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论文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29753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颍上一中 赵荣理2015 年 4 月 10 日市级历史教学论文2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 育颍上一中 赵荣理摘要摘要: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课堂是学生精神洗礼、灵魂净化、心灵碰撞的重要场所之一。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关键词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乌鸦反哺;小羊跪乳。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责任感与“反哺”之情严重缺失,人生观与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学生身上表现的是:不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不

2、知感激自然的造物之恩。这对于我们这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国度,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光荣传统的民族是何等的不和谐!责无旁贷,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情感教育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刻不容缓。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课堂是学生精神洗礼、灵魂净化、心灵碰撞的重要场所之一,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互动平台。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积极地挖掘素材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文化的民族意识;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求同存异、服务世界的全球意识;崇尚科学、推动进步的发展意识。新课标把传统的思想教育

3、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1)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人文主义精神;(3)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对学生加强认识,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一、热爱祖国、弘扬文化一、热爱祖国、弘扬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不论是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都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教学中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活动:(一)培养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围绕这一主题可以进行的专题活动有:“民族英雄郝梦龄”“钓鱼

4、岛是中国的”、“香港昨天、今天和明天”、“反割台斗争”、“左宗棠抬棺收伊利”、“驻藏大臣的功绩”、“中国南海”等等。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形成认识:理解责任,勇于担当:先有国后有家;没有国就没有家。民族存亡关头,我死国活,站在那里,死在那里,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筑起万里钢铁长城;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形成正确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

5、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3专题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德治”有它的合理性,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来维系。2、古为今用,主动继承。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张养浩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品质;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先天下之

6、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意识;天下统一的大一统思想等等。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合则共赢,分则皆败。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永世不败!3、剔除封建,提取精华。如古代“民本”思想可以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修己安人” 、 “正心修身” “四知先生杨震却金” 、 “清慎勤” 、 “羊续悬鱼”等命题,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4、否定糟粕,抛弃陋习。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三从四德”的女性观、 “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等。专题二:

7、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成就。高考命题“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 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通过做题,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对中国、对世界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精神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作为青年学生要形成

8、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积极宣传传统文化,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二、以人为本、善待生命二、以人为本、善待生命我们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我们更应充分学习道家学说,既做到无为又积极有为。专题一:以史为鉴,吸取教训。1、中国古代史上自然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1)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多次泛滥。(2)清朝前期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政府颁布山川弛禁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

9、,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从长远来看,又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2、三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对自然的破坏:4世界近现代史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化战争,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专题二:如鱼得水,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1、中国古代重视环境保护的主要主张:(1)先秦时期: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0。(2)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

10、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牛产。(4)中国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管理,很少开放山林川泽,经常封山育林。2、建国后党和政府举办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工程,如小浪底工程、 “三北防护林”等等。3、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实际。4、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上,都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央文件。现在,我们要提倡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健康之路。三、求同存异、服务世界三、求同存异、服务世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相待,

11、和谐共处。大而广之,我们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实现“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专题一:和谐之音,发扬光大1、思想和谐思想和谐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孔孟儒家提倡“仁” 、 “仁政”等民本思想;墨子主张“兼爱” 、 “非攻” 、 “尚贤” 、“节俭”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世界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2、社会改革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采取措施发展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如

12、中国古代西汉推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罗斯福新政时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等措施,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邓小平放手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敢为天下先。专题二:历史教训,引以为戒1、中国古代上,秦朝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统治残暴,赋税徭役兵役沉重,法律苛严和酷法,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秦帝国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秦之亡在于治而不在于制”.2、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工人阶级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53、20

13、世纪苏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轻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极度困苦。4、中国建国以来的环境问题: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失误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专题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1、努力建设国际新秩序。当代国际旧秩序具有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是形成国际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共同解决世界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有组织犯罪、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

14、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为世界各国人民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园。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去认识、去感知,从而在行动上去报效祖国、保护自然、回馈社会,敢于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新时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梦,世界梦!参考书目: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年 6 月2.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3 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 朱煜主编 2005 年 4 月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朱汉国,王思德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5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6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6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