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0662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40道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高考化学最可能考的 4040 道题道题选选 择择 题题1.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晶体类型的概念及不同类型晶体性质上的不同点。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只可能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常温常压下为固态。分子晶体三态变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未遭到破坏,因此晶体类型不变。答案:C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实验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SUP8(. D.臭氧的分子式 O3解析: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中各元

2、素的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所以乙烯的实验式为CH2,A 不正确;结构式是用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的图示,乙醇的结构简式中至少应表示出它的官能团OH,B 也不正确,C2H6O 只是乙醇的分子式;电子式应表示出每个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C 中 Cl 原子只表示出了参与形成共用电子对的电子,而其他电子都没有表示出来,C 也不正确,正确答案只有 D。答案:D3. 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 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 O2(g)=CO(g);H=-3

3、93.5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和对热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情况。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和液态水时的反应热。而判断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通常要检查它的物质聚集状态、化学计量数、反应热的数值符号等。A 中碳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稳定氧化物应该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A 不正确;B 中氢气燃

4、烧是一个放热反应,H 的不可能是一个正数,B 不正确;热化学方程式 C 中的反应热是甲烷的燃烧热,但是生成的水是气态,所以 C 也不正确。答案:D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解析:本题以生产、生活为载体,通过“绿色食品”、“纳米材料”这样一些专用名词综合考查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属于一道跨学科综合题。“纳米”是一个长度的单位,而不是新物质,1 nm = 10-9 m,所以 A 不正确;绿色食品是不含已经

5、污染和会产生污染的化学物质,而不是不含化学物质,不含化学物质的食品不可能存在,B 不正确;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根茎而不是通过叶面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的,C 也不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正确。答案:D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醇、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CH3OH+H2O-6e-= CO2+6H+B.在 NaHSO4 溶液中加 Ba(OH)2 至中性H+SO42-+Ba2+OH-= BaSO4+H2OC.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D.用侯氏制碱法制得 NaHCO3Na+NH3+C

6、O2+H2O = NaHCO3+NH4+答案:D。解析:选项 A 是近年来比较关注的燃料电池方面的问题,该原电池通甲醇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但是电解质溶液是 KOH,所以不能生成 H+,所以选项 A 不正确;在 NaHSO4 溶液中加 Ba(OH)2,也就是说 NaHSO4 是过量的,所以应该是 Ba(OH)2 按自己的组成完全反应,即 H+和 OH-的系数都是 2,所以选项 B 不正确;无论 CO2 的量是多还是少,在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 CO2,产物都是 NaHCO3,所以选项 C 不正确;侯氏制碱中的NaHCO3 是沉淀出来的,所以选项 D 正确6.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

7、离子:Fe3+、SO42-、Al3+和 M 离子,且这四种离子Fe3+、SO42-、Al3+和 M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4:1:1,则 M 离子可能为下列中的( )A.Na+ B.I- C.S2- D.Cl-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和电荷守恒可知 M 应带有 1 个单位的负电荷,又碘离子不能与铁离子大量共存,所以 M 只能为选项中的氯离子。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遗弃的废旧电池、塑料袋、废纸、破布都会造成水污染C.苏丹红、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矾等都是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禁止使用或使用量要严加控制的物质D. 纳米装饰

8、材料是一种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的绿色产品答案:D。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石英则是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遗弃的废旧电池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塑料袋由于难于分解,成为白色垃圾,废纸和破布则分解后成为污染物;苏丹红是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而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矾等则不能使用过量;纳米材料主要特征是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并不一定是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的材料。8.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常温常压下,1 mol 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 10NA由 Cu、Zn 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若 Cu 极生成 0.2gH2,则电路通过电子

9、0.2NA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O 与 11.2 L O2 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 0.75NA常温常压下,16 g O3 所含的原子数为 NA1 mol C10H22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31 NA1 mol Cl2 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 2 NA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分子数为 NAA. B. C. D.答案:C。解析:甲基是甲烷失去一个 H 原子后剩余的部分,所以一个甲基中的电子数是 9,则1mol 甲基(一 CH3)所含的电子数应为 9NA;铜锌原电池中正极上生成 0.1molH2,需得到0.2mol 电子,所以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也是 0.2NA; NO 与 O2

10、在标况下反应生成 NO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的 NO2 为 0.5mol,剩余的 O2 为 0.25mol,即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0.75mol,但 NO2 还有一个平衡:2NO2 N2O4,而此平衡的存在就使气体的总的分子数小于 0.75mol;O3 是氧的单质,所以 16gO3 中所含只有氧原子,氧原子个数为 NA;甲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 4,乙烷为 7,丙烷为 10,以此类推,可知含有 10 个碳原子的烷烃其中所含的共价数为 3 10+1=31;氯气只作氧化剂时,1 mol Cl2 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mol,但在发生歧化反应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例如,氯气与水反应

11、时,1 mol Cl2 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 1mol;标准状况下,水呈液态,故 22.4L 的水并不是 1mol。9.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 IVAVIIA 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 a 点代表的是( )A.H2S B.HCl C.PH3 D.SiH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与物质沸点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在第二周期族 IVAVIIA 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只有NH3、H2O、HF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它们的沸点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所以 a 点所在的曲线表示的是 IVA 族元素的

12、气态氢化物,a 点代表的是 SiH4。1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深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解析:本题考查了置换反应和原电池的有关知识。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H+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 H2,总反应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原电池的构成加快了反应速率。乙装置中只是锌片与稀硫酸间发生了置换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所以甲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A 不正确;乙中不构成原电池,铜片不是电极,B 不正确;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故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D 不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