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28781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区域经济发展(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决战 2010 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30 区域经济发展(二)一、选择题 (原创题)(原创题)读“某地景观图” ,回答 12 题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华北平原A.B.C.D.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发展农 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A.B.C.D. 答案答案 1.B 2.C 沂蒙山区某乡镇 10 年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据表中内容回答

2、 34题。10 年前的情况10 年后的情况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荒山绿化,引水灌溉粮食种植为主苹果、大棚樱桃等水果种植,搞多种经营砍伐林木,水土流失严重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文化生活贫乏山村旅游火爆外出打工者众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给当地提供了众多的 就业机会人均收入不足 500 元人均收入超过 5 000 元3.形成该乡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的改变B.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D.综合治理了社会环境 4.该乡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交通便利B.原材料丰富C.技术水平高D.接 近消费市场 答案答案 3.B 4.B (20092009宁夏中卫模拟)宁夏

3、中卫模拟)竹子作为一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再生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广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泛应用。目前,在家庭装修中使用竹地板正成为一种时尚。据此完成 56 题。5.我国著名的竹地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 这些地区( ) A.适宜竹子生长,原料丰富B.人们喜爱竹地板,市场需求量大 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成本低 6.南方地区发展竹地板生产企业的积极意义是 ( ) 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缓解森林资源紧张的状况 促进生物多样性利用向单一性利用 转化 促进竹产品的系列开发A.B.C.D. 答案答案 5.A

4、 6.D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部的干旱地带,老百姓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糖分大、 品质好的“压沙西瓜”,其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他西瓜。结合下图,完成 78 题。7.老百姓在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西瓜,沙砾石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B.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量 C.加大了瓜地的昼夜温差 D.增加了该地区的降水量 8.本地区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适合发展图中的 ( ) A.甲类企业B.乙类企业 C.丙类企业D.丁类企业 答案答案 7.C 8.B 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图” ,回答 910 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9.

5、、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 )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 10.、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 )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答案答案 9.D 10.C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下图(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完成 1112 题。11.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 )A.B. C.D.

6、1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答案答案 11.B 12.C (20092009广东湛江模拟)广东湛江模拟)下图是“2008 年江苏省人均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4 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13.关于江苏省人均乡镇工业总产值叙述正确的是 ( ) 乡镇工业的不均衡发展是全省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大的重要原因 苏北乡镇工业以技术 指向型为主 乡镇工业的发展水平大致是苏南高于苏北 南京人均乡镇

7、工业总产值超 过苏锡常地区A.B.C.D. 14.苏南乡镇工业发达的原因有 ( ) 对外开放意识强 生产技术力量雄厚 自然资源丰富 劳动力工资低廉A.B.C.D. 答案答案 13.C 14.A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 市圈(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构成。 “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 圈为网络,将带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读图回答 1516 题。15.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 ) A.矿产资源欠缺B.地形起伏 C.处在干旱区D.海运便利 16.下列关于目前环渤海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

8、市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 B.三个都市圈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区内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答案答案 15.D 16.A 二、综合题 17.(原创题)(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 2010 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 16 市市长多次举行长江三角洲城市 经济协调会,共商协调发展大计。 材料二材料二 东部沿海区域图(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事物的名称:经济区:A ;B ;C 。

9、海峡:D 。 (2)为了加快 E 岛的经济发展,我国已于 1988 年设立其为最大的 。2003 年 1 月 7 日, 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 E 岛与大陆不通火车的历史。根据 E 岛的资源 优势和有利条件,它应该大力发展哪些特色产业? (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C 经济区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D.宏观经济布局 (4)结合材料一、二,试分析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5)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包含粤、桂、湘、 赣、闽、琼、川、滇、黔 9 省区加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

10、“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正以空前 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腹地正在不断地向内地延伸。区域合作可以 使香港和澳门避免变成一个经济孤岛。试分析区域合作可以使香港和澳门避免变成一个经 济孤岛的原因。 答案答案 (1)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闽江三角地带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琼州海峡 (2)经济特区 粤海 应积极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3)D (4)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牢固;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 高;技术力量雄厚;商品贸易繁荣,上海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的广阔 腹地。 (上海附近的闽、赣、皖、鲁、苏、浙等省以及长江

11、沿岸和东部沿海的一些省市, 既是上海的原料供应地,又是上海的消费市场。 ) (5)区域合作可以使港澳从内地获得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而港澳可以对内地进 行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使港澳避免成为经济孤岛。 18.(原创题)(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 11 种优势农产品,这些农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 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二材料二

12、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优势产区在甲、乙两区 域符合条件的是 ,试说明原因。 (2)甲区域的耕作土壤是 ,该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请分析农田低产田形 成的原因,针对原因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 (3)近年来,乙地区由于土地的超载使用,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了合理利用土 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5)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 14%,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 国,简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 答案答案 (1)乙 自然条件较好,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产业化基础强, 商品量大,区位优势明显。 (2)水稻土 原因:红壤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