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527767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蒿芩清胆汤;和法2005 年 4 月2007 年 11 月,笔者采用蒿芩清胆汤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 30 例,并设 30 例西医治疗对照组 ,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1中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采用 OLYMPUS XQ-240 型电子胃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情况,并根据洛杉矶标准(LA 分类法)进行分级 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辨证属于肝胃郁热型。主症:胸胁满闷、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次

2、症:吐酸嘈杂、嗳气呃逆。1.2 一般资料2入选的 60 例患者均为本院 2005 年 4 月2007 年 11 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例。治疗组 30 例,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 1869 岁,平均(34.27.3)岁;病程最短 1 个月,最长 4 年,平均(16.01.9)月;胃镜分级 A 级 6 例、B 级 11 例、C 级 11 例、D 级 2 例。对照组30 例, 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 2167 岁,平均(35.27.3)岁;病程最短 1 个月,最长 5.3 年, 平均(16.02.2) 月;胃镜分级 A 级 7 例、B级 10 例、C 级 10 例、D 级 3 例

3、。2 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2 方法2.1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早晚各 1 粒( 每粒 0.15 g);口服吗丁啉, 每餐饭前服 l 片(每片 l0 mg),共服 3 片。1 个月为 1 个疗程,2个月后评定疗效。治疗组:予蒿芩清胆汤治疗。药物组成:青蒿 10 g,黄芩 10 g,竹茹 10 g,半夏 10 g,陈皮 6 g,生枳壳 20 g,赤茯苓 10 g,碧玉散(1 包)12 g。每日 1 剂, 水煎取汁 300 mL,早晚分服。l5 d 为 1 个疗程,2 个月后评定疗效。3服药期间, 忌辛辣食物,调畅情志。2.2 观察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

4、肝胃郁热证症状按无、+、+、+分别计 0、1、2 、3 分,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评定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显效;症状、体征改善为有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或加重为无效。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检查并分级。胃镜结果恢复正常为临床治愈;胃镜结果分级减少 2 级为显效;胃镜结果分级减少 l 级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2.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 xs 表示。计数资料用 2 检验;计量资料用 t 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 结果(见表 1表 3)表 1 2 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 (略)表 2 2 组患者胃镜疗

5、效比较(略) 表 3 治疗前后症状计分变化情况 2 组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44 讨论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主要是抗反流的防御功能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因子增强。目前,西医主要针对酸性反流物和肠胃蠕动减弱,使用制酸剂和促胃肠动力药,但用本类药物价格贵,具有一定不良反应, 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4。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学“泛酸” 、 “胃脘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胃,正如灵枢四时气所说:“食饮不下,膈塞不通, 邪在胃脘。 ”本病病机特点是气急上逆, 其病机与少阳枢机不利、木火反胃关系密切。胃主通降,以降为顺, 少阳枢机不利, 肝胆郁火反

6、胃或脾胃虚弱,湿热中阻, 导致中焦痞塞不通, 胃气上逆而发为本病。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肝气郁久化热则烦躁易怒,“木不疏土”则出现胸胁痞满、呕吐、吐酸、嘈杂、嗳气呃逆等症状。临床上,我们发现本病肝胃郁热之证的患者较多,在治疗上, 我们常以和法论治。和法为八法之一, 就是运用和解疏通的药物,祛除病邪,扶助正气, 调整机体,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和调的治疗方法。此法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正如医学心悟一书提出:“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 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 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 有兼攻和者, 和之义则一 ,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依据邪气的性质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

7、情况,将其分为和解少阳、疏肝和胃、调5和肝脾、调和肠胃及疏肝解郁、调和营卫。在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治疗上,我们常从和解少阳、调和肝胃入手,对肝胃郁热证,选用蒿芩清胆汤,和解少阳 ,清热和胃 ,降逆止呕。蒿芩清胆汤是清代名医余根初先生所创,见于重订通俗伤寒论, 是和解少阳之名方。该方主药青蒿在医林纂要药性中有”清血中湿热,治郁火不舒之证”记载;黄芩清透胆腑邪热;竹茹、半夏清热、降逆;枳壳、陈皮宽胸散结、和胃降逆;赤茯苓、碧玉散清利肝胆,导邪从小便而出。据现代药理学分析,本方可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 收缩加强,增加胃肠血流量, 促进胃排空及胃酸向肠道排泄,抑制胃酸逆流, 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本病的病因。

8、采用蒿芩清胆汤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在辨病的基础上,突出辨证 ,结果在各项症状计分及证候总积分改善、证候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参考文献】1 罗云坚.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1.2 Lundell LR, Dent J, Bennett JR, et a1. Endcopik of oesophagitis:clinical and functional correlates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LosAngeles classificationJ. Gut,1999,45(2):6172 180.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00103.4 吴凤皋. 左金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3,12(5):3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