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8034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夯实基础谋发展夯实基础谋发展 支撑跨越创辉煌支撑跨越创辉煌 贵州“十一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眸(来源:2010/12/17 科技日报)接收面积有 30 个标准足球场大的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 射面射电望远镜重大科学工程,2007 年底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奠基,这个经 10 多年努力争取, 投资概算为 6.67 亿元的大科学建造工程,目前正稳步推进。今年 10 月,贵州省首次主持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 973 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 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课题验收会在贵阳举行。该项目是贵州资源整合、集成创新、协调 国家队与地方队优势互补、合作

2、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于 2006 年 9 月启动实施。专家评价:经科 技人员 4 年多的努力,各课题均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获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石漠 化)发生机制、过程与速率”、“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水分养分循环过程与制约机制”、 “喀斯特地区植物适生机制和群落配置原理”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据统计,已出版专著 6 部, 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12 篇。获省部级成果奖 1 项,国家咨询报告一份,专利 8 项。 培养博士后 4 名,博士 83 名,硕士 146 名。同样是 10 月,净水协会高峰论坛暨时代沃顿家用纳滤膜推广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贵阳时 代沃顿

3、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正在由工业领域向家用延伸。该公司先后承担实施的“高性能海水淡 化膜元件的研究”及“苦咸水淡化方面的低压节能型反渗透膜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等国家 863 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几年间已获得授权国内专利 9 项。其中,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 5 项; 同时,企业完成了国内首家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产品企业标准的制订,自主开发了全自动膜片下 料机、浓淡隔网自动下料机等,公司日前已通过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的 NSF 认证,建成了产能达 400 万平方米、目前国内最大的反渗透膜研发和生产基地。以时代沃顿为代表的国产反渗透膜的出 现,打破了长期以来被国外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其性价比优势导致

4、了市场格局也由过去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变为中外企业的竞争。目前,公司产品销势良好,已大量用于菲律宾一家电 厂、上海焦化厂、贵州轮胎厂、长春一汽等数十家国内外企业的锅炉用水、工艺用水等净化处理。2009 年 12 月,贵州省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首个重大科技专项“联合法生产海绵钛大型装 备与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开发”项目通过验收。项目实施 3 年,成功开发出海绵钛 12 吨/炉倒 U 型还原蒸馏联合炉的新型材质反应器、四氯化钛分布加料控制、还原蒸馏自动化控制等先进 技术与装备,申报专利 8 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发明专利 2 项,国家级技术机密 1 项;相 关技术已在遵义钛业股份有限

5、公司建成的 4000 吨/年生产线及扩建 10000 吨/年生产线设计中应用, 对钛业节能降耗、提质降本,增强贵州海绵钛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关键作用。贵阳特钢公司等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及其制品研发”项目,通过产学 研合作攻关,提高了车轴的淬透深度,使大尺寸车轴的强韧性能满足国际标准。开发生产的重载 列车车轴钢已用于装备我国的 8 轴和 6 轴重载车,且今年的需求量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公司介 绍,因为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拉动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由于企业研 发团队掌握了相关材料生产的技术诀窍,在重载车轴钢基础上,延伸开发了地铁车轴钢、电机轴 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6、。目前钢铁行业产品大幅萎缩情况下,这些高端产品的应市有效缓解了企业困 境。贵州大学与贵州省农科院、黔西南州农科所在“世界水稻高产之地”云南永胜县涛源乡, 联合实施的贵州自育水稻超级稻品种黔优 88 异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2009 年 9 月 9 日经省内2外专家田间测产验收,实现亩产 1215.8 公斤。贵州农业科技人员多年研究形成的以氮肥后移为核 心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 3 年的省内外重复栽培试验亩产均过千公斤,表明贵州农业科技 在此方面的研究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十一五”期间,地处西部的贵州大力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条件,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通过 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

7、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创新人才团队,催生 了一批创新成果,为该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 20%20%的幅度增加,总额是的幅度增加,总额是“十五十五”期间的期间的 3 3 倍。倍。贵州省级财政应用技 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由 2005 年的 8700 万元增加到今年的 2.84 亿元,保持了每年 20%以上的增幅。 “十一五”以来,省级财政共计投入应用技术研发资金 10.20 亿元,是“十五”期间省级投入的 3 倍多;获得国家科技财政

8、经费支持 6.9 亿多元,是“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资助的 4 倍。2005 年 2008 年贵州全社会 R在改性聚合物材料领域突破了一批高新技术,建 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反渗透膜基地;贵州开磷集团研发并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年 产 10 亿块“高强度耐水磷石膏砖”生产线,每年可消耗磷石膏 240 万吨及黄磷炉渣约 63 万吨; 贵州瓮福集团的磷化工成套生产技术及工艺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的铝产业成套生产技术及工艺 出口,走在了全国前列;贵阳特殊钢厂研发的高速重载列车车轴钢、贵州钢绳厂研发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遵义钛厂研发的高品质海绵钛等新产品,已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障企 业发展的

9、主导产品。金融危机期间,贵州瓮福集团在困境中迎难而上,2008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2 亿元,创历史新高。 公司介绍,这与企业长期坚持科技进步,承担实施“复杂难处理磷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 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重点攻关计划项目、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等直接相关。通过 产学研合作攻关,公司在磷矿采选与加工、湿法磷酸生产与净化、磷复肥加工与磷酸盐生产、节 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已取得 58 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先后 合成了 3 种新型选矿药剂,获得了五氧化二磷回收率大于 82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阶段性成果, 并建设了一套年产 40 万吨的选矿试验装置,为硅

10、钙质磷块岩的高效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建成国 内首套年产 10 万吨湿法磷酸净化生产装置并投入生产,完全自主开发的年产 20 吨的电子级磷酸 放大试验装置已建成投产;公司首次实现了利用磷矿伴生氟资源为原料替代萤石生产无水氟化氢, 并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突破;与贵州大学合作开发磷矿石伴生碘资源回收技术已出成果,建成 的 250 吨/年碘回收工业化装置,是世界第一套成功用于从磷矿石中回收碘资源的装置。公司凭 借专有技术,中标沙特阿拉伯 1200 万吨/年全球最大选矿项目,让智力出口成为为企业对外贸易 创汇的重要增长极。贵州铝厂等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性能铝合金及其制造工艺技术开发”项目,经产 学

11、研合作攻关,用普通铝锭开发出抗拉强度在 500MPa 以上,性能优于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 ZL205A 铸造铝合金。在“FAST(500 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机械结构及防腐蚀国际咨询会议”上,专家们认为该材料十分适合在 FAST 支撑结构上取代钢而形成 FAST 轻强结构, 为 FAST 轻强结构的“贵州制造”找到了突破口,也为形成贵州省“高性能铝合金军工航空航 天关联产业”的新型产业链奠定了基础。贵州钢绳集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丝大直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研发 与产业化,自 2007 年启动以来,已产生多项创新成果,同时经济效益显著,2008 年产品销量 7 万多吨

12、,销售收入 4 亿多元。特大跨径悬索桥缆索系统关键材料研究项目研发成果,带动钢 丝绳吊索及桥用钢丝绳产品应用于浙江舟山西堠门大桥、贵州坝陵河大桥、广州黄埔大桥等国家 大型桥梁工程,实现销量 2 万多吨,销售收入 2 亿多元。项目研发成果还推动了我国金属制品行 业的发展,为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西堠门大桥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提 高了我国乃至世界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水平。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重 点项目课题之一“高性能液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成功研制出国产高性能液压 柱塞泵和马达,使我国工程机械和工业机械主机厂

13、能够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并能降低主机液 压轴向柱塞泵/马达成本 30以上,提升了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7今年 6 月,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贵州数字化设计和现代管理综 合集成平台研究与应用”验收会上,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他们实施企业信息化系统工程 以来,新品开发周期缩短 43%,应收款减少 12%,年产值增至 45 亿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由 11%增 加到 23%,每年降低企业成本 500 万元以上。贵州省“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截至 2009 年底,实施项目 128 项,完成关键技 术攻关 21 项,总投资达 19631.94 万元;完成了 3

14、2 家“甩图纸”示范及应用推广企业、35 家“甩 账表”示范及应用推广企业、4 家“甩图纸+甩账表”示范企业、3 家“异地协同设计与制造”示 范企业、2 家“数字企业”的建设。示范企业以信息化为支撑,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 装置、计算机软件等 98 项,实现新产品产值约 61 亿元,推广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约 63 亿元,带 动省内其他制造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约 80 亿元。省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棉花采摘成套加工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整合了贵航集团、贵 州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技术力量,成功研制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的贵 航平水 4MZ5 大型自走式采棉机,批量走进新疆

15、建设兵团棉田,彻底打破了国外采棉机长期垄断 我国市场的格局。2009 年 12 月,我国山岭重丘区第一长桥,国家高速公路网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贵州镇宁至胜 境关段坝陵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中国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采用了 多项创新性新工艺、新技术。如在先导索架设中采用了世界首创的遥控飞艇技术,克服了因地势 陡峭形成的管道风效应,使先导索在飞艇牵引下安全准确地穿过峡谷;利用桥面吊机从索塔处向 跨中逐段拼装是国内首次采用的技术,分多次、逐步施加拉力,以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同时克 服了桥下没有通航的河流,运送大型桥梁部件困难,且起吊重量大,缆索吊装方案不经济等难题; 高泵程机制砂

16、混凝土施工工艺创国内施工先河,为国内山砂资源就近利用开辟了一条捷径。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贵州)基地有力支撑和推动了贵州中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 五”以来,贵州以“基地”为载体,紧紧围绕培育中药后续支柱产业的目标,着力推进中药现代 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全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的产业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水平不 断提升,产值以年均 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贵州省制药企业达到 175 家,其中规模以上现代中药企业已发展到 96 家,中药现代化产 业实现总产值 151.8 亿元,分别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医药制药业总产值的 48.5%和 87.8%, 已成为贵州最重要的高技术产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9 年底,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 188 万亩,数以万计的农户靠种植中 药材脱贫致富。目前,该省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中草药种植基地有 11 个,种植的中药材品和民族 药材种达 114 种,种植面积上万亩的药材有杜仲、银杏、淫羊藿、喜树等 19 种;天麻、杜仲、半 夏、吴茱萸、石斛等 20 多种商品药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