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29686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0卷 第1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150 No112010年1月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 , 2010 法律视角下的环境问题研究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赵 惊 涛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是低碳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样,发展低碳经济所要求的技术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也将推动和保障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关键词低碳经济;制度创新;企业环境责任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2、学基金项目(07JA820002) 收稿日期 2009 - 08 - 29作者简介赵惊涛,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长春13001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 的不同阶段,随着人类认识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先 后出现了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等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低碳经济是适应可 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的又一个新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 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就像知识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中较高的知识和技术含 量,循环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循环利用一样,低碳经济强调社会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提 倡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1 它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新举措,同时也使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经 济领域走向社会生活领域,真正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是发 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其履行环境义务、承担环境责任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企业环境责 任的实现对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发展低碳经济所要求的技术创新、法 律制度创新也将极大地推动和保障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一、低碳经济发展现况与企业环境责任界定自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规模使用化

4、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了40% ,如果任 凭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到2100年时,全球气温将上升1184摄氏度,那时人类的生存将面临不 可逆转的危机。为了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其中之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2月24日发表的 我们未来的能 源 创建低碳经济 白皮书中提出来的。英国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关系到气候变化的长久大计,也是摆脱当前经济衰退的一剂良药。在英国,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 000亿 英镑的产值,并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2 ,低碳产业已经成了英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配合低 碳经济战略,英国政府还推出了一

5、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如2008年颁布实施231的 “ 气候变化法案 ”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总体来看,目 前在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 动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创新和技术措施扩大就业,补偿转型替代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已突破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瓶颈,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在技术层 面,从电力、交通、建

6、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到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 用,能够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正在积极开发;在制度层面,各国都认识到政策与法律的完善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欧盟在2004年3月已完成主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定工作, 制定了排放权交易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许多发电厂、石油精炼厂、钢铁厂等都将从2005年起 须持特殊许可证,方可排放二氧化碳以及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2004年11月,日本环境 省公布了一项新环境税计划。该计划旨在加速减排温室气体,完成 京都议定书 所规定的任 务。根据新环境税计划,日本每户居民每年将缴纳3 000日元环境税,以帮助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

7、06年9月,美国公布了新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战略规划,新规划将通过捕集、减少以 及储存的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007年7月11日,美国参议院提出了 低碳经济法 案 。同时, 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定为 “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 。 在国内,我国早在2006年初,为推进节能减排,国务院就发布了 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 型小排量汽车意见的通知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国家主席胡锦涛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 源技术。2007年6月,我国正式发布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在2007年12

8、月26日 发表的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白皮书中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问题,并将可再生能源发 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在 “ ”上将低 碳经济提上会议议题。2009年3月3日,中科院发布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我国已经制定了 煤炭法 、 电力法 、 节约能源法 、 可再生能源法 、 清洁生产促进法 、 循环经济促进法 等法律, 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 节能中长期规划 、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 核电中长 期发展规划 、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

9、施方案 、 中国应对气候变 化的政策行动 等规划与政策。特别是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家规定了 “ 十一五 ”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 ,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两 个约束性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 也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4 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对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建立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 系,制订相应的标准、监测和考核规范,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企业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否能够按照低碳经

10、济发展的要求进行清洁生产、主动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生产者责任仅限 于产品质量责任,而现代循环经济模式下将生产者责任延伸至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以及环境保 护领域,让生产者承担原料选择及产品报废后的再利用和处置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低 碳时代的节能减排要求。所以,确立企业对社会的环境责任制度,更好地规制企业自身的行为, 既是现代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适应低碳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的含义界定,在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是:企业的环境责任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是 指企业在谋求自身及股东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当履行保护环境

11、的社会义务。企业环境责任 包括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和企业环境法律责任。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是指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331业必须承担的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的社会责任。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和企业环境法律责任也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在特定领域随着科学确定性的增强以及立法水平的提高,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可能上升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反之,随着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曾经是企业法律责任的领域也可能转化为企业道德责任,由道德加以调整。对于企业来说,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安全和适用的产品,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整个社会是一个利益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这就要求企业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社会整体利益。这种社

12、会利益的考虑含有道德因素,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自律责任。为了防止企业规避社会责任,就需要通过法律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化,从而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5 目前我国对企业环境责任的界定还只是道义上的软约束,没有政策与法律上明确的硬规范。尽管当前我国在积极推动企业ISO14000的认证工作,但缺乏硬性的规范措施,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还有待逐步完善。为促进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近期采取外部治理,长远发展新型工业两方面,从政策法律制度上硬化企业环境责任。6这些措施是企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二、低碳时代的法律制度创新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推动就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看,应按

13、照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通过立法明确规范低碳时代生产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第一,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完善环境立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理论层面看,节能减排既蕴含着人类生存观和发展观的创新,又是人类应对资源与环境危机挑战的必然选择,在目前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节能减排需要法律制度的创新,需要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些都将推动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从实践层面看, 2006年9月7日原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指出,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

14、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不到洁净水, 4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在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5万人夭折, 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2006年,我国38%的城市未达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我国占了6个。从2002年6月到2006年6月,我国经历了严重的电力短缺。为了弥补电力短缺,我国在高速度地增加电力产能,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所以,当前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作为生产者,企业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和环境的污染者,因此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是最主要

15、的环境补偿者。企业的节能减排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如果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431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7日向媒体联合发布了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

16、004 。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 计局于2004年3月启动这一项目。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 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 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 “ 好 ”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所以,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完善环境立法,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低碳时代法律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以清洁生产为指导规制企业行为,是低碳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