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528640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26 大小:1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姓名:刘国栋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外科学(野战外)指导教师:周继红2011-05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 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 摘 要 地震是地壳板块间挤压碰撞的结果,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2008年5月12日14:28分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是自唐山大地震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对震区医疗卫生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其救治能力极度降低,难以满足短时期内积聚的大量伤

2、员的救治需求。为了能让伤员接受更系统、合理的治疗,在国家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下,将灾区医疗卫生系统收治的10,015例伤员紧急转运至四川省外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救治,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地震伤员转运救援行动。 为了了解这些转运地震伤员的伤情、救治特点和救治效果,总结此次地震伤员医学救援的经验与教训,积累灾害救援的数据资料,并为以后可能的重大灾害医学救援提供借鉴和准备,本研究依托于国家“863” 项目“5.12地震伤情数据采集及信息整理分析研究”,研制了地震伤情数据库系统软件,全面采集了转运到重庆市和全国部队医院救治的汶川地震伤员的伤情和救治资料,建立了地震伤情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地震伤员的伤情

3、特点和救治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以“创伤数据库系统V3.0”为基础,结合地震损伤特点、转运救治的实际情况,以及地震损伤研究者和临床科研工作者的需求,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用德尔菲法设计地震伤情调查表。 2在调查表基础上研制“地震伤情数据库系统V1.0”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系统采用B/S模式,分为数据库服务器、逻辑层、客户端(浏览器)三层。开发工具以微软公司的.Net 2.0版本为核心,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客户端采用微软的IE浏览器,数据库采用MSSQL2000。 3本研究根据国家卫生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提供的转运地震伤员信息,采集转运至重庆市医院和全国部队医院的地震伤员的病

4、历资料。采集方法以现场阅1读病历、填写调查表为主,辅以数据库系统现场数据录入。数据采集前制定了细致1本课题受国家“863” 项目“5.12 地震伤情数据采集及信息整理分析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的采集计划并对采集人员进行培训。采集过程中质控员要对调查表进行形式和内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质控完成后签名确认。最后,将采集的数据集中录入到地震伤情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建立地震伤情数据库,录入过程同样也要对数据录入项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质量控制。 4从地震伤员伤情和救治概况和地震多发伤伤员的损伤和救治特点进行分析:一方面,对总体转运地震伤员的损伤和救治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本次转运

5、地震伤员的伤情和救治情况概况;其次,对三甲医院多发伤伤员的损伤和救治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转运距离等因素对多发伤伤员救治结局的影响。 二、主要研究结果 1. 设计完成了5.12地震伤情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伤员基本信息、受伤情况、现场救治、转运及后送、急诊救治、院内救治、诊断、并发症、专科治疗及出院等10个部分。 2根据5.12地震伤情调查表研发了网络版“地震伤情数据库系统V1.0”数据管理软件,并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著作权保护 (No.2010SR035530)。本软件共有728个字段(含内部字段),其中外部业务字段(界面显示)348个,内部系统字段380个。地震伤情数据库系统共有48个业务模块

6、,含44张业务数据表和软件系统数据表。 地震伤情数据库软件主要包括伤员基本信息、受伤情况、现场救治、转运及后送、急诊救治、院内救治、诊断、并发症、专科治疗及出院等板块。能完整记录地震伤员从受伤、院前与院内救治到出院的基本信息,整合了地震伤数据与创伤评分、AIS伤情评定信息,在此基础上,软件还实现了简单和自定义查询、定制报表和自定义报表分析功能,能较好地满足地震伤情数据支撑平台要求和地震伤情临床研究需求。 3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完整采集到转运至四川省外 1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 92 所医院收治的 3,145 例转运地震伤员的病历资料,与计划相比总体回收率为95.83%,可以满足转运地震伤员伤

7、情及救治分析的需求。将所有采集到的转运地震伤员数据完整录入到“地震伤情数据库系统 V1.0”,建立了地震伤情数据库。 4. 转运伤员总体伤情和救治特点以及三甲医院多发伤伤员伤情和救治特点。 (1) 所有转运伤员的一般情况: 转运伤员主要来自重灾区(67.37%)。 伤员年龄 0103 岁,其中 717 岁占 17.50%,61 岁占 24.80%。从伤员职业分布来看,农民和学生占 55.71%。致伤原因中压砸伤最多,占 73.85%。对不同年龄段伤员受伤时活动和受伤场所的分析结果显示, 06 年龄段人群受伤时活动主要为休息/睡眠/进餐等或在学校学习;而61 岁年龄段人群受伤时主要在家里休息/睡

8、眠/进餐等。受伤至入院时间为 0136 d (中位数为 8),时间跨度大。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2) 转运伤员总体伤情特点和救治概况: AIS 评分主要集中在 13 分,占96.83%。受伤部位主要为四肢(上肢和下肢)和体表,占 64.27%。AIS4 分主要集中在四肢、胸部和头部,分别占 11.62%、10.38%和 7.52%,与总体致伤部位分布一致。ISS15 分 597 例, 占 18.98%。 涉及的损伤部位主要为下肢(172 处,24.75%)、 胸部(137处,19.71%)、头部(117 处,16.83%)和上肢(91 处,13.09%),与总体损伤部位的分布特点一

9、致。 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 1,839 例(58.47%)血常规检查异常,1,047例(52.91%)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异常,810 例(37.36%)肝肾功+血清电解质检查结果异常,但这些伤员经过治疗后均好转,提示地震伤员经过前期救治,在转运时身体状况尚可,只需确定性治疗。511 例(65.60%)伤员首次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心肌损伤;1,810 例伤员(57.55%)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地震创伤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有关。转运伤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肌肉骨骼系统手术、体被系统手术及其他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肌肉骨骼系统手术中主要包括复位固定术 990 例

10、次(93.57%),其次为骨折清创术 13 例次(1.23%)。体被系统手术共实施 744 例次,其中清创术有 413 例次(55.51%)。型伤口中有 12 例为丙级愈合(0.98%),这些手术主要为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清除坏死组织。 转运伤员住院时间为 1422 d,伤员住院时间主要集中在 100 d 以内(97.93%)。住院时间100 d共65例, 其中残疾21例(32.31%)。 伤员总体治愈率为90.56%, 残疾率为7.06%,死亡率为 0.16%。 (3) 重庆三甲医院与其他地区三甲医院多发伤伤员特点比较: A组为转运到重庆三甲医院的多发伤伤员, B组为转运其他地区三甲医院

11、的多发伤伤员。 两组伤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伤至转运时间A组为(11.5411.04) d,B组为(12.513.94) d (P0.05)。从伤员总体年龄分布来看,年龄61岁和17岁的占了总数的65.63%。从两组年龄分层来看,A组和B组中年龄61岁和17岁的伤员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伤员。主要职业为农民(A组占30.53%,B组占39.34%)和学生 (A组占27.48%,B组占22.95%),与职业分布的总体特点一致。A、B两组伤员入院时感染率分布为22.90%和9.84% (P0.05),出院时均治愈。两组伤员都没有发生死亡。两组治愈率和残

12、疾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两组FI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主要结论 (1) 本研究研发了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分类和汇总功能的网络版地震伤情数据库管理软件,并获得了著作权保护(No.2010SR035530)。该软件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专门记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录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的数据管理软件,为研究地震伤员的伤情信息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2) 本数据库收集了所有重庆市和全国部队医院收治的3,145例转运地震伤员病历资料,是目前国内数据记录完整性和可靠性高的大宗数据。采集数据过程工作量大,数据回收率高(95.83%)。建立了结构科学、合

13、理的地震伤情数据库,为开展地震伤情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3) 地震后转运伤员主要为重灾区农村人口和学生,地震发生时间刚好是学生上课和人们午休时间,致伤原因主要为建筑物倒塌所致的四肢压砸伤,提示伤亡人群分布和受伤部位分布与地震发生的时间、人群职业及建筑物性质密切相关。转运时间跨度大,但高峰期集中在发现唐家山堰塞湖后(73.93%),与国家统一调度有关。 (4) 伤员损伤部位主要为四肢(50.89%), 胸部(11.62%)、 头部(10.38%)和脊柱(7.52%)所占比例高,提示转运伤员时科室安排以骨科和外科为主。 (5) 伤员入院时部分检查结果异常,出院时均得到好转,提示入院时伤员生

14、理情况稳定,只需要后续确定性治疗,可能与转运前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恶劣环境有关,尽早转运则治疗结果更好。但特别要关注心肌损伤伤员。手术治疗中骨折固定和清创手术多,这可能与前期对骨折的固定不满意有关,也与伤员转运时间延迟有关。提示应建立综合灾害应急预案、伤员转运机制和统筹管理机制,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反应,这对伤员救治结局有直接影响。 (6) 部分转运伤员住院时间长,与伤员是否残疾并需要继续康复治疗密切相关。 (7) 部分转运伤员出现再转院的情况,提示转运前对伤员目标救治科别选择不当,应在转运早期做好合理安排,应有针对性地及早转运特殊伤员。 (8) 多发伤伤员中老年人 (61岁)和儿童 (17岁)所

15、占比例高, 提示这部分人群地震灾害中受伤更严重。对多发伤伤员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转运距离并没有影响多发伤伤员的救治结局,提示我国急救医疗转运是成功的。 (9) 本研究中发现部分医院的病历资料记录欠规范和完整,缺乏现场救治的相关信息,不利于对地震伤情的深入研究,提示应在我国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医院伤员信息的规范化录入和管理,为灾害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 地震;伤员转运;数据采集;伤情特点;救治;灾难预案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trauma database and injury profile analysis

16、 of the transferred Wenchuan earthquake patients Abstract Earthquake is caused by the squeeze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tectonic plates and is one of the worst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world. China is an earthquake prone country. An earthquake measuring 8.0 on the Richter scale occurred at 14:28 pm on May 12, 2008 in Wen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called Wenchuan earthquake or Sichuan earthquak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the strongest deva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