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102(1-2)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9391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102(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融102(1-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融102(1-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融102(1-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融102(1-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102(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102(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抢注抢注“名人名人”是投资还是投机是投资还是投机什么是投资:投资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投资者打算买进质地优良的证券后,想长期拥有,获得红利和长期资本增值,这种行为属于投资。什么是投机:投机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可分为三类:长线投机者、短线交易者、逐小利者。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投机专门选择哪些价格被低估,但极具成长性

2、的股票。认为它是投机的原因:在一个不成熟也不健全的商业社会中,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唯一的商业目的。在这种目的驱使下,很多从业者大多都有一种赌徒式的投机心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想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复制别人的成功,以图个一举成名或者是一夜暴富,于是,抢注名人商标自然也就成为一种最常见的投机手段。所以,这几年,山寨产品、山寨品牌横行也就是一种最好的说明。而频繁发生在规模企业知名企业身上的商标之争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乔丹也好、唯冠也罢,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都还仅仅只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已。原因(一)原因(一):例如:自从国家放宽了域名注册,有大批经济头脑的人把目光盯上了这里,其中一乏一些恶意抢注投

3、机倒把的行为,先是英国有人恶意抢注域名被控告,近来又有精明人士把谢霆锋的儿子谢振轩抢注为“谢振轩.cn”(相关链接一:谢霆锋儿子被抢注域名“谢振轩.cn”)先是香港记者发现谢振轩的照片被刊登在一个网站的当眼处作招徕,并大字标题“谢霆锋儿子-谢振轩顶级中文域名”,抢注人声明谢振轩是娱乐圈金童玉女的结晶品,未来价值无法估计,升值潜力极其具大,狮子大开口索价一百万元人民币!商业习惯,法律制度和执行又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尤其是“职业商标客” 的存在背离了商标法律制度的本意,使得注册商标专用权成了不当占有并用来倒卖牟利的信息资源。原因(二):原因(二):管教授认为,抢注“林书豪”商标与商业眼光毫无关系,只

4、能说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诚信经营的正因为如此, 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中有很多人建议增加对恶意注册的处罚。如果有证据表明其注册的商标涉嫌侵犯他人(主要是与注册者自己毫无关系的名人)的姓名权或其他在先权利或者注册是为了高价倒卖给有需求的买主,就可以认定其恶意抢注,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原因(三):原因(三):马翔律师认为,抢注商标的行为是投机行为,不应得到鼓励,正在修改中的商标法对制止抢注有更完善的条款。国家商标局曾对深圳某公司抢注的近百个上市公司简称全部予以撤销,有企业试图抢注世纪宝马、丰宝、马丰等商标都被制止。原因(四):原因(四):名人作为公众人物,其名字广为知晓,肆意将他们的名

5、字改头换面成为某种商品的商标,不仅是对他们的知名度的窃掠,也是对他们的非礼。而且,于公众对名人的认知,也是一种十分霸道的干扰。如此生财之道,不仅有违道德规范,也明显有不正当竞争之嫌。但是“留得华” 、 “金喜膳”的不同结局,却并非说明此路不通,而是更加地凸显出对这种借名人发财的投机行为,现行法律法规的无奈。总结:总结:抢注及买卖域名,究竟是一种正当的投资行为,还是巧取豪夺的投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如果仅仅是涉及简短、易记却无特定含义的域名(如“123”、 “321”、 “abcd”之类) ,则应当认为是一种正当投资;而如果是有意针对特定名称(如一些著名企业的厂名及商标)的

6、抢注,那就显然是出于投机的目的。其二,由于法律建设上的滞后,以及各国对域名买卖的见解不同,实际很难对域名投机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由此也就无法采取法律手段予以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域名抢注之风的盛行。域名这种东西犹如埋藏在地下的宝藏,谁先发现就归谁占有,别人想要就得拿钱来买(或者赎) 。政策法律除非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否则在区分“是否恶意抢注”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这是域名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难题。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海量的域名资源,显然不能全靠国家政府来予以保护,实际也保护不过来。因此,域名被本国企业和个人所拥有,客观上也可以说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变相保护。认为它是投资的原因:1、其实,

7、商标抢注成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人知识产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大家一提到商标抢注,第一反应往往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在国内外又被人抢注了。远的不说,光是本地知名品牌,就有狗不理、海鸥、桂发祥、达仁堂等在境外被企业和个人抢注。更有甚者,就连本市的名字“天津”,都在日本被若干家企业和个人注册成商标走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天津甘栗”的招牌,俨然已成正宗中国产栗子的代名词。2、看过奋斗没有,那个陆涛上门游说的,但并不想投资房地产的老板玩过几百个牌子,最后别人认的不是他的牌子,而是他的人。同理,产品用材、质量决定了档次、价格,品牌只是长期营销的一个手段。举例问问:两

8、件商品,送给你一样,你选哪一件?一是 LV 牌的类似农民工编织袋的大包,二是镶满钻石的我家出品、没有牌子的包包。符合商标法的注册行为它就得受法律保护,好过没人注册没人发掘。北京一位体育用品营销公司总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名人商标和网站域名之所以屡遭抢注,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名人姓名易识易记,用作商标具有特别的号召力,有熟悉感;用名人姓名注册的中文域名,利用名人效应,将域名指向自己的网站可以带来更多流量。不过,对于无锡公司提前注册“林书豪”商标的行为,同济大学法学院刘春彦教授却认为,这也算是正常的投资行为。有人甚至把域名当做了生意。被广大站长尊称为个人网站教父、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的蔡文胜

9、,1999 年开始做域名生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域名投资者之一。从 2001 年到 2003 年,蔡文胜的域名生意做得相当成功。他大约注册了 5000 多个域名,卖了 1000 多个,而他域名的买家则遍布全世界。转手神州租车网zuche 域名,曾在当时引起业内关注热潮。有关专家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只要不是恶意抢注知名品牌和商标名称,抢注域名的行为就是合理合法的,而且从投资角度看,不失为一种精明之举。抢先注册恶意抢注据业内著名律师于国富介绍:抢注的全称应是“抢先注册”而不是“抢夺注册”,是指对于有价值的域名,先人一步注册下来的行为。之所以出现抢先注册的现象,在于域名是稀缺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好域

10、名就像好地段的房子一样,先下手为强,先注先得。抢先注册是一种良性行为,是域名注册的一种合法手段,从国际上各个发达的域名体系情况看来, “先注先得”是国际通行惯例。既然域名抢先注册并非违法,也符合国际惯例,为何近期在国内备受争议呢?于国富认为,目前许多对域名抢注以及域名投资提出质疑的声音,实际上是混淆了两个概念:抢先注册与恶意抢注。明显的恶意抢注如:注册某知名企业域名并向该企业高价销售,这便是典型的恶意抢注情况赠台大熊猫“团团”、 “圆圆”的名字在春晚上刚被确定下来,没几天,与一对大熊猫名字有关的 16 个网络域名就被一上海市民抢注,并在网上高价叫卖。有关专家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只要不是恶意

11、抢注知名品牌和商标名称,抢注域名的行为就是合理合法的,而且从投资角度看,不失为一种精明之举。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保持其新颖性和领先性的时间越来越短,直接的后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顾客因为拥有更多的选择导致忠诚度明显下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越来越多的厂商趋向于采取品牌竞争的方式,这必然会导致专用性极高的投资品牌权益。也许在某一天我们真的会用着“同一首歌”的酱油;吃着“天安门”牌的水果;在“情人节”里做美容,读“果子狸”系列图书;给孩子换“布什”牌的尿不湿 “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当今时代,商标已经从一种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记,跃升为商品

12、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的商誉载体或者无声的形象代言人,更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依赖。正是由于商标的多功能性,导致商标抢注行为频繁发生,抢注者期望以快捷的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对于商标抢注行为,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正当的,认为应当予以制止。然而,经过缜密分析发现,商标抢注行为并不能一言以蔽之为不正当,而应当进行理性思考,进行准确判断。首先,商标抢注行为至少说明抢注者不仅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其次,商标抢注行为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提醒那些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让自己具有潜在商业价值或者隐性商业价值的商业标志静静地躺在那里睡大觉的经营者,应当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自己的合

13、法权益。近年来,我国企业由于不注意保护其商标或者商业标记,而被外国企业在国内外抢注的事件屡屡发生。正确评价商标抢注行为的正当性,有利于促使我国企业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商业标记申请商标注册,包括向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申请商标注册。最后,商标抢注行为如果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或者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就是不正当的,被抢注者可以采取合法途径夺回自己的标记。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商标被国外公司抢注事件也层出不穷。如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抢注,全聚德、三鞭酒在韩国被抢注,红星在英国被抢注,大白兔在日本、美国被抢注,英雄和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此外,诸如红塔山、安踏、海尔、长

14、虹、女儿红、杏花村、王致和等著名品牌都遭遇国外抢注。主攻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提问对方投资与投资的区别?参考如下: 一,动手前是否认真研究和思考。认真研究基本面和方方面面的情况是投资,贸然进入是投机。 二, 是否有具体明确的对象。无论成败与否,对象是一项实业、一个工程、一块土地或一座房屋、一家上市公司等等,清晰而可感、确切而固定,应该离投资比较近;而押一种赌注或球赛的输赢、抓一个稍瞬即逝的机会,做一个诸如权证这样虚拟而短暂的品种,离投机比较近。这一条对我们也有指导意义,要有明确具体的投资对象,要把回报建立在牢固坚实的基础之上,而不要迷恋那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事情; 三,是否追求丰厚地回报。抓西瓜

15、是投资,捡芝麻是投机。强调“复合增长”的人是投资,老想着“捞一把就走”、或者“搞一点买菜钱”的人是投机。但现实中回报大小有时很难定量分析。就象一粒谷和一堆谷有本质的区别,但十粒谷或二十粒谷与一堆谷的界限却在慢慢模糊一样。然而这种判别思路总是在告诫我们,要着眼于远大的目标,要投向有巨大上升空间的品种,而不要习惯于追求蝇头小利; 四, 时间是长还是短。投资者看好有潜质的股票,往往长期持有,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市场时常涨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快钱,结果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 五,是否厌恶风险,是否追求有确定性的回报。这恐怕是投资与投机最大最显著的区别。也是争议最少的划分。它牵涉到两种人对风险的

16、态度。投资者希望一座能载重 5 吨的桥梁最多只过 3 吨的卡车,投机者喜欢“冲浪”和“在油锅中捞钱”。投资者总是想着在保存本金的前提下争取利润,而投机者只要利润可观,则甘冒倾家荡产的危险。投资者喜欢“适当分散投资”,投机者往往“一锤子买卖”。投资者先想到失败,投机者先想着胜利。你看赌博、赛马、买彩票、炒大蒜、炒 ST 股票等等的人,往往自己也知道没有多少胜算,没有明确的预期,不知道收益能不能覆盖风险。这种行为当然是投机,甚至连投机都算不上。而存银行、买债券、买指数基金、买廉价而优质的股票等等的人,有些回报虽然不尽理想,但从出发点来说,他们追求有确定的回报和预期,当然是投资。尽管中间的界限也有模糊的时候,但这一条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最为重大:“先胜而后战”,尽可能回避风险,不做那些算不清楚胜率的事情,甚至宁可做那些回报略低但风险有限的事情。注册商标需要独特的眼光和智慧,而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对于我来说只有看准了事情,才会去做,而不是盲目地做。毕竟注册商标,我也要进行投入。商标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砸在我的身上,我要用脑子想,并且争取到。山东一位法学专家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