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30759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5 评论评论2017年 8月 3日 星期四近日, 成都和郑州街头举行了一次 “硬币箱” 测验, 结果出人意 料又感动人心。“如果你急需用钱, 请自取, 最多 5 元, 有多余请贡 献您的爱心” 。无人监督, 所有人按规矩取钱或用纸币兑换, 还有 人自觉投币, 最终, 钱竟增加了不少。 曾几何时, 类似街头老人跌倒是否该扶、 手机丢失向路人借用 被拒等事件, 激发社会广泛热议。虽属个案, 但也突显了社会对道 德失重的忧虑。硬币箱测试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善意并 没有流失, 社会的善心机制仍能够自循环。事实上, 我们身边从来 不缺弘扬真善美、 传播正能量的楷模。下岗女工、 全国道德模范房

2、 泽秋, 三十六年如一日, 悉心照顾孤寡老人; 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 范刘延宝, 因为一句承诺, 世世代代守护烈士墓他们的凡人善 举, 如一盏盏璀璨的明灯, 点亮千家万户, 照耀世人心灵。 每一个平凡人的道德水准, 构筑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如 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善意的拥护者, 而非旁观者, 成为凝聚良知的 “硬币” , 而非驱除良心的 “劣币” , 那么身边自然有更多 “真善美” 。守护善意的 “良币”北京于保月最近, 三大运营商集体表态, 将从今年 9月 1日起取消国内漫 游费。不敢随便通话、 储备多张手机卡, 将很快成为过去式。 取消长途漫游费, 不是心血来潮的率性而为, 而是提速降费背 景

3、下的必然选择, 也是运营商自我革新的契机。微信、 微博、 QQ 冲击之下, 通信收入结构发生质变, 想 “坐着数钱” 的结果只能 “躺 着安眠” 。然而也要看到, 淘汰 “漫游费” 这样的 2G 时代产物, 尽管 是大势所趋, 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说明改革克服利益阻碍可以砥 砺前行、 释放红利。时至今日, 当 “长途、 短信额度用不完, 网络流 量根本不够用” 成为不少人的焦虑, 取消漫游费, 只是达成了 “互联 网+” 时代的一个小目标。 很多时候, 人们与其说是在苛责资费水准, 倒不如说是在期待 同资费相对称的服务水平。提速降费的最终目标, 也不应当只是便 宜。据国际电联发布的报告来看,

4、 经过数次降费, 我国通信资费已 经处于国际较低水平。改进参差不齐的客服水平、 淘汰巧立名目的 捆绑销售、 挤压费用模糊的灰色空间, 电信领域无疑还有很多改革 值得期待。取消漫游费, 更有新期待山东青岛雷雨来论R处置 “僵尸企业” 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 也是防止系统性金 融风险的必要条件。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 局会议, 再次强调了处置 “僵尸企业” 的重 要性, 要求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 更多运用 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在实际处置过程 中, 如何抓好这个牛鼻子呢? 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僵尸企业只能 靠信贷资金 “续命” , 占用的土地、 资金、 原 材料、 劳动力等社会资源被

5、长期闲置, 危及 实体经济发展, 但长期僵而不死, 还是因为 一些地方政府和银行下不了决心 “断供” 。 然而,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若是出于 “面 子” 和 “形象” 考虑, 不惜动用社会资源阻止 “僵尸企业” 破产清算, 恐怕要为此付出数 倍的代价。事实上, 财政和信贷 “输血” , 只 能换取暂时的 “稳定” 。如果不愿在职工安 置和群众工作上花精力、 想办法, 就会把潜 在的矛盾风险移转给下一届政府, 等到冲 突叠加、 矛盾集聚, 只会错失清退 “僵尸企 业” 的最佳时机。 当然, 果决处置不等于一刀切, 还是要 根据市场表现, 树立正确的识别标准, 让确 有发展前景的临时危困企业获

6、得再生, 让 失去竞争力的企业早日退市。 确定方案之后, 最重要的便是依法处 置。我国的破产法为依法处置 “僵尸企业” 提供了制度安排。按照我国破产法的规 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 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 能力的” , 即应当纳入破产程序进行处置, 这为依法处置 “僵尸企业” 提供了明确具体 的识别标准。然而, 受一些理念、 机制和司 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破产案件的立案、 审 理仍然存在不少阻碍和困难。据不完全统 计, 全国每年经工商部门注销的企业达百 万量级, 但全国法院每年受理的破产案件 仅几千件。 处置 “僵尸企业” , 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 不得虚与委

7、蛇, 但 也要注重保护好全体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亟须提高相关 法院破产审判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破 产审判在处置 “僵尸企业” 中的积极作用, 针对破产案件启动难、 审 判力量相对不足、 审判质量效率亟待提高等现实问题, 在全国 23 个省市自治区的 90多家法院设立了专业的清算与破产审判庭, 充 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 建立了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 台, 加大对破产案件立案受理的网上监督, 在线召开债权人会议, 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破产企业的重整拯救, 实现破产财 产网上竞拍等。这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法院系统处置 “僵尸企业” 的能力和水平, 也让各地

8、更有信心去面对处置 “僵尸企业” 时复杂 多变的局面。 “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 ” 做好处置 “僵尸企业” 这篇大文 章, 要从大局出发, 同时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只有尊重市场规 律, 并恪守法治原则, 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为我国经济活血化瘀 的手术。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 民事审判第二庭 庭长)处置僵尸企业要提高法治能力贺小荣处置 “僵尸企业” , 事关 我国经济发展大局, 不得虚 与委蛇, 但也要注重保护好 全体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 权益, 亟须提高相关法院破 产审判的能力和水平在当下中国, 对个人信息的各种商业利 用已远远走在了隐私保护前面。登录电商网 站, 推荐商品多

9、是依据浏览痕迹; 打开微博微 信, 广告投放定向植入; 打开理财客户端, 首 页也因人而异通过对浏览记录、 点击频 次的统计分析, 从中挖掘出性别、 职业、 喜好、 消费能力等信息, 被不少企业视为理所当然 的商机, 然而在隐私保护方面鲜有人投入同 等的关注, 这无疑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大数据算法在商业应用中一骑绝尘, 说 明在个人和商家的博弈框架内无力解决好 隐私保护问题。因为个人选择空间很小, 你 要么选择让渡自己的信息, 要么远离其他人 已经拥抱的便捷生活。只有公共管理部门 介入, 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平衡这一对矛盾。 近日, 针对这一隐患, 中央网信办、 工信部、 公安部和国家标准委等四部

10、门联合启动隐 私条款专项工作, 首批将对微信、 淘宝等 10 款网络产品和服务的隐私条款进行评审, 力 求提升网络运营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公共监管深入微观层面, 对个人信息保护而言 是一个重要的拓展。 相比个人信息应用方面的大踏步前进, 隐私保护目前只有一些抽象的法律原则性 条款。在实际生活中, 哪些信息采集是必要 的, 基本没有经过法律的审视, 而取决于商 家的需要。比如, 注册一个 APP, 就需要提 供手机、 身份证等各种信息; 办一张会员卡, 生日、 住址等都是必填项。当前的保护政 策, 未触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微观层面, 无 力扭转当前对个人信息的滥采滥用, 导致个 人隐私的边界不断后

11、退。 事实上, 在社会治理层面, 隐私保护在价 值排序中也处于比较低的优先级。比如, 共享 单车要求实名注册, 从解决乱停乱放的角度看当然合理, 但从隐私保护的角度看, 等于是把 所有责任都放在企业自律身上; 行人乱穿马路 的现象让很多城市管理者头疼, 部分地方选择 利用面部识别定位、 将路人信息公布于大屏幕 的方式来应对, 效果固然有了, 但显然是完全 没考虑个人的隐私权, 更遑论保护了。 隐私保护的粗放滞后, 与我国大数据产 业的蓬勃发展现状显然是不匹配的。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 大、 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智慧物流、 移 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跑, 如果任由信

12、息 流像脱缰野马一样, 迟早会对公民个人生活 产生破坏性影响。在这方面的社会治理水 平, 倘若跟不上商业开拓的步伐, 时间一长就 会造成四面漏风的状况, 到时候想保护也得付出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和代价。 互联网生活早已成为公共生活一个庞大 的子集, 个人信息保护不能纯粹指望约定俗 成的自律, 而要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 之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目前流行 的 “个人许可” 监管模式, 搜集者的责任仅限 于征得所有人的同意, 并告知用途, 而许可者 无法确认信息的最终流向, 权利和责任是失 衡的。此次四部门联合开展隐私条款专项工 作的意义, 不只是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进一步 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

13、的监管, 更重要是完 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 在个人生活、 商业利 益、 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大数据号称 “网络时代的科学读心术” , 它的价值就在于能把人的特征、 行为、 选择 等信息化, 反过来为人类生活提供某些便 利。身处这样一个时代, 生活中完全拒绝让 渡任何个人信息, 是很难想象的。我们能做 的, 是让这个信息交换过程变得更可控, 造 福社会而不是毁坏人们的生活场景。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盛玉雷人民时评R个人信息保护不能纯粹指望自律, 而要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 使之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不久前, 中国记协发布的2016年 中国新 闻事业发展报告 指出,“终端随人走、

14、 信息围 人转” 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在某种意义 上, 人们原来以新闻为核心的 “媒体生活” , 将 全面进入以信息为导引的 “媒介生活” 。 有人读报、 有人读屏, 信息的载体虽然 多样, 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没有改变。更为 重要的是, 智能手机不再是单向度传播的信 息载体, 而是 “个人移动终端”“人机互动的 交互界面” 乃至 “身体的延伸” 。以智能手机 为代表的 “媒介生活” , 意味着手机等媒介开 始进入人和人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人与 社会的关系, 并发挥中介作用。更进一步 说, 媒介之 “介” , 在于它允许多元主体的共 存, 在于它可以跨越旧有的藩篱, 融合各种 手段、 激

15、发人们生活与想象的诸多可能。 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 势必将 “媒介生 活” 推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 以人工智能更好 服务人类社会。比如依靠智能算法的信息精 准推送技术, 腾讯、 阿里巴巴和今日头条三家 互联网公司, 都开展了 “寻人” 公益项目。从 2012年底至 2017年初, 腾讯发布走失人口信 息1444例, 成功寻回437人; 阿里巴巴协助公 安部于 2016年 5月上线 “团圆” 系统, 一年中 发布失踪儿童信息 1317 条, 帮助找回 1274 人; 今日头条 2016年 2月启动 “头条寻人” 项 目, 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成功找到2500人, 最 快1分钟找到北京一位离家出走的

16、女孩, 找到 的走失时间最长的一位已经离家57年。 不仅如此, 人工智能在寻找失踪人口方 面有望做得更好。百度宣布人脸识别技术 已经达到 99.7%的识别率, 如果智能机器人 通过海量数据库的深度学习, 掌握了跨越年龄的人脸识别技术, 比如根据一个失踪孩子 3 岁时的照片推算他成人后的样子, 精准寻 人无疑会更上层楼。而应用算法服务于社 会服务和管理的又一个例子, 是诸多互联网 平台服务商正在开发应用的网络辟谣功 能。例如, 今日头条于 2016 年底上线了辟 谣功能, 腾讯网在 2017 年上线较真事实查 证平台, 微信也在 2017年 6月推出辟谣助手 小程序, 用户可以主动搜索查证, 阅读或分 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 也能及时收 到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推进后, 这些 新应用有望对互联网空间的清朗化、 信息筛 选的高效化产生作用。 当然,“智能算法精准推送” 技术在中 国刚刚起步, 远没有达至成熟, 因此在许多 方面尚未尽如人意。比如路透新闻研究所 联合牛津大学连续六年发布 数字新闻报 告 , 2017 年发布的最新报告中, 通过对 36 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