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0430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1.爱好/嗜好 “嗜好”一般用作名词, “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 “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 常含有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 2.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 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 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 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 吵闹。3.黯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 ,也用来指“心里不

2、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 “岸然”指 “严肃的样子” 。4.把戏/伎俩 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用来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 重)。5.轻率/草率 二者都有随便的意思。 “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未经过慎重考虑。如:他轻 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 “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一 下工作,就回家了。6.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 到今天。 “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如:祖辈留传下来的 秘方。7.颁布/公布 “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 “公布”指

3、(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知 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8.截止/截至 “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截止” 。 “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 如“报名日期截至下个月底” 。9.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 “山洪暴发” 。后 者强调爆炸性,如“火山爆发” “爆发革命” “爆发力” 。10.度过/渡过 过度/过渡 “度过”用于时间,如“度过假期” 。 “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 “过度”指超过适当的 限度,如“过度疲劳” 。 “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 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渡时期” 。1

4、1.急躁/暴躁 前者侧重于“急” ,有两种意思: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想马上达到目的, 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12.申明/声明 “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 “声明”作动词时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用于正式场合),如“声明立场” ;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明” 。13.祛除/驱除 “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如“祛除风寒” 。 “驱除”指赶走或除掉,如 “驱除蚊蝇” “驱除不良情绪” 。14.贯串/贯穿 “贯串”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 ;“贯穿”的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 也可以是具体事物。15.

5、开辟/开拓 “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创建,常说“开辟航线” 。 “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 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事物,如“开拓新局面” 。它用于比喻义时,对象可指领域也可指胸 怀,如“开拓人的心胸” 。16.发愤/发奋 “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如“发愤图强” 。 “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 行动,如“发奋努力” 。17.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撰写。 “编纂” 指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18.审定/审订 “审定”指经过审查之后做出决定,如“审定计划” 。 “审订”指审阅修订,如“审订 书稿” 。19.推脱/

6、推托 “推脱”指推卸、开脱,其对象是指与自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 “推托”指 借故拒绝或推辞,其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20.庇护/袒护 “庇护”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包庇,如“庇护坏人” 。 “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 原则地支持或保护,如“袒护孩子不是爱孩子” 。21.界限/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指尽头处,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知识是没有 界限的。 “界线”一般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多用于具体事物。如:两省之间的界线是长江。22.辩驳/辩论/辩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 白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

7、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 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23.扶养/抚养/赡养 “扶养”侧重于养活。 “抚养”除“养活”的意思外,还包括教养、爱护的意思,用于 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和教养。 “赡养” ,指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 进行帮助。24.国事/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 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可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25.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如:这幅字的功夫很深。 “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 时候。如: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

8、26.表扬/表彰 “表扬”的对象一般是好人好事, “表彰”的对象是伟大功绩或壮烈事迹等。 “表扬” 方式较随便,可书面,可口头;“表彰”方式较严肃、庄重,往往要做决定,授予称号、 勋章,建纪念碑等。27.营利/赢利 “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如:不能只图营利,不顾信誉。 “赢利”可作名词利润讲, 作动词时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如:企业只有赢利,才能发展。28.形迹/行迹 “形迹”多用来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 。 “行迹”指行动的踪迹,如“行迹不 定” 。29.原形/原型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或本来面目,含贬义。 “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 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

9、活中的人。30.赔偿/补偿 前者指因自己的行动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失,补足缺欠、差 额。 31.误解/曲解 “误解”作动词时指理解得不正确,作名词时指不正确的理解。 “曲解”指错误地解释 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32.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 ,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这后一个意思 与“融化”相同。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液体。 “融化”可以指 冰、雪等物质变为水,但更多地用于抽象的事物。33.施行/实行 施行: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按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如“施 行手术” 。实行:用行动来实

10、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实行改革” “实行承包责任制” 。34.义气/意气 作名词时,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重义 气” “义气凛然”等。 “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 “意气 风发” “意气用事”等。 35.体察/体恤 “体察”指体验和观察。 “体恤”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如:领导干 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体恤百姓。36.振荡/震荡 “振荡” ,主要是物理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不要把它和 “振作” “振奋”等的意思相联系。 “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

11、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 不能平静。如“回声震荡” “人心震荡”等。(“振动”和“震动”的区别,与此大致相同。)37.作客/做客 “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 “作客他乡”等。 “做客”指访问 别人,自己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 。 38.漫延/曼延/蔓延 “漫延”常形容水满向四周扩散;“曼延”指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用于山脉、水流、道路);“蔓延”则指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既可以指抽象事物,也可以指具体 事物。39.抚育/哺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养;“抚恤”指 (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

12、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 以物质帮助。40.接受/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或收取(给予的东西),如“接受意见” “接受礼物” 。 “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如“接收无线电信号” “中国政 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 。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 “接收”所指的动作行为多带主 动意味;“接受”则多带被动意味。41.违反/违犯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违反劳动纪律” “违反民主法则” 。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宪法” 。42.权力/权利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与“权益”同,跟 “义务”相

13、对,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或享受的利益。43.充斥/充满/充溢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含厌恶意),是贬义词。 “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如“充 满泪水” “充满激情” 。 “充溢”指充满、流露,如“脸上充溢着幸福的笑容” 。44.筹备/准备 “筹备”指筹划、准备,程度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重大的事情。 “准 备”多指一般行动,预先安排或筹划。45.踌躇/犹豫/迟疑 “踌躇”指人的面部表情不果断。 “犹豫”着重于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 “迟疑” 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46.草拟/起草 “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定。 “起草”多 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定。47.遏止/遏制 “遏止”的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 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某种力量。 48.干涉/干预 “干涉”着重于强行参与,横加阻挠,多指采用粗暴强硬的手段过问或制止,迫使对 方服从,如“互不干涉内政” 。 “干预”着重于过问别人的事,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49.查看/察看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50.功效/工效 “功效”指功能、效率,如“立见功效” 。 “工效”指工作效率,如“提高工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