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29708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1008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潮涌江淮春潮涌江淮 风劲正扬帆风劲正扬帆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专栏。 本报记者 李跃波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等权威评选中,皖军身影频现,入选数量位居前列;文化产业在金融寒风中逆势飘红,增加值连续五年保持 30%以上;万世根本、 雷雨等一批徽派精品叫响全国一个发展中省份,缘何在文化发展上捷报频传,在一些重点领

2、域和关键环节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答案是敢为人先的改革与创新,是敢破常规的勇气和魄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不等不靠、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整体推进,截至 6 月底,我省提前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取得决定性成果,走出了一条自主试点改革的创新之路,创造了非综合试点省份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现象”,开启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攻攻坚坚克克难难 提速提效提速提效“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工程”强强力推力推动动2010 年,是安徽跨越发展路上的重要一年。除去外界熟知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外,文化建设也在进行一场战略性突破。“在安徽,文化建设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抓改革、

3、谋发展已经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旋律,成为许多市阶段性工作重点之一。 ”7 月中旬,山西、贵州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考察团成员在皖调研时感受颇深。非文化体制改革首批试点省份的安徽,不仅醒得早、起得快,而且勇于攻坚克难,敢于突破创新。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改革全面提速提效,实现了从“盆景”到“百花园”、从“试验田”到大面积“丰收田”的跨越。到 6 月底,改革“路线图”逐一化为现实17 个市、105 个县(市、区)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17 个市、61 个县(市)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新的广播电视台;15 家出版社、84 家新华书店全部转企;85 家电影公司、86 家电影院全部转

4、企;62 家演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五大集团齐头并进,文化企业龙头阵容形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组建安徽报业发行公司,实现自办发行,营销网络覆盖全省,重点新闻网站“中安在线”转企改制方案已批复;14 家非时政类报刊社改制工作完成时间回溯到 2003 年,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安徽并不在其中。富有改革传统、敢为人先的安徽不等不靠,自主试点,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走在全国前列。“改革不仅要抢占先机,还要不断突破创新,不断深化推进,浅尝辄止和固步自封是改革最大的敌人。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臧世凯说。文化

5、体制改革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场攻坚战。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发展纳入“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被列入我省重点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每年都被列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等改革发展举措相继出台,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被置于全省层面,认真对待、及时解决。 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题工作会、改革调度会、改革汇报会、组织全省专题督查等,强力推动改革,把上半年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作为一项硬

6、指标,列入各地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全省有 15 个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推进,走在了全国前列,试点地区重点突破,完成了阶段任务。安徽的文化体制是早改、快改、真改,改得好,改出了生机,改出了成效。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督查组在皖督查期间,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政策保障政策保障 轻轻装上装上阵阵以人以人为为本排解后本排解后顾顾之之忧忧“我的第一感觉是,天塌了! ”1991 年进入芜湖市黄梅艺术剧团的瞿凌云听说要转为“企业人”,心情一下子沉闷起来, “皇粮就这么断了,政府是不是甩包袱,不管我们了? ”

7、“我对转企改制的困难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难,每天都要面对演职人员和家属的质问! ”芜湖市艺术剧院现任董事长张承宪回忆说。政策成为演艺院团平稳推进改革的“减震器”,政策成为职工理解支持、主动参与改革的“助推器”。芜湖院团改企后财政投入不减,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年增加,不过采取的是政府采购、补贴等新的投入运行方式;通过追加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方法,解决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差别问题。“政策充分考虑了我们职工利益,很人性化。 ”瞿凌云告诉记者,改制方案获得了高票通过。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 ”改革中最难处理的是职工和企业切身利益问题。安徽的做法是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打破常

8、规、特事特办,充分保障职工利益,确保改革成本支付到位、遗留问题解决到位、推进发展扶持到位。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文化建设比重逐年增加。省委、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改革、支持文化建设。2006 年,设立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07 年,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 2009 年起,五年内,省财政每年安排 1 亿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专项资金,解决省属演艺院团设施更新、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问题。出版领域改制时,已离退休人员一个不进,全部由财政“兜底”;省直文艺演出院团改制后,原事业身份在职在编职工按企业身份退休,

9、其待遇与以事业身份退休产生的差额部分,由省财政解决,演出场次补贴每场增加 5000 元,由省财政拨付;省广电传媒产业集团组建后,省财政每年安排 1000万元贷款贴息,加快全省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劳动、人事、税收、社会保障等部门主动跟进,上门服务,为文化体制改革“保驾护航”。2006 年至 2009 年,141 家转制文化单位、52 家新办文化企业享受财税优惠政策,共计减免税收 9.67 亿元。滁州市全椒县庐剧团和南屏影剧院改制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投入 600 万元;马鞍山市将市总工会办公楼整体划给新成立的演艺公司各地纷纷拿出真招实措,切实解决员工们的后顾之忧,帮助改

10、制后的文化企业轻装上阵、大展拳脚。转企改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涉及广播、影视、院团、出版、发行、报刊诸多领域,涉及干部职工 22104 人,其中离退休 7392 人。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深入细致的释疑解惑,有力保证了改革顺利推进。转企改制过程中,我省没有出现一例上访事件,没有一个骨干人才流失,没有发生一起国有资产流失。 “最初是哭哭闹闹找市长,现在是风风火火找市场。 ”张承宪告诉记者,改革平稳、顺利地推进,使队伍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断。“政府的输血给刚刚下海弄潮的我们带上了救生圈,下一步,我们将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真正在市场大潮中立得住,叫得响。 ”省演艺集团总经理张居淮说。大胆探索大胆探索

11、分分类类指指导导制度制度创创新化新化为发为发展展动动力力与试点地区同步推进,安徽文化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创新的思维认识改革、用创新的思路指导改革、用创新的方法推动改革,直面难题,大胆探索,分类指导,奋力突破。“正是充分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不同的改革任务、路径和要求。 ”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介绍说,区域方面,推动芜湖等试点市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求非试点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上半年完成重点

12、任务。行业方面,对基础较好、市场成熟度高的出版、发行、电影发行放映等领域,加快转企改制步伐;考虑全省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资产少、基础差、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的现状,坚持从实际出发,分三批完成任务。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每走一步,都是制度创新的探索和尝试。近两年,在中宣部向全国推荐的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案例中,我省入选 18 例,居全国前列。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我省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大胆借鉴国有企业改革先进经验,股份制改造、并购重组、首发上市等资本运作“精彩纷呈”, “保税仓库”、 “净资产收益率”等专业性强的经济术语和经济名词成为文化企业员工耳

13、熟能详的话语。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大型跨国传媒集团南非米拉德集团合作,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个党报集团中外合作项目。安徽出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集团组建同时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企业;重组科大创新,成立“时代出版”,成为我国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的主业整体上市企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国首创“乡村便民店”,混业经营变“包袱”为“财富”;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皖新传媒”整体上市等工作,创造了国有文化企业产权规范转让、国有土地作价出资、跨行业收购出版社等诸多业内第一。制定出台 省属文化企业集团负责人“双效”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省属文化企业集团“高管”的责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各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人才“瓶颈”近年来,全省引进体制外优秀人才达 1700 多名,其中不乏集团总裁、副总裁、董秘在内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吹遍江淮大地的改革春风,为安徽文化发展唤来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一个崭新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