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6464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教学设计耿小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苏教版第四册教案设计苏教版第四册识字识字 2一、一、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词串,知道本课词串描写的是桂林的山水。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二、二、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2 个生字只识不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民族风情。 教育方面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中心内容,安排了 12 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展示了桂林山水的全貌。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潆洄,青山浮水、青峰倒映特别迷人。第二组词语生动的描绘了一幅富有民族情调的画面。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个著名的景点。与词语对应的是三幅小图: 形神兼备、奇上加奇的象鼻山。挺拔秀丽、奇峰俊美的骆驼峰,可爱的壮族孩子站在高大的榕树下唱着山歌的情景。第四组词语着重描绘了漓江的景色。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在撑着小小竹筏

3、,竹筏随着江水缓缓漂动。竹筏上,一只鸬鹚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青山、碧水、竹筏、鸬鹚、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 漓江,好似一条百里画廊,令人陶醉。四、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情境陶冶 2欣赏感悟 3随文识字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 (出示桂林山水风景图片)图片来源:http:/ 25B6%25FE%25CD%25ED%25D3%25CE&W800&H545&T8047&S70&TPjpg2让我们走进这画面,你看到了什么?(1)碧水:学生 A:漓江的水可真绿啊!学生 B:漓江的水像碧绿的宝石一样美丽。师:是啊!一起来读:碧水指导学生书写:碧(2)秀蜂师:山峰是什么

4、样的呢?生交流师:是啊,多么秀美啊!谁来读?指导写:峰(3)倒影师:看,这秀峰倒影在碧水中,又是另一番韵味,谁来说说?一起读:倒影指导学生书写:影3让我们一边看着画面一边读词语。(三)第二组词语教学1让我们继续出发去看看桂林的民族风情。2听,是谁的歌声如此动听?播放壮族人对歌视频:http:/ http:/ 骆驼 笔架 (出示画面)象鼻山 图片来源:http:/ 图片来源:http:/ 图片来源:http:/ 1&di11439480762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2F2010_12%2F101220162529244.jpg&fromURLhttp%3A%

5、2F%2F%2Fshow.aspx%3Fid%3D4778%26cid%3D11&W755&H516&T8195&S158&TPjpg3看看这些山峰,你能猜出它们的名字吗?4你最喜欢哪一座山峰,你来读一读它的名字!5.看着画面,一起读: 象鼻 骆驼 笔架 指导学生书写:骆驼、象鼻、架(五)第四组词语教学1我们的导游撑着竹筏来接我们了,看竹筏上还坐着鸬鹚,导游带领我们欣赏这百里画廊。2.(出示画面)图片来源:http:/ 1&di10141586874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s%2F100517%2F_121209523.jpg&fromURLhttp%3A%

6、2F%2F%2Fhtml%2Fguonalvyou%2Fhongwalvshu-bihailantian%2F201005%2F17-5475.html&W280&H213&T7407&S66&TPjpg3.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里,去享受这一份自然的纯真,谁愿意读读这组词语:竹筏、鸬鹚、画廊(六)回读课文今天,我们去了桂林旅游,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请你把这种喜欢读出来。多种形式读。(七)写话你喜欢桂林吗?请你用几句话把对桂林的喜爱写下来。六、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识字 2 是围绕“桂林山水”的一组词串,词串这么枯燥,景观离我们又这么的远,孩子们的想像力能抵达吗?孩子们是不是能体会到这么美的景色?孩子们并不能光通过词串感受到桂林的美。所以我在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的优势,利用图片、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桂林的美景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桂林山水在孩子们面前活了 起来。孩子们看到这些,非常激动,听了我的介绍,更是对桂林向往不已,我觉得本节课我使用网络资源是明智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江苏 学校: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姓名: 耿小娟 职称: 高级 电子邮箱: 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散文 100 余篇,中篇小说一部。作品散见扬子晚报 、 莫愁 、 教师报 、 意汇 、 读者文摘 (繁体版) 。获沭阳县小学语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品德与生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