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527319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彭银亭老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生前从事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八十余载,临床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其鉴证我国中药炮制发展兴衰近一世纪,为湖北省中药界的泰斗,本人有幸被他收为弟子,跟随他学习传统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通过多年的跟师学习,对老师的传统炮制经验进行总结,现将其部分药材传统炮制方法介绍如下: 1.山药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清水浸泡透,捞取,沥干水分,切斜片,放在铁折子上,置烘箱中烘八成干后,置撞筛中撞光,烘干。注:山药炮制要掌握水浸泡时间和季节气温,要浸泡透,浸泡时大小分档,避免浸泡时太过或不及;

2、山药在夏季气温高炮制时,润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发粘变红,并且切片后要及时干燥,以烘干品为佳,因烘干品起粉,撞去边角后,饮片好看,晒干品不起粉,饮片不如烘干品好看。 米炒山药将浸湿的大米均匀撒入锅中,用中火加热,另将山药摆在麻袋皮上,俟米冒浓烟时,将麻袋皮放在米上熏待山药变黄色时,轻轻抖动麻袋皮,使山药表面色泽变均匀黄色时,出锅,晾凉。每山药 10kg,用米 1.2kg。注:山药米炒时,大小分档,麻袋皮抖动用力适中,将山药均匀翻动,使其色泽一致,用麻袋隔锅米炒其炒制品色泽均匀精致美观,不焦糊。 22.爆薏苡仁 取净薏苡仁,用清水浸 2h,捞取,沥干水分,闷润12h,先将木甑或蒸笼垫上布,放入薏

3、苡仁隔水蒸上大汽12h,至透心,取出,在通风处凉至半干,将结陀块者用手搓散,晒干。另取油砂置锅中,用武火加热,至滑利易翻动时投入蒸薏苡仁,不断翻动,炒至膨胀鼓起,微黄色,气香,取出,筛去砂,晾凉。注:薏苡仁经清水浸泡蒸熟晒干再用油砂拌炒,成品松泡,气香色白漂亮,无焦斑,健脾胃作用佳。 3.白扁豆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至皮软时,捞取置冷水中浸泡,用搓板搓去皮,晒干,簸取种皮和仁,分别入药。将扁豆仁用开水泡 2min,捞取,在簸箕里摊开,吹去表面水分。取油砂置锅内,武火加热,炒至砂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扁豆仁拌炒,快速翻动,炒至扁豆起泡(俗称痱子嘴) ,颜色加深时,出锅,筛去砂,晾凉。该法制

4、成品为黄褐色,表面起泡,色泽均匀一致,质地酥脆焦香。 4.乳香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块者砸碎。另取谷壳过筛,洗净,晒干。将锅洗净,中火加热,投入净乳香不断翻炒,炒至冒烟,表面微熔,有油渗出时加入净谷壳拌炒,至乳香表面发亮时,出锅晾凉,搓碎,筛去谷壳。与清炒品比制成品松泡,发亮,好看,去油效果好,谷壳容易筛去,较其他加入面粉、茯苓碎末拌炒制成品颜色一致,松泡,辅料易于筛去。 5.狗脊: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将油砂置锅内,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狗脊片,不断翻炒,炒至表面微黑色,茸毛呈焦3褐色时,取出,筛去砂,撞去毛,未去净者,用刀刮净,清水洗净,加酒拌匀,闷润待酒吸尽后,置木甑中武火加热隔水蒸 46h ,至呈黑褐色时,取出晒干,将蒸锅中的液汁与药材拌匀,闷润吸透后再晒干。每 100kg 狗脊片加白酒 25kg,制成品表面黑褐色,精致好看,毛去干净,砂炒酒蒸后祛风湿、补肝肾作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