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30707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 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 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 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 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 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 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 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 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 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 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 是社会经济 基础的主要

2、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 筑 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 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 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 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 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 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经济制度和政 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 告诉我们要巩固 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 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就要坚持以社 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只有坚持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 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 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 思 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 任何政

3、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 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意识形态以及传统 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 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 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 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 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 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 用 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文化。 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 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 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 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 度 、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 重要的政治制度。 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 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 而且被中国社会 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 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 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 度。 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各项政治制 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2、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 五大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 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 力发扬社会

5、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 积极性。 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 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 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 主要是指国体和 政体的统一。 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 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 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 是政治 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 它受政 治制度制约 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 实施和巩固。 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的主要成果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建立了干部离 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 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 的活力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 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加强了社会主义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公务员制

6、 度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 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调整和 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 更有利 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提出依法 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 立法制度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 的基本方式 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按照 依法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以上这 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 都大大地推 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进一步 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九、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 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发挥社会主义

7、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 结和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 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 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改革 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 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 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 社会稳定。 十、 学习、 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 就是要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国家的性质 问题 从而自觉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的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 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了解建设有中国

8、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容 进一步认识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历史 必然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 自觉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科学 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西方西 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 明确中国政治制 度完善和发展的根本目标 掌握完善和发 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方法和 途径。 第二章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 立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 社会 建立的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2、 1949 年 9 月 21 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9、 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3、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 会议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 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等主 要政府机构。 1949 年根据 共同纲领 建立起来的新中 国国家政权是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 综合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工人阶 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 级四个阶级聪明基础上的。 它的任务是反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 而奋斗。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具

10、有较多过渡性和不完备性主要表现 在 建立在五种经济成分基础上的国家制 度国家政权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关 系、层次不够健全、明确在中央与地方 关系上成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既是 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 又是地方政权 的最高机关 具体政治制度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雏形特征。 4、我国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向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主要是从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第一部宪 法颁布开始至 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 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 5、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基本确立。 二、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发展。 1、 1956-196

11、6 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期。 这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共产党 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加强。 主要组织 措施有 增设共产党的兼管地方党务和行 政的大区领导层次 各级党委对政府工作 实行分口领导 改变了关于各级政府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规定 司法工作直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改变了与宪法规定的 司法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的 工作接受其监督的做法撤销行政监察 部由党的监察委员会取代国家监察机 构执行行政监察职能在政府、司法机 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党组和党委领导的 行政首长负责制。 2、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主要特点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遭到破 坏中央文革小组代替了中央

12、政治局成 立“革命委员会” 代替国家政权机构 成为集政军大权于一身 包揽党务、 行政、 司法各项工作的权力机构文革中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瘫痪文革中我国的 司法制度被“彻底砸烂” 。十年文革中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都遭 到了严重破坏。 3、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 历史时期。 1978 年 12 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由此开始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 在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全面加 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各个方面的建 设。首先党的领导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加 强 主要表现在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次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加强

13、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 和加强。 三、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 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暴力机器。 2、国家制度即国体是划分国家类型 的标志是我国分析国家本质的依据。一 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 西它最集中表现国家的阶级关系最集 中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是统治阶级维护 统治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3、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 民主专政 其主要职能是保卫社会主义制 度和领导、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4、 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 程中所创造的适合

14、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 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 5、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它在社会阶级善和 阶级关系方面有特点是 掌握国家政权的 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 僚资产阶段 无产阶级人数很少 但集中 深受三大主义压迫 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 战斗力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80%与城市 小资产阶级深受三大敌人的和压迫 中国 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 级。 6、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起 来的。1939 年 5 月 4 日毛泽东在青年 运动的方向 中提出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 的口号 1949 年 3 月 毛泽东在中共

15、七届 二中全会提出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 9 月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一届会议全体通过 共 同纲领 确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1954 年 9 月通过的我 国第一部宪法载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国家 1982 年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中国的人民民 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 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 起来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 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五、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保卫社会 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领导和 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造共产主义 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机构 一、国家形式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 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 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 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