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0208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19C 末 20C 初的社会福利思想第 1 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的影响 1、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1.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许多国家将社会民主主义视为马 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 2.社会主义运动分裂 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理论(伯恩施坦,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 对马克思对资 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预言的修正,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明确的社会模式,而是一种社会组织原 则,其核心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各阶层的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3.社会民主

2、主义的形成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人更多的接受了修正主义思想,形成了包含民主社会主 义在内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潮。 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思想核心,优先考虑个人价值,希望通过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渐进地向 社会主义过渡 2.民主主义思想民主制度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唯一政体 民主即所有人在政治上都有同等的发言权。 民主本身就具有价值,民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民主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最适合的制度 民主可以保证改革的步骤符合有关人的意愿3.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自由对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是个人的权

3、利。 自由意味着摆脱低人一等的依附地位。意味着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犯。 真正实现自由必须由社会提供提供必要的平等条件,自由意味着人人平等的拥有权利。 平等同时包括通过实行累进税和社会福利供给等方式减少贫富差距。 团结互助既是对自由的节制,同时也是给自由以实质内容。 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修正”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推进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推进了政治民主化。 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 在推动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动各种改良性质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

4、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一、19 世纪的德国与德国历史学派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 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 一、19 世纪的德国与德国历史学派 1、历史背景 德国历史简介2、李斯特的经济思想(1)李斯特生平:李斯特(F.List17891846)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历史主义 学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2)李斯特的经济主张没有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应该 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德国当时的发展状况,德国应该实行贸易 保护政策,对落后的、不成熟的行业进行保护,以和工业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竞争。 3、旧历史

5、学派的产生(1)产生背景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德国工业化从重工业开始 (2)经济主张时间:19 世纪 40 年代到 70 年代代表人物:罗雪儿 主张:用历史方法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反对放任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 4、新历史学派的产生(1)产生背景德国完成统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德国无产阶级运动更加猛烈 (2)经济主张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代表人物:施穆勒 桑巴特主张:运用历史归纳法研究经济学注重精神伦理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 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1、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以社会政策为导向的社会福利主张具体的福利政策:实

6、施社会保险某些行业国有化实施累进税政策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工会自下而上的争取权益2、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对德国的影响胡萝卜+大棒(1)生产、交易及价格等诸关系中,对于具有正当理由的劳动阶级的要求,只要在能与国 家利害相调和的范围内,政府应通过立法及行政手段予以满足。 (2)对于有危害国家之虞 的煽动,在不萎缩健全的公共生活的范围内,应用禁止或刑罚法规以制止。德国社会政策立法:1871 年陆海军人养老金及遗属救济法1883 年疾病保险法1884 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 年老年和残疾保险法意义:国家主动承担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责任第二节:费边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一、费边社会主义简介二、费

7、边社会主义的福利主张及影响一、费边社会主义简介1、费边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英国经济发展进入衰落期(2)英国工人运动高涨(3)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 2、费边社会主义的组织组织费边社代表人物:韦伯夫妇萧伯纳奥利维尔华莱士要像费边与汉尼拔作战那样,尽管许多人指责他拖延时日,他还是极其耐心的等待 时机:一旦机会来到,就得像费边那样,全力出击,否则就等于白等了一场,徒劳无功。费边社座右铭 3、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1)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2)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3)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二、费边社会主义的福利主张及影响1、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2)实现国民生活最

8、低标准(3)坚持社会民主(4)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2、具体的政策主张 (1)明确提出八小时工作法案 (2)对济贫法的批评与改革建议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观点的核心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贫困都应该视为社会的责任,由社会基金来支付救济贫困人口 的资金。 3、费边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的影响 (1)对英国政党采取渗透政策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2)推动英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1908 年老年津贴法1911 年国民保险法1909 年住房及城市法规20 世纪 30 年代成立“失业管理委员会”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市场理论三、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

9、会福利观 1、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 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 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1.效用理论效用价值论:生产的过程就是创造效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边际效用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一个主观的心理评价; 效用是随着人们对某种商品消费的增加而不断递减的;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 2.人性假设 假设前提:人是自利的、精于算计、能够得到完整的信息、趋乐避苦的 均衡价格理论当商品的

10、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形成的价格,就叫做均衡价格 。二、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 1、生平及著作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 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 著作: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用递减 我们在饿的时候,往往吃第一个苹果,感觉很满足,吃完第二个苹果,感觉很舒适,吃完 第三个苹果,感觉有点撑,吃完第四个苹果,感觉有点腻了。这就是经济学上定义的“边 际效应递减”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人

11、拥有的某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为再购买此物愿意支付的价 格就越低。 均衡价格理论当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形成的价格,就叫做均衡价格 。3、新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观 1、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 杰文斯:劳动供给理论 劳动是痛苦的努力过程,工人是否提供劳动取决于三个因素:劳动的净痛苦、劳动量和获 得的效用量。 在计件工资制下可以使工人的收入极大化和主观牺牲最小化。 马歇尔:在垄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政府实施比由私人企业实施垄断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 的福利2、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增量:政府公共供给的重要性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在竞争条件不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果由政府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提供产品则可 能

12、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消费者会增多,消费者剩余增加,这样虽然利润会减少,但是减少 的利润总量会小于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的总量,结果由于更多的增加消费者的利益而增加了 整个社会的福利。3、政府的福利责任 政府的增税或补贴与社会福利:政府要将税收用于提供公共物品比给予某个成本递增的行 业,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福利。对于成本递减的行业,通过补贴降低价格将会增加社会 福利。 政府所有或经营垄断行业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能够通过增加消费者剩余 增加社会福利。思考题? 1、简述德国历史学派社会福利思想的内容。 2、费边社的社会福利思想包括什么? 3、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4、什么是“边际革命”? 5、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主要有哪些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