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

上传人:luoxia****01810 文档编号:4530186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一年级下册2春雨的色彩(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春雨的色彩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情境说明】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童话。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这也是本课教学重点。在授课时,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之一: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但有一个小朋友却说了一个令人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答案:春雨是无色的。【教学过程】片断一 立足文本,彰显个性师:同学们,燕子为什么说春雨是绿色的?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看。生:因为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用类似句方式说说春雨在麻雀眼中是红色的,在小黄莺眼中是黄色。 )正当同

2、学们说得正欢时,我班黄泽昊小朋友举手说:“老师,我认为小鸟们都说错了,春雨的颜色是无色的。因为雨水是无色的。”一听到这种回答,我心中咯噔一下,我该如何应对这种回答,说他对吧,似乎违背了这课教学目标之一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该学生单从雨水2本身的特征来说,而未从横向联想春天的特征。说他错吧,似乎不符合雨水本身是无色这个常理。怎样把握这段教学?我想:新课程确指出: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体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这位小朋友的“叛逆”的回答不正是学生个性的彰显。于是,我立刻肯定了学生科学的眼光,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很多,有自己独特见解,至于春

3、雨有没有颜色的问题,我没有给予正面回答。片断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师:同学们,春雨在不同的眼中有各种色彩。春天在你心中是怎样的?生:春天花红了,草绿了,树也绿,燕子飞回来了。生:冰雪融化,小鸭、大白鹅在水中游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学生说了很多刚学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说着说着,我也随机展示一幅幅春天风景画。学生见了这些画,说得更加来劲。张虎杰小朋友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说:“春天真美!”师:能画下来吗?(学生中午回家画)下午,学生一见到我,就纷纷将画好的画给我看。学生画中有青青的草、绿绿的树、鲜艳花、飞翔的风筝。最让我惊喜的是有个学生的画中画了春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有一朵朵鲜艳的花。我趁

4、机引导。3师:春天这么美,春雨又下起来了,大地会怎样?生:花儿更红,小草更绿,像洗过一样,还挺干净的。生:我家附近广场草坪上开了一种紫色的花。 (这是画中画了一朵朵紫色花小朋友说的)师:此时此刻,你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生:我认为是紫色的。生:我认为它是粉红色的。因为春雨下了,桃花开了,它是粉红色的。生:我认为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春雨下过后小草更绿了。师:(总结)正是春雨的到来,大地生机勃勃、五颜六色。春天就像你画中所画那样美。【教学反思】 春雨的色彩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小鸟们争论这样一个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围绕课本内容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春

5、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然而,一个“另类”答案春雨是无色的,似乎不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面对学生这一回答,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这一点真正体现了新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的精神。学生个性张扬了,作为教师还要注重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活动。对于学生“叛逆”回答,我没有立即正面表明我的观点,我想,那是我的观点而不是学生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4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引导者的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于是,我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方式,对春天的感悟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想长期潜移默化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对学生

6、学习方法训练是很有益处的。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张扬,自主探究意识增强,最终将培养出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人。【教学启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遇到一些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他们的理解有的一下子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有的甚至背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此时此刻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首先要肯定学生具有独特意识,其次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悟自得。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在上春雨的色彩这一课时,我“放手”了,虽然课谈不上精彩,但是很真实!“放手”的课堂,真实的学生;真实的老师,真实的课!孩子们心中的春雨,正在呼唤我们学会尊重他们。

7、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心理自由,尊重他们的观察,尊重他们的体验,尊重他们的审美差异,这样才能取得孩子们内心的认同,教育才能在他们身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听了小燕子、麻雀和小黄莺的讨论后,我让同学们也来讨论一下: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我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真是闹开了花:有的5认为春雨是白色的,有的认为春雨是粉色的还有的说春雨是彩色的,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有的同学甚至还编出了和书上差不多的句子。上完这节课后,我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大胆“放手”后,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活跃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但同时,我感到惭愧,与学生相处这么久了,怎么到现在才发现我

8、班的一个个学生是那么有见解啊!我差点淹没了一个个具有潜力的人才呀!我培养的是有个性的学生,有主见的学生,而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是否也需要一点个性?需要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看来,所谓的接受新观念只注重了表面功夫,旧观念还是存留在我的脑海里。因此,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我们必须要打破陈规,允许学生“插嘴” ,让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教学多一点民主,少一点“纪律” ,多一点活跃,少一点沉闷。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此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看着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双双渴

9、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们还能怀疑课改是否可行吗?试想:如果我按照老教材的处理方法,只让学生单纯地听话、说话,硬牵着学生走,会有像刚才那样精彩的瞬间吗?我相信,课堂上,教师只要留给孩子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孩子,真正地赏识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6之窗,就能听到孩子发出内心深处的声音。我得感谢“新课程” ,是“新课程”给予我“放手”的信心,让我真正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让我深深感悟到“平等” 、 “民主” 、 “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亲身体验到接受新课程理念后的收获!春雨的色

10、彩教学反思记得在教学春雨的色彩的过程中,有一只小手突然举起来,打断了我的教学“老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全班学生顿时沉寂了,60 双渴求的眼睛齐唰唰地投向了我他们在等待我给予他们正确的答案!“同学们,春雨其实是”我正准备告诉他们,但欲言又止了,为何不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呢?“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你们自己想想看!”我把一个“空白”留给了他们。学生们用不解、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不过教室里马上又沸腾了起来,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老师,我知道!老师,我来告诉他!春雨是紫色的,因为春雨落在紫罗兰中,紫罗兰花就变紫了。春雨是白色的,因为春雨淋在柳枝上,柳絮就变白了。春雨是无色的,因为我们每次看到的春雨就是透

11、明无色的。多么富有独到见解和想像力的对话啊!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在这个小小的7“空白”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可见,只要课堂空白留得恰当,不仅不用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1整堂课都是知识的传授,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空白点,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2从记忆原理看, “满堂灌”的教法,学生并不容易记住,因为缺乏

12、学生自己的理解;而留下空白点的课,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了主动的参与者,实际记忆效果好。3从创造和想像原理来说,留下空白点的课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像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大量教学事例也证实,空白效应会增进教学实效。但并不是留下任何空白都能起到效应的。一是说,留“空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一要掌握火候,二要精心设计,找到引与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有联想,有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点。然后以“发问” 、 “激疑”等方式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之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白点,获取预期的效果。8当然,这种“空白”艺术也可以运用在对学生的日常教

13、育中。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批评、指责。批评之后最好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原因,这样学生就不会有被“穷追不舍”之感,逆反心理就会锐减。课堂因学生而精彩春雨的色彩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参加课改已有两年了,也在不断尝试着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和愉悦。春雨的色彩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的课文,令人遐想联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黄莺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

14、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之后,我进一步把课内知识拓展:“同学们,让我们也走进蒙蒙春雨中,加入小鸟们的争论中吧!你认为9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马上沸腾了起来,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李戈同学说:“春雨是紫色的,因为春雨落在紫丁香上,紫丁香花就变紫了。 ”吕向林说:“春雨是白色的,因为春雨淋在梨树上,梨花就变白了。 ”忽然,梁永辰同学大声说:“春雨应该是无色透明的。因为我们看到的雨水都是没有颜

15、色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有同学质疑:“既然春雨是无色的,那么小鸟们怎么争论春雨的颜色呢?”我说:“同学们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什么奥秘呢?”李灵鹤翔沉思了片刻,说:“春雨的色彩,是春雨洒在植物上,各种植物发生的变化。”想不到我说的一句抛砖引玉的话,使同学们争论那么激烈,又那么富有独到见解!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我想,何不让孩子们续编课文呢,或许他们会给我一份意外的惊喜。于是我说:“春天是一首优美的诗

16、,春天是一首动听的歌,春天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同学们,你能把春雨的色彩继续讲下去吗?一分钟,二分钟四分钟过去了,没有人发言,我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期盼着。终于,司泽坤站起来,她是这样编的:黄鹂鸟飞来了,听了大家的争论,说:“春雨是蓝色的,你看,雨过天晴,天空更蓝了。 ”接着,又有一个10同学站起来:百鸟之王孔雀飞来了,她说:“春雨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你们说的颜色,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同学们继续编着:“春雨听了大家的议论,下得更欢了。不久,春雨编织了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课后孩子们还在讲着春天的故事。我感到欣喜、激动。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的感悟很多:、课堂上应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课堂应该让学生有兴趣、有好奇心,有心理自由,让心灵开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已有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