其自信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成熟,自我意识的成长。在学习中,在讨论中,在参与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有合作之趣,

4、无落寞之意。1、提问是艺术,给学生一个机会,走近语文,敞开心扉。语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我们的爱憎分明、温暖心灵,宜人的风景描绘引导我们感悟细雨和风、日出日落,精髓的理念督促我们思考人生、审视自己。能走进这一片天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为技工学校的语文老师,更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激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我们的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知识能力薄弱的学生长期以来相当缺乏课堂参与的体验,更缺少一种积极表现的欲望,能被动的接受一些东西已蛮不错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惊讶、欣喜、疑惑、感动语文的阅读3是情感的体验,怎样引导学生去体验,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和同学一起分享,

5、语文老师在教学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艺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例如在教项链时候,分析路瓦栽夫人的性格,有的学生指责她的爱慕虚荣、不切实际,老师引导“从一个年轻女子的身份出发,分析一定的合理性”,学生会说出瓦栽夫人想打扮得漂亮一点,生活上享受一点,这一种思想本身无可非议,只不过她抱怨

6、多了一点。老师又引导“我们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客观评价,她的性格里有什么可以肯定的特点?”学生一致认为项链丢了后玛蒂尔德和他丈夫义无返顾地过起苦日子,节衣缩食存钱还债,坚强的一面也让人敬佩。甚至有同学说因为她后来的坚强,原谅了她以前的虚荣。一个个观点一般是由同学补充来提出,争论到一定程度,学生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语文老师只是个向导。回答问题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可过急。美国教育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7、,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能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合作给契机,给学生一个支点,抛开犹豫,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的机会总是留给优等生,我们的学生习惯了默默的思想,懒于表露。在课堂上不习惯抛头路面表现自己,这很普遍。怎样让他们积极参与,体会表现的乐趣,体会思想的魅力?在带班的初期,可以经常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的带领中胆子稍大些,状态少开些。在合作中形成一种气氛,在自然的讨论中带动学生参与的体验,在很多时候可以带来新的收获。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小组一般来说先大致组织一下选出组长,组

8、长也可轮流。教师先对组长实行培训,培训主要是让组长学会切实把握每次讨论的主要任务,务必让每一个组员参与思考并表现,并让组长在熟悉组员程度的前提下多照顾、鼓励薄弱生,带动他们一点点参与进来。如果他们有一点点的发现,也在小组报告的时候多让他们表现。这样让每个学生去尝试,让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体谅和帮助,形成一种协调的氛围。这样,在集体参与的4氛围中,跃跃欲试的学生在组中充当了领导的角色更积极参与其中。胆小腼腆的学生因没有了老师的直接“监控”也放松了许多。教师不用过多去做鼓励的工作了,更多的是在一边用欣赏和欣慰的眼光看着他们。诗歌的魅力体会很多时候要在悠悠的朗诵中体会意境和情感。而我们的学生不太善于用

9、声音表达情感,怕难为情。所以单个学生的朗诵在班级里总挑不出几个好的。而在小组训练模拟中,学生的表现欲望会容易被激发出来,团队意识会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极致。例如在教致橡树时,在朗诵环节,听了诗歌录音后,让学生在小组中策划训练角色朗诵,很多小组的朗诵还很有创意,人尽其才。其中一组用了男女生对诵、个人旁诵、多人和声,还配以了合适的音乐,把诗歌的情境演绎得当出色。让学生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激励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多次实践之后学生会渐渐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深入理解体会,然后形成个人意见,与大家交换,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语文教学中,尤其教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现象。3、褒扬予心

10、灵,给学生一点鼓励,阳光灿烂,意气风发。一句或肯定或褒扬的言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一点鼓励,会让我们的学生阳光灿烂,意气风发。许多的语文问题在平时传统的课堂形式下结论会显得单一,因为学生习惯了每一个问题最后的标准答案总是老师给的,自己的想法如大胆的讲出来很多时候会离答案较远,会引起同学的大笑。而小组争论出来的东西,代表站起来表现时感觉有了强大的后盾力量,根本没有了后顾之忧,真好。这样的优势在文章人物形象的讨论中真的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实践体验让每个同学都有一种成功感,思维的火花显得特别有意思特别的值得,这是多好的心理感受呀。在分析鸿门宴一文的人物形象时,一个

11、原本处于受谴责地位的项伯,引起了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肯定他的过错的同时。项伯因为私人的感情而泄露了军事机密,使得刘邦有了回旋的余地,于项羽一面真的不应该,但有学生认为他的重意气也难能可贵总显他的上俩善良;他被刘邦一番“吾得兄事之”的“诚意”所感动,并且相信刘邦对项羽的诚意,其无心机也显出他的“性本善”。同学都不愿意把“叛徒”的帽子扣在他的身上。如此的辨证如此的人性真让老师看到了学生人心的广阔,老师真的会被如此思想的呈现而感动的。要注意表扬评价的语言,对任何一种教学的模式,评价的机制总是必要的。在教学中,老师有意无意的表扬对学生成功感的培养很重要,老师的表扬语言最好不要太单一化,而中学生的评判

12、思维希望知道好在哪里,中学生希望听到对自己的独特性的评价信息,这样更有真切的成功体验。表扬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自然和谐会激发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课堂中多说普5通话的兴趣;表扬学生回答中体现的人性真诚和善良的思想会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体验语文学习和生活的息息相关。二、引导学生感悟语文,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升华。二、引导学生感悟语文,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升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春夏秋冬,感悟自然之景,观潮起潮落,激发生命之力,品优雅文章,照亮成长之路。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阅读和生活,注定了是分不开的,没有阅读,生活会没有灵气

13、和诗意,撇开生活,阅读会略显单一和苍白。语文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故语文的外延很广阔,要设计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契机还是蛮多的。1、活动是天性,兴趣自然生。那么感人是故事,那么优雅的写景,那么精辟的道理,那么柔柔的抒情,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不拘泥以传统的字词句段的分析,而是多换种模式去感知课文,让学生多参与其中,多设计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体验或操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

14、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难看成快乐的享受。在形式多样的语文的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很强,因为年轻人总是喜欢多“动”多“变”,喜欢在感性的参与中体验甚至享受,同时在自我的表现中感受成功的滋味。在活动中,基础知识色差异显得相对教小,或基本上不成正比,在平等心理的前提下接受“挑战”,会信心百倍,会无后顾之忧。譬如在教写景散文时,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中心,咀嚼文句呢?传统的教学容易在字词修辞

15、等分析中把完整的段落搞得支离破碎,顾此失彼,我曾经尝试一种“古诗句概括法”,让学生对每一个景物的描写用最适宜的七字诗局浓缩,在同学中当堂决一“胜负”,决出最佳的诗局,学生在新鲜的活动中,常常为一字之不顺,反复阅读课文,真正做到了“推敲”二字。我在黄鹂的教学中,“山村初见黄鹂鸟”、“青岛养病黄鹂伴”、“朋友枪下留黄鹂”、“黄鹂一去不复返”等句子,真让老师感到学生的不可小瞧,当时其中一个同学还不听老师的“安排”,给每段景物来了个对句,让同学刮目相看。概括的过程中,景物的复述也自然重现,再配以典型句子的咀嚼,课文精华和灵气,自然领会。一堂课下来,师生都是意犹未尽。2、感悟是灵魂,设计很重要。6我们学

16、生的语文阅读,在字词理解知识提高的同时,不求高深,学生从中渐渐提高审美意识、学会感悟人生世事,更好地成长,就够了。在阅读中汲取灵感和思想,在生活中体会爱国和守法做个好人,自信和自强一直向前,理解和感恩善待他人。这是语文阅读的软着落,但真实非常地渐进和重要。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是可以灵活多样的。可以是课内的,可以是课外的,可以和别的课或活动结合起来。反正是为了活动的开展更有序更好,学生会主动的为此去学习,去研究,去尝试。主动性的体现会使学习的过程显得轻松实在有意义,是主动学习而非强行灌输上课的形式,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由学生组织实施学习方案,如辩论会、知识竞赛、新闻发布会; 可以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的文学、语言知识;可以采用“茶馆”式的讨论方法这样,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出语文活动课“活”的特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活动课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因为活动课中没有失败的概念,加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