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4528018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二十简答题答题技巧2(教师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8 分)工业上的“三酸两碱”其实就是指工业上常用的硝酸、硫酸、盐酸以及烧碱、纯碱。(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 。(2) “三酸”与“两碱”之间的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 ,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 。(3) “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 )aAubCucAldFe(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 CO2,当含 0.1mol NaOH 的溶液吸收一定量 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 ;Na2C

2、O3; ;NaHCO3。2 (10 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2)以 Na、K、H、O、C、S、N 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的后面。物质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HCl Ba(OH)2Na2CO3 CO2Na2O2(3)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 。(4)呼吸面具中用作为 O2的来源的反应原理为 。(5)实验室制备常用 和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3 (9 分)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

3、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 A、B、C、D 为(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1 molL-1的上图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色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 HI 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5 分)已知 A、B、C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

4、的单质。室温下,A 为固体,B 和 C 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B、C 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 。氢化物酸碱盐氧化物(2)A、B、C 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 A、B、C 中的 ,理由是 。(3)如果 E 溶液是一种强酸,则 E 的化学式为 。5 (12 分)有炭、二氧化碳、氧化铁、石灰水、稀硫酸和小苏打溶液 6 种物质。除硫酸外,试分别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相应的 5 个圆圈内,使每个圆圈内的物质都能与其相邻的物质反应;并用化学方程式将它们与相邻物质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 ; 。6 (6 分)2

5、010 年 7 月 1928 日,第 42 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80 名中学生选手参加了本次竞赛。我国选派的四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中国国家代表队是此次比赛中唯一一支四名选手均获金牌的队伍,总分位列第一。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氧化二铝属于碱性氧化物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物品时,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C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为 SiO2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E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2)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18

6、87 年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1923 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质子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的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 。AH2O BNH4+COH-DHCO3-ECH3COO-FCl-1923 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如: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H+OH-HOH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H3BO3+H2O = 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7、(填“H3BO3”或“H2O”) 。CuCl2+4NH3 = Cu (NH3)42+2Cl;该反应中的酸是 (填“CuCl2”或“NH3”) 。7.(7 分)纳米级 Cu2O 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 Cu2O 的三种方法:方法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 CuO方法电解法,反应为 2Cu+H2OCu2O+H2方法用肼(N2H4)还原新制 Cu(OH)2(1)工业上常用方法和方法制取 Cu2O 而很少用方法,其原因是 。(2)已知:2Cu(s)+1/2O2(g) = Cu2O(s) H=-169kJmol-1,C(s)+1/2O2(g) = CO(g) H=-110.5kJmol

8、-1,Cu(s)+1/2O2(g)= CuO(s) H=-157kJmol-1则方法发生的反应:2CuO(s)+C(s) = Cu2O(s)+CO(g) H= kJmol-1。(3)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 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 Cu2O,装置如上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方法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 Cu(OH)2来制备纳米级 Cu2O,同时放出 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8 (6 分)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C3H8(g)+5O2(g) = 3CO2(g)+4H2O(l) H=-akJmol-1途径:C3H8(g) = C3H6(g)+H

9、2(g) H=+bkJmol-12C3H6(g)+9O2(g) = 6CO2(g)+6H2O(l) H=-c kJmol-12H2(g)+O2(g) = 2H2O(l) H=-d kJ/mol-1(a、b、c、d 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途径放出的热量。(2)在 C3H8(g) = 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 。(3

10、)b 与 a、c、d 的数学关系式是 。9 (8 分)某实验小组设计用 0.55mol/L 的 NaOH 溶液 50mL 与 0.50mol/L 的盐酸50mL 置于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2)实验中,所用 NaOH 稍过量的原因是 。(3)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有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测量 NaOH 溶液温度时,温度计上的碱未用水冲洗,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盐酸和 NaOH 溶液各 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起始

11、温度 t1/ 实验序号 盐酸NaOH 溶液平均值终止温度t2/温差(t2-t1)/125.124.925.028.33.3225.125.125.128.53.4325.125.125.128.63.5已知盐酸、NaOH 溶液密度均近似为 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 c=4.18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 H= 。 (保留到小数点后 1 位)10.(10 分)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做燃料。已知:CH3OH(1)+O2(g) = CO(g)+2H2O(g) Ha=-443.64 kJmol-1,2CO(g)+O2(g)

12、= 2CO2(g) Hb=-566.0kJmol-1(1)试写出 CH3OH(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甲醇作为燃料,它的优点是燃烧时排放的污染物少,不仅能缓解能源紧张和温室效应的问题,还能改善大气质量。试利用(l)中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完全燃烧 20g 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时,放出的热量为 kJ,生成的 CO2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是 L。(3)科研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使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甲醇在 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11 (9 分) “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工业上常用 N2与 H2合成氨气,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 H=-92.4kJ/mol-1,在某密闭容器中,将 1mol 的氮气与过量的氢气充分混合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填序号)A一定等于 92.4kJB一定小于 92.4kJC可能等于 92.4kJD都有可能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 H2的反应步骤CaBr2+H2OCaO+2HBr 2HBr+HgHgBr2+H2750100HgBr2+ 2HgO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