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29941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67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 唐宋八大家文选注(节选) 康震 韩愈 论佛骨表论佛骨表1臣某言:伏以佛者2,夷狄之一法耳3。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4,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5,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6,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1,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2,年百一1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时年 52 岁。佛骨,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火化,留下遗骨佛舍利,信徒们将这些舍利分送四方供奉,藏在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的佛指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真身塔三十年一开塔, 据传开塔则岁稔人泰。元和十四年,正值开塔之年,唐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

2、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于大内,留禁中供奉三日。王公士庶奔走赞叹。时韩愈任刑部侍郎,上表极谏。宪宗大怒,欲降死罪。幸得崔群、裴度等大臣救护,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赴潮州任途中,赋诗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现了他辟佛除弊、老而弥坚的刚直品格,与论佛骨表堪称双璧。经考古发掘,此枚佛骨已在法门寺出土,现藏于寺内。 2伏以:表达自己意见时的谦辞。 3夷狄:夷、狄分别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泛指少数民族和外国。 4黄帝:古代传说中五帝之首。姓公孙氏,名轩辕,被奉为汉民族的始祖。 5少昊(ho) :传说中古代部落的首领。姓已,名挚,字青阳,

3、他的都城在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 ,号称穷桑帝。 6颛(zhun)顼(x) :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裔,居住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 ,号称高阳氏。 十八岁;帝舜及禹3,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4,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5。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6,武丁在位五十九年7,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8,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9。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10。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11。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

4、,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12。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13。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1帝喾(k) :相传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后裔,居住在亳(今河南省偃师市) ,号称高辛氏。 2 帝尧:相传是帝喾的儿子,居平阳(今陕西省临汾县) ,号陶唐氏。 3帝舜及禹:帝舜,相传是颛顼的七世孙,居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 ,号有虞氏。禹,相传是颛顼的孙子,原居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 ,后迁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 4寿考:长寿。 5 殷汤:殷汤姓子,传说是帝喾后裔契的第十四代孙,居亳(今河南省偃师市) 。

5、他讨伐夏朝的最后一代君王桀,桀兵败,汤自立为武王,国号殷。 6太戊(w) :殷汤的第四代孙。 7武丁:殷汤的第十代孙。 8“周文王”句:周文王姓姬名昌,相传是帝喾后裔弃的子孙,居丰(今陕西省户县) 。武王名发,是文王的次子,他灭商纣,完成周朝统一中国的事业。穆王名满,是周文王的第五代孙。 9 “汉明帝”句: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庄,公元58年至公元75年在位。 10 运祚:国运福祚。 11 “宋、齐”句:宋、齐、梁、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四个王朝。元魏是指北朝的北魏王朝。渐谨,更加虔诚。促,短促。 12 “惟梁武帝”句:南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兰陵(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

6、帝崇信佛教,曾先后于大通元年(527) 、大中通元年(529) 、太清元年(547)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为僧,每次都被大臣用重金赎回。后来被叛将侯景所俘,饿死在台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市郊) 。梁武帝祭祀宗庙不用牲牢,而用面食代替牛羊等祭品。牲牢,祭祀用的祭品,牛为太牢,羊为少牢。 13“高祖”句:唐高祖李渊曾在武德九年(626)打算裁汰僧尼、道士、女冠。 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1,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2。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3?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

7、于凤翔,御楼以观4,舁入大内5。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6,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7。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 “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8,岂合更惜身命! ”焚顶烧指9,百十为群,解衣散钱10,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11。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12,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13。 夫佛本夷狄之人14,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15,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

8、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1 睿圣文武皇帝:指唐宪宗。 2“即位之初”句: 旧唐书宪宗本纪记载,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二月,诏僧尼、道士、女冠同隶左街、右街功德使,自是祠部、司封不复关奏,这是唐宪宗初年限制僧徒的举措。但不允许度人为僧尼、道士以及不许创立寺观,似未见于史载。 3恣(z)之转令盛:放纵它,反而使它更加盛行。 4御楼:登上高楼。古代将皇帝的行为称为“御” 。 5舁(y)入:抬入。 6徇人之心:屈从众人的意志。 7“诡异之观”句:奇诡不凡的景观。戏玩之具,戏乐的手段。 8百姓何人:意谓百姓是何等微贱之人。 9焚顶烧指:烧灼头顶,烧焦手指。这是古代佛教徒舍身事佛的苦修方式。 10解衣散

9、钱:以衣物、金钱布施,表示虔心奉佛。 11业次:未成之业。 12断臂脔(lun)身:切断胳膊,割除身上的肉。是古代佛教徒事佛的苦修方式。 13细事:小事。 14“夫佛”句: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所以称他为夷狄。 15法言:合乎礼法的语言。法服:合乎礼法的服装。 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1,礼宾一设2,赐衣一袭3,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况其身死已久, 枯朽之骨, 凶秽之余4, 岂宜令入宫禁?孔子曰: “敬鬼神而远之。 ”5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6,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

10、,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7,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8,宜加臣身,上天鉴临9,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10,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1宣政一见:在宣政殿接见。宣政殿,位于唐长安城东大内大明宫含元殿后。皇帝召见外来朝贡使者的宫殿。 2礼宾一设:礼宾院,唐朝接待外宾的官署。在礼宾院设宴。 3一袭:一整套服装。 4凶秽之余:污秽的不祥遗物,这里指佛指骨。 5敬鬼神而远之:语出论语雍也 。孔子认为鬼神之事不可知,对其保持恭敬、不即不离的态度。 6“行吊”句:在自己国家吊丧。巫、祝,

11、古代掌管迎神驱鬼的官员。桃茢(li) :桃木和笤帚,传说可以驱鬼。祓(f) :除。 7出于寻常万万也:超出寻常人许多。 8殃咎(ji) :祸殃、灾祸。 9鉴临:明察。 10恳悃(kn) :诚恳而忠诚。 柳宗元 与韩愈论史官书与韩愈论史官书1正月二十一日2,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3:获书言史事4,云具与刘秀才1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正月二十一日,柳宗元时任永州司马。唐宪宗元和八年夏,韩愈在长安任比部郎中兼史官修撰。期间他曾写信给刘轲和柳宗元,担心“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 ”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 )表示自己不愿意担任史官。柳宗元此文就是对韩愈来信的答复。 2

12、正月二十一日:古人写信将日期标在信端。 3某顿首:古人写信开首的谦词。十八丈退之,韩愈。古人常以排行称呼对方,韩愈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侍者,古人写信的客套之语,意谓不敢直接给对方写信,写给身边的侍者,请代为转达。 4获书言史事:收到韩愈谈论为官编纂史书的书信。韩愈此信已佚,未收入韩昌黎文集中。 书1,及今乃见书稿2,私心甚不喜3,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4。 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5,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6?若果尔7,退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8,而冒居馆下9,近密地,食奉养10,役使掌固11,利纸笔为私书,取以供子弟费12?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 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13

13、,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14,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15,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16,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17?在御史犹尔,设使退1云具与刘秀才书:陈说写给刘秀才的信。刘秀才,即刘轲,字希仁,曲江人。韩愈的朋友,曾担任史官。元和八年,刘轲给韩愈写信,劝勉他专心修撰史书。韩愈于同年六月九日回信刘轲诉说史官难做。这封信即答刘秀才论史书 ,见韩昌黎集文外集卷2。 2及今乃见书稿:现在才见到这封信。 3 私心:我个人内心。 4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与你往日谈论史事的论点出入很大。 5馆下:在史馆中。 6“安有探宰相意”二句:哪有随意猜度宰相

14、的意图,认为宰相只不过出于同情,随便用史官之职来给你增添荣耀呢?韩愈在答刘秀才论史书中怀疑宰相不识他的才能,所以才给自己史官的职位: “仆年齿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宰相知其无他才能,不足用,哀其老穷,龃龉无所合,不欲令四海内有戚戚者,猥言之上,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 ” 7若果尔:如果宰相真的那样想的话。 8退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你难道白白的接受宰相给予你的荣誉么? 9冒居馆下:在史馆中滥竽充数。 10“近密地”二句:处于机要机密之地,领取国家俸禄。 11役使掌固:指使史馆中的小吏。掌固,汉代官名,这里指史馆中的小吏。 12“利纸笔为私书”二句:利用史馆中的纸笔为私人目的写文

15、章,获取利润供养子弟。这是柳宗元讥讽韩愈的话。 13纪录者有刑祸:记录史事、编写史书的人会遭受刑罚。 14史以名为褒贬:史官只不过是借助文字褒贬史事。 15御史中丞大夫: 即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正三品) , 唐代御史台的最高首长, 主管监察、弹劾官员并掌管图籍秘书。御史中丞(正四品下) ,御史大夫的副手,主管弹劾、纠察官员及掌管图籍。 16褒贬成败人愈益显:褒贬升降官员就更加明显了。 17“则又扬扬入台府”三句:又怎能洋洋自得的进入御史台府衙,美食安坐,在朝堂上无所顾忌的之为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士1,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2,美食安坐,行呼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3?何以异不

16、为史而荣其号、利其录也4? 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 。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然亦甚惑5。凡居其位,思直其道6。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7;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8。孔子之困于鲁、卫、陈、宋、蔡、齐、楚者9,其时暗10,诸侯不能行也11。其不遇而死,不以作春秋故也12。当其时,虽不作春秋 ,孔子犹不遇而死也。若周公、史佚13,虽纪言书事14,犹遇且显也15。又不得以春秋为孔子累16。范晔悖乱,虽不为史,其宗族亦赤17。司马迁触天子喜怒1,班固不检下2,崔浩沽其直以斗奏事议政呢?行呼唱,唐代六品以下官员觐见皇帝奏事时,必先自报姓名。呼,山呼万岁。唱,自报姓名。 1生杀出入升黜:决定官员的生死、调出调入、提升贬黜。 2政事堂:唐代宰相办公议政的官署。 3 内庭外衢:泛指皇宫内外。 4“何以异不为史”句:如何把你与不尽史官职责却贪图史官荣誉俸禄的人区别开呢? 5“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二句:如果认为这就是历代史官获罪的原因,就太糊涂了。 6直其道:伸张正义之道。 7 回:改变。 8莫若亟(j)去其位:不如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