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0356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精细分因素管理精细分因素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二一二年十一月2精细分因素管理精细分因素管理 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创建资源节约型油公司胜利油田东胜公司潍北分公司潍北油田自 1991 年 6 月部署昌 3 块开发方案,随后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工区面积 180 平方公里,近几年滚动勘探扩建产能与完善注水开发并举,油田控制含油面积 18.13 平方公里,已动用地质储量 1346.9 万吨,现有油、气、水井200 口,原油产量由 1993 年的 3.5 万吨,增长到今年的 7.9 万吨,截止到 2012年 10 月份累计生产原油 108.8 万吨,采出程度 8.08%,综合含水为

2、58.5%,采油速度为 0.55%,在低渗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管理中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一、产生背景潍北公司所辖油藏为中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油断块分布零散,全区共有50 个含油小断块,原油物性呈现双高特点:高含蜡、高凝固点,凝固点最高达到 51,地层水矿化度高,平均矿化度 48491.56,影响正常生产的因素多,生产管理难度大。在此形势下潍北公司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坚持以稳产上产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从“油藏-井下-地面”三方面入手,推进“三位一体”管理思想,在生产管理中实施分因素节点控制法,达到控制吨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1、突出油藏开发管理全员化的需要。、突出油藏开发管理

3、全员化的需要。基层采油队以往在生产压力下,技术人员往往偏重于现场生产问题的解决和生产数据的分析,而忽视了基础地质认识研究,对基础资料熟悉应用不够,致使技术人员对开发状况不甚了解,对区块油藏地质认识不够深入,油藏管理不够精细,普通员工的理论知识只停留在地面管理,不具备油藏和井下管理知识,造成在一定程度对影响开发生产效率的内因认识不清楚,在生产中对单井产能变化、含水变化不清楚,关注不到位,进而导致注采调整措施不及时,措施效果跟踪分析不到位,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2、突出解决生产管理难点的需要。、突出解决生产管理难点的需要。潍北油田原油高含蜡、高凝固点,水型为高矿化度,Cacl2 型。经过 20 多年

4、的开发,综合含水已接近 60%,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之前的管理模式3已经不能满足精细油管理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杆柱组配、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工况合格率和机采系统效率相对偏 1低。、高含蜡、高凝固点的特点,加热、加药等管理措施不精细造成卡井; 2、高矿氯化钙水型,对管杆腐蚀性强,造成杆断、泵漏、垢卡、管漏等。 3、含水逐渐升高,杆管磨损加剧,造成管杆磨穿、磨断,缩短检泵周期, 4加大生产成本。3、突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需要。、突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需要。在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 “成本-效益”贯彻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加之当前国内外投资环境不佳,各项开

5、发成本逐年提高,企业面对的生产成本压力剧增,如何处理企业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形成精细管理、降低成本的“绿色开发”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潍北公司在此形势下精细管理制度,将分因素控制法充分应用在生产管理中,有效的降低单位成本。二、主要做法及成果(一)细分因素、(一)细分因素、 优化整合优化整合 构建分因素管理体系构建分因素管理体系2012 年以来,为确保分因素管理制度扎实有序推进落实,潍北公司以岗位职责为导向,建立分因素岗位责任管理体系,理顺管理流程,完善组织机构,分级明确职责,健全管理机制。管理机构负责对分因素管理在生产运行中的各个节点进行预防、治理,贯彻“三位一体”管理思想,

6、成立三个管理组,下设 11 个具体岗位,管理 45 个控制因素。4潍北公司分因素管理岗位体系生产管理组设 备 管 理电 力 管 理生 产 运 行井况管理组工 况 分 析作 业 施 工作 业 治 理源 头 数 据油藏管理组开 发 地 质开 发 监 测开 发 动 态注 采 管 理(二)以油藏管理为立足点,强基固本、精细油藏开发管理(二)以油藏管理为立足点,强基固本、精细油藏开发管理潍北油田开发经历了从“实现注水-完善注水 -改善注水”的注水开发历程,目前处于以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以改善注水为目标,让小断块油田开发释放更大活力的时期,油藏开发管理重心在注采管理,控制老井含水上上升速度、控制老井递减速

7、度。2012 年在油藏管理方面分三大项、13 个因素实施节点管理。1、精细水井调整,控制含水上升。、精细水井调整,控制含水上升。2012 年以前,潍北油田分注井测调周期 1 年测调一次。随着分注井数量的增加,以及当时较为稳定的开发情况,2011 年调整为 6 个月,2012 年开展注水大调查发现,测试调配一段时间后,部分井测试水量与实际注水量不符,不能再用来分水,部分井虽然全井水量相符,但层段间变化较大,低渗透层段欠注比较严重,为此,潍北公司了测试资料有效性跟踪检配工作。结果表明 6 个月的测调周期时间偏长,4 个月以后,注水合格率已降到 70%以下,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首先

8、开展了小规模的精细测调试验,将测调周期由 6 个月缩短到 3 个月,层段水量测试精度由30提高到20 ,同时水井作业更换原井扩张式封隔器为压缩式封隔器,延长封隔器有效期,一系列措施的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层注水合格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012 年实施注水调配 46 井次,层段合格率达到 85%,比 2011 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注水井吸水剖面明显改善,油井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得到较好控制。同时加大分注力度,实施水井分注 3 井次,分注率达到 83 %,比 2011 年能提高 5.3 个百分点。52、精细注采调整,控制老井递减。、精细注采调整,控制老井递减。2012 年对注水井进行“

9、细分重组” 。针对薄差层层间动用差的“病症” ,实施“区别对待、按需分配” ,也就是说把吸水强的层段归拢在一起统一注水,把吸水弱的层段放在一起注水。这样,不仅改善了注水状况,还提高了注水质量,使每口井和每个注水层都能发挥威力。因此,躲在岩层下的油就会被水赶出来。一年以来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共实施示踪剂监测 4 个井组,注水前沿测试 6 个井组,掌握了重点井组平面上、层间的注采关系,对注采过程中配注和层间调配的设计,提高了技术参数支持;结合监测资料开展不稳定注水、早期注水、超前注水技术的应用,其中在昌 31 块的开发中,对昌 31 斜 3 对应井水井昌 31采取封下注上措施,只对生产层注水,日增油

10、 1.0 吨;昌 69 块井通过控制临近井排液量,改变水线推进方向措施,使昌 69-斜 3 井受昌 69-斜 4 注水受效,由间开转常开,日增油 1.7 吨,2012 年老井递减率控制在 10.5%以内。(三)以井下管理为连接点,承上启下、加大培养长寿井力度(三)以井下管理为连接点,承上启下、加大培养长寿井力度潍北油田生产油井中斜井占比 75%,部分井造斜处拐点大,普通抽油泵无法加深到合理泵深生产,同时受井斜影响,管杆偏磨严重,造成躺井,井下管理作为承上启下的环节管理难度大,2012 年公司将井下管理分为三大项,14 个因素分类治理,取得显著效果。1、优化管柱组合、加大复杂作业井治理力度、降低

11、维护频次。、优化管柱组合、加大复杂作业井治理力度、降低维护频次。随着潍北油田开发时间,必然不同程度会造成杆管偏磨,加之高矿化度地层水对管杆腐蚀,油井管漏、杆断现象频出。针对此问题,公司主管人员从两个方面采取治理措施,加大培养长寿井力度:利用新工艺解决偏磨问题:潍北公司针对油井实际生产情况,大胆引进新工艺试验,针对潍北油田高含蜡、洗井周期短、井斜大无法加深泵挂的特点,2012 年大胆试研电磁防蜡工艺。例如昌 25-斜 11 侧井油层埋深浅、物性差,高含蜡、高凝点,因该井井斜大,采用常规工艺管柱无法达到合理的泵深要求,一次投产不成功。通过改下电磁悬浮泵加深泵挂的工艺措施进行扶停,目前日增油 1.5

12、 吨,有效的解决了该井作业频次大,尾管蜡堵的老问题。2012 年潍北公司针对检泵周期不足 100 天的油井,共实施电磁泵工艺 7 井次,一年内生产正常,取得较好效果。0%10%20%30%40%50%60%70%20082009201020112012偏磨 蜡卡 结垢 其他62、优化抽油杆住设计。、优化抽油杆住设计。根据不同的冲次,建立杆管的力学模型,通过受力分析和计算,优化杆柱组合,在受力变形较大的部位使用高强度抽油杆,加装扶正器,同时对结垢严重油井在泵下配套使用缓释阻垢管,延缓腐蚀程度,2012 年共治理偏磨井 7 井次,结构井 6 井次,检泵周期达到 792 天。3、优化施工工序、严把施

13、工治理关,作业合格率百分百。、优化施工工序、严把施工治理关,作业合格率百分百。2012 年以来注重作业施工过程中的油层保护,使对油层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针对本区油藏低渗、弱水敏的特点,在保证井控安全的同时,采取射孔测压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在潍北油田实现了以一套管柱完成多项施工工序的要求,从而达到了减少洗压井次数,减少作业工序,节约作业费用,防止地层二次污染的目的。在油水井作业监督过程中,按照以 “明确责任、强化监督、查清问题、确保作业合格率百分百”的工作原则,强化监督,对关键工序和监督点采用作业监督和一线队长联合监督的办法,施工到重点工序施工时,监督人员一个半小时内必须到现场监督,并严格要求施工

14、队按照标准施工。对于更换管杆井,监督员必须现场核实更换长度、位置及型号。从作业队立井架开始到搬家结束,监督人员必须做到交井不交岗,掌握施工情况,监督施工质量,严格监督各道工序并填好作业井跟踪记录,全年作业质量合格率百分百。(四)以地面管理为实施点,全员参与、提高生产效率(四)以地面管理为实施点,全员参与、提高生产效率地面管理是采油管理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直接环节,直接关系生产效率的高低,覆盖最直接的成本要素,2012 年在地下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的同时,油水井生产管理分四大项,18 个因素在地上全面有序的铺开。71、推行、推行“四个一四个一”管理法,实现生产管理程序化。管理法,实现生产管理程序化

15、。一是树立“从源头抓起”的观念“一日一观察”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在日常生产中通过“日度观察卡” 、 “日度报表” ,掌握第一手资料,日常管理做到“五必须、五做到”即:每天的生产运行情况必须上网公布,做到每个管理层员工及时了解最新的生产运行状况;重点井的运行及生产情况必须及时和油田主管沟通,做到早知道、早分析、早部署;对每日重点施工必须务求实效,做到待用早做、用时需做;每口单井必须有员工承包管理,做到分工精细、责任明确的良好单井管理模式;单井日常管理指标与班组考核必须挂钩,做到指标与效益成正比。通过一系列明确“日观察”的内容和责任,有序系统的开展油水井管理维护预警、故障排除管理工作,油水井综合利用

16、率达到 98.6%。二是实行“一周一分析” 、 “一月一总结”例会制度,项目组负责成员每周、每月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按照 45 个管理因素,对症入位,归类对比总结,对重点突出和普遍存在现象专项治理,提高系统管理水平,整体工作开展起来更具计划性,2012 年非地质因素减产 232 吨,比 2010 年减少 180.5 吨。三是以岗位员工为基础、以“一季一对抗”的比赛形式,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以“注采井组分析” 、 “理论知识问答” 、 “生产管理心得”的形式,共同探讨问题,达到解决员工疑惑,提升员工素质的效果。2、推行、推行“一井一策一井一策”管理法,实现生产管理系统化。管理法,实现生产管理系统化。2012 年以来潍北公司重视生产管理的系统性,从各个单井的实际出发,量身制定“一井一策”管理制度,将单井管理的各个要素集聚一起,让节点控制有章可循,有法可施。以动态控制图为依托,优化工作参数、提高工况合格率。以动态控制图为依托,优化工作参数、提高工况合格率。 1 12012 年潍北公司将工况合格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列入考核,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