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

上传人:k*** 文档编号:4529334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社区的建设工作计划 *年是全面换届之年,也是街道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奋斗之年。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和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为进一步开创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六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握“四个要”“三个明显”的总体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推进“三化”“四型”社区建设进程。深化各类创建,营造良好环境;细化社区规划,加快经济发展;强化综合治理,确保社区稳定;优化社会服务,完善保障体系;坚持建管

2、并举,以社区建设实体化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转变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完善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勤廉双优,把建设成文明、优美、平安、健康的和谐家园。二、主要目标和实事项目二、主要目标和实事项目(一)主要目标(一)主要目标1、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2、巩固提升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市三类达标区域、市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市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红十字示范街道、无偿献血社区、市双拥模范街道、市独居老人关爱工作先进集体、市白内障无障碍社区、市防盲和初级眼保健模范街道。3、争创市级文明社区(升级版);市级文

3、明小区 20 个,文明单位 2 个。4、继续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区级绿色生态社区,创建一批区级绿色小区,试点创建区级节约型小区若干个。5、争创市级“健康社区”、“红十字示范社区”。6、巩固环境卫生达标区域,争创新村地区为规范区域、金汇区域为示范区域。7、创建市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街道和社区特奥工作达标街道,争创全国社区特奥工作达标街道。8、积极开展“星级”老年活动室创建。争创“一星级”老年活动室达 30,“二星级”老年活动室达 15。9、深化“平安建设”。确保全年刑事案件总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力争做到同比下降,社会秩序稳定良好。10、协助做好各项市政工程的前期动拆迁、安置工作,确

4、保市、区各项重大工程项目圆满完成。完成航华学校建设前期工作。11、完成现代商务区规划。确保新办企业 250 户,争取 300 户,拼搏 380 户;确保注册资本 3 亿元,争取 3.5 亿元,拼搏 4 亿元;确保税收收入 1.8 亿元,争取 1.9 亿元,拼搏 2 亿元;确保地方税收收入 7000 万元,争取 7200 万元,拼搏 7400 万元。12、新增就业岗位 1800 个,登记失业人数、失业率、综合保险控制在区政府下达的指标内,实现社会保障覆盖率 100%。(二)实事项目(二)实事项目1、实施旧小区综合改造,确保完成十五万平方米旧房综合改造。2、继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3、创建 4

5、 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4、改建社区文化中心和文体分中心。5、整修(航华)敬老院。6、完成航华地区市政道路停车改造工程。7、完成邵高泾截污纳管工程。8、完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改造。9、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改造。10、完成红松路标准化市场改造。11、完成航华第三幼儿园建设。12、实施 0709 年社区道路果壳箱更新改造工程。三、主要工作三、主要工作(一)抓住创建契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一)抓住创建契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今年是新版市级文明社区评比考核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区“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1、

6、拓宽市民道德教育渠道。围绕迎世博,加大公民道德教育力度,着力提升居民群众文明素质和自律意识。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人”主题活动,设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组织居民走上讲坛,实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进一步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充实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开展“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闵行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活动,逐步引导居民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深入开展“百万家庭学礼仪”(任务 1400 户)。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总结普通市民群体中感动的人和事,创作编辑我身边的人一书,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群众。2、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争创市级文明社区(

7、升级版)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规划设置户外各类宣传广告(灯箱),多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加强市民巡防队伍、巡访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民巡访、反馈、监督和激励等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市民巡访工作组织网络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自主化和监督社会化。(二)坚持建管并举,营造社区优美环境。(二)坚持建管并举,营造社区优美环境。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探索社区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特别是破解社区管理难题的能力。1、以提升“三类区域”创建水平为前提,不断改善

8、市容环境面貌。一是提升创建档次。通过创建紫藤路民族特色食品街,航西路北段综合整治,红松路标准化市场改造等,打造社区亮点,巩固“达标区域”的创建成果,创建 1 平方公里的市容规范区域,金汇0.87 平方公里区域的示范区域。二是抓好道路管理。积极推进航华新村地区市政道路停车位改造工程,组建专门管理队伍,以机养非,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三是坚持疏堵结合。按照有堵有疏、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要加强联合执法,坚决取缔乱设摊和无证经营,另一方面要挖掘社区资源,寻找合适的场所,疏导管理乱设摊群体。同时要切实强化对“六无”工程及违章建筑的整治和管理,加强市容卫生监督巡察,消除卫生死角。四是扎实推进

9、“城中村”改造。要完善规划,以虹桥交通枢纽站建设和完善社区配套建设为契机,推进征地、动迁等工作,解决社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2、以建设市级健康社区为载体,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积极创建区级绿色生态社区,巩固红十字示范街道、无偿献血社区等称号,根据市、区有关指标,进一步巩固完善创建工作,力争全面通过年检。紧紧围绕市“五个人人”活动,在社区中推广健康生活理念,借鉴创建无偿献血社区工作经验,加强突击性工作经常化,组织社区医疗志愿者定点定时为居民服务。加强菜市场的规范管理和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结合环保三年计划,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不断推进以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为内容的健康社区建设。3

10、、以整合行政资源为抓手,不断完善共同治理机制。坚持以区域性大党建为统领,依托新成立的行政组织党组等组织架构,有效整合辖区区属行政派出机构等组织资源,建立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实现条条结合,条块互动,凡涉及社区建设发展的中心工作、重大任务或社区“疑难杂症”、突发事件等,实施综合执法管理,通过划分管理网格,建立信息员队伍,制订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探索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管理新体(机)制。(三)推进平安建设,确保社区一方稳定。(三)推进平安建设,确保社区一方稳定。针对社会矛盾凸现期和刑事案件高发期、各类矛盾交汇期的特点,要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

11、感、使命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全面做好维稳工作,为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深化“网格化”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规范和维护社区生活秩序。深化“双安”体系、完善治安防控网格化建设,优化网格防控力量布局,加强人防建设,积极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综治社保队、小区综治协管员、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群防群治网格网络,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的防控。健全小区治安防范制度,加强社区民警下基层的管理,建立治安防控队伍的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广大志愿者的作用,实现专群结合全时空的防控。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物防建设,加大对居民区物防设施的检

12、查、更新,逐步在薄弱区域推进物防设施改造,完成铁门工程 200 扇。加强技防建设,改造现有的一级闭路监控网络,逐步实现二级闭路监控的并网,更好地发挥技防的作用。确保各类案件同比下降居全区前列。2、加强信访、调解,完善矛盾化解体系。建立健全街道、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及动拆迁维稳工作预警机制,制订预警工作方案,健全信息收集、传递,建立快速分级处置方案,形成信息灵敏、处置有序、分工明确、效果显著的机制;加强信访收集、反馈和监督机制建设,完善一岗双责机制,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增强工作主动性,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及时有效地化解居民矛盾。探索建立代理信访制度,拓宽居民

13、信访渠道,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控制和减少集访事件,努力实现信访案件办结率为 100%。在现有居村委调解委员会、街道调解委员会及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行业性、区域性的人民调解组织,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化。不断推进星级调委会创建工作,组建小区纠纷信息员队伍,争取化解矛盾调处率为 100%,调处成功率为 98%。杜绝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因民间矛盾激化而转化为刑事案件和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上京“护法”、失控滋事事件,继续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3、实施“居住证”制度,完善人口综合管理体系。以推进居住证制度为契机,掌

14、握本地区来沪人员总量、结构、基本情况,加强地区实有人口综合管理。以房屋租赁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搭建“以房管人、以人(房屋出租人)管人、管要随人(管理跟着人走)、管头(人头)管脚(落脚点)”的来沪人员管理网络,加强对来沪人员聚集地的长效、常态管理。从满足青少年学生的需求出发,不断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资源为依托,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青少年成长环境建设,形成对青少年的全覆盖管理的良好氛围。4、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员志愿者队伍,完善群众参与体系。定期上门探望独居老人,

15、帮助检查消除老人住所内不安全隐患。加强对社区公共场所、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关注民生保障,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四)关注民生保障,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就业、救助等民生工作,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问题,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1、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要优化服务功能,完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式服务机制。要建立健全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拓展就业渠道,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建立多元化就业途径,鼓励自主创业,建立特困就业人群的就业基地,着力

16、解决“两劳”释放等特困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全面推行居委会社会救助“一门式”网上受理工作,实现就业与救助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细化各类帮困计划,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帮困体系,落实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者自愿结合的帮困运作机制;加强“慈善工作站”和“慈善物资调剂分中心”的建设,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由社会各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帮困扶贫活动,加大保障服务工作的力度。切实抓好征地农民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困难救助等工作,维护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加强“社区卫生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家庭健康档案,挖掘社区医疗资源,建立医疗人才资源库,实现社区医疗服务的多元化,解决困难群体就医难问题。2、进一步完善为老助残服务。做好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创建和管理,新建 4 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开展“星级”老年活动室的创建工作,组织开展适应老年人需要的各类活动,有效地发挥老年活动室的作用。推进“关爱老年人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独居老人”数据库,健全老年人组织管理机构,加强为老服务志愿者和助老队伍建设,推进志愿者一对一安全帮助工作,探索以敬老院、居民区活动室、独居老人家里居住和日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