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9913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学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物理课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一、力对点之矩F ABO(矩心)d (力臂)定义:MO(F ) = +Fd (代数量) 正负号规定: 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向 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单位: Nm 或 kNm。 特例 d=0,则MO(F )=0。= +2ADOAB实例:推门、用扳手转动螺母、用羊角锤拨钉子。rMO(F ) rF二、合力矩定理 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 对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MO(FR )= SMO(F ) 证明(略 P23)注意:合力矩定理不仅对平面汇交力系成立,而且对于 有合力的其它任何力系都成立。(普适性)Pierre VarignonPierre Varign

2、on( (伐里昂伐里昂) )法国数学家法国数学家1654172216541722合力矩定理也称为VarignonVarignon定理力矩的解析表达式yxOFABaxyFxFyMO(F )= MO(Fx )+MO(Fy )= - yFx+ xFy合力矩的解析表达式MO (FR )= S(xFy - yFx)三、力矩的计算 (力矩的定义式、力矩的解析表达式、合力矩定理) 例(P24例2-1)圆柱直齿轮。设Fn=1kN。压力角a=20o,节 圆(啮合圆)半径r=60mm,试计算力Fn 对轴A的力矩。Fna解 方法一 按力矩定义计算dMA(Fn )= Fnd =Fnrcosa=10000.06cos

3、20o=56.38 Nm方法二 用合力矩定理计算 FtFrMA(Fn )= MA(Ft )+MA(Fr ) = MA(Ft ) =Fncosara例(P25例2-2)曲杆上作用一力F,已知OAa,ABb, 试分别计算力F 对点O和点A之矩。OAFBa解 应用合力矩定理 将力F分解为Fx和FyFxFy MO(F )= MO(Fx )+MO(Fy )=Fxb+Fya = Fbsina + FacosaMA(F )= MA(Fx )+MA(Fy )=Fxb = Fbsina例(P25例2-3)三角形分布载荷作用在水平梁AB上。最大载荷 集度为q,梁长l。试求该力系的合力。 ABql解 先求合力的大小 xdxqxFRqx=qx/l 微段上力的大小:qxdx 合力大小再求合力作用线位置 MA(FR )= SMA(dF)h合力大小等于三角形分布载荷的面积, 合力作用线通过三角形的几何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维修/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