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527040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九龙坡区学八语文末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九龙坡区 2011-20122011-2012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新课标版人教新课标版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由于政府与叛军的武装冲突,缅甸上万难民向中国寻求庇(p)护。 B 在 Flash 图片制作中,经常要抠(ku)图。而抠图中,最难的是抠头发。 C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j)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 咸鸭蛋!” D 男女歌手们共同表演起来当地的情歌酬(chu)和,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 2下了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淳朴 熹薇 忧游自在 引经据典 B 门楣 招徕 肃然启敬 合辙押韵 C 家醅 豆蔻 孤陋寡闻 悄怆幽邃 D 瀚海 怄偻 山肴野蔌 觥稠交错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 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指望他那张嘴了。B 机灵的小蚂蚁,急忙操起双臂的浆,像水手一样,驾着枫叶的船,看风使舵,劈 波斩浪,向着未知的前方,勇敢的进击。 C 有些人做事没有原则,惯于看风使舵,看领导颜色行事。 D 如果我们三心二意,朝三暮四,看风使舵,跟时髦、赶潮流、闹追星,则几年几 十年过后,我们将一穷二

3、白,一事无成。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 分)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群众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但也出现了“重经济、弱文化” ,人 1文精神的塑造力度不够。当前,人们普遍往往崇尚科技的力量,重视经济发展,这是正 2确的选择。但是,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仰苍白、文化迷失、道德 失范、心灵空虚等亚文化现象。 其实,经济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发达的资讯也让人们看到了不少社会的弊 端。此时,一部分人会抱怨,甚至对我们发展的信念、目标产生疑惑,而看不到这些弊端 其实是改革不够彻底的结果。这种心态反应到文化上,就可能造就人们的迷茫。同时, 3文化领域出现了娱乐至上的一

4、种倾向, “80 后” “90 后”的年轻人,受到的优秀传统文化 4和革命经典教育不够,也急需“补课” 。 第一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第二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第三处搭配不当 应将 改为 第四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仿照下面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4 分) 我爱实际青葱、宁折不弯的翠竹,以为它死不毁节,凌云虚心;我爱亭亭玉立、不事 雕饰的荷花,因为它不染淤泥,香远益清;我爱 ,因为它 ;我爱 ,因为它 。 6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 (2 分)2A、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 20 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 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

5、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 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B、胡适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 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 世界。 D、 再塑生命作者是海伦凯勒,文章仅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7、阅读下列三则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 3 分) 材料一:2011 年 12 月 11 日上午,上海公交巴士六汽一辆 933 路公交车行驶至近中山北 路、广

6、中路交叉路口时,驾驶员谢文龙突发脑溢血。在昏迷前一瞬间,谢文龙踩下了刹车 并打方向盘将车辆停靠在隔离栏一侧。当时如果不是他紧急刹车,或错踩油门,车辆完全 可能像脱缰的野马冲上路中央或撞在高架下的水泥立柱上,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交通死亡 事故。正是他的临危一脚刹车让 20 多名乘客安然无恙。材料二:李泽勇,男,1966 年生,重庆市渝北人,家住重庆市沙区杨公桥,重庆公运出租车公司司机。2012 年 5 月 22 日,李泽勇下水搭救轻生女乘客周春燕,两人不幸都被漩涡卷走,下落不明。其遗体在 5 月 24 日于江北区鱼嘴镇附近长江水域被打捞上来。材料三:5 月 29 日中午,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

7、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在 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一块数公斤重的铁片击碎正在高速路上以每小时 90 公里行驶的大巴 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刺入他的腹部。吴斌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 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 24 名乘客安全离 开6 月 1 日凌晨,吴斌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 48 岁。网络及媒体称其为“最美的哥” 。我的探究结果是 。8、综合性学习(8 分) 美丽富饶的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祖国西南地区的一颗宝石。它土地辽阔,山 川壮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这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班级开展“开发家乡旅游资源

8、”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 1)制定调查计划。请你将调查中要开展的工作写在下面横线上。 (至少写出三项) (3 分), , 。 2)重庆的众多景点,请你向外地的朋友推荐一个 。 (2 分) 3)为该景点写一句广告词,吸引远方的客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 3 分)二、古文积累及阅读 (一)古文积累 9名句默写及古诗鉴赏(10 分,其中默写 7 分,鉴赏 3 分) 1)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的那样“ , ”永不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不应该该像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所写的那样“ , ”消极避让。3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

9、)沉舟侧畔千帆过, 。 5)古诗赏析 阅读古诗己亥杂诗 ,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 诗人复杂的感情。 B、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 态?(二)文言文阅读(15 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10、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4 分)负者歌于途 ( ) 杂然而前陈者 ( ) 觥筹交错 ( ) 而不知人之乐 ( )1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2、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 面, 你能感受到什么?(3 分)13

11、、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 示。 (4 分)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9 题(20 分)不沉的船4张海迪今天凌晨铁生走了,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史铁生是一 个不惧怕死亡的人!几十年,他一直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他真的是一个精神上的钢铁汉! 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铁生文学作品中的那份 更显珍贵,他从容地阅读了生命这本 大书,坚守着自己的文学立场。他的生命痛苦,灵魂却是那么纯净。他总是让我们那么感 动。现在他累了,要去休息了,我们不要打扰他想写很多,现在只有泪水我看见他向远处走了,没坐轮椅,他回头笑笑,挥挥 手

12、,依然那么淡定从容,铁生,请走好! 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 好像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 昨天刚出院。我就说好吧,那我就去看他。 “那史”是希米对铁生的爱称。今天在一些健康 者的脸上也已经不太容易看到希米这么开朗的笑容了,而她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笑得纯真 而快乐。可是她的重负是外人很难体验的,她是一个文学编辑,也做翻译,这是费心力的 工作,家里还有“那史”这样一个病人,他每周都要做几次肾透析。有的人在这样的重压 之下也许会愁眉不展,而希米却依然乐观豁达,因为她有自己的世界。读过她翻译和编辑 的书,

13、我知道她身上拥有一种哲学的力量。她的心灵与“那史”一样宁静而美丽,那是一 个很多人看不见的地方,那里绿草如茵,碧水潺潺,超越了世俗的一切尘埃,是宽广而辽 阔的天地与希米说着笑着,穿过门厅,来到卧室,我看到了“那史” ,他依然宽厚地微笑 着,就像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一样。他正倚着被子坐在那里。他跟我握手,那手有点 热,有点绵软。我让他躺下,他不干,非要坐着说话。与铁生聊天一点也不用拘谨,他的 话语就像他的模样朴实而亲切。他说:“你知道最近有媒体说我病危了,我这不又好了。 ” 我笑了说:“我知道你会好的,有一位女作家跟我说过,这叫沉船不破,破船不沉。经常 生病的人反而能抗过去呢!”铁生说:“海迪

14、你还是再呼吁一下安乐死吧。 ”我说:“天啊, 现在不行,因为牵扯的问题太复杂了!”这时我看到墙上的一个镜框,黑白照片上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都是七八 岁的样子。他们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他们手牵着手,表情天真又稚气。你猜猜他们是谁? 铁生问我。我说我看出来了!这正是他们童年的铁生和希米!PHOTOSHOP 把他们永远 连接在一起了,他们的手和心。铁生快乐地笑了,而我却忽然有点伤感,真希望他是健康 的,生活得长长久久,与那心爱的人。我想起去年来看铁生,他给我一本诗刊,里面有他 写的十首诗,其中有一首叫做希米,希米 。他写道:希米,希米,见到你就像见到家乡, 所有神情我都熟悉。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你来了白昼才看破藩篱这黑白照片凝固 着当下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让物质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褪去了颜色。铁生忍耐着许多男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他却像一泓深蓝的湖,轻轻荡漾着,没 有一丝涟漪,因为远离尘嚣,所以淡泊宁静,因为懂得生命,所以活得从容。在那个简朴 温馨的小屋里,我们聊了很久,临走的时候,我对希米说的还是一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