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6460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三语文一轮复习七上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礼士中学 2012 届中考复习资料 整理时间:2012 年 5 月- 1 -七年级上册中考复习(文言文) 一、阅读郑人买履 ,完成文后问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 归 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1) _(2)_(3)_(4) _ (5)_(6)_(7)_ _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_ 宁信度,无自信也。 ” 译文:_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 二、阅读刻舟求剑 ,完成文后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 自自舟中坠于水,遽

2、 契其舟,曰:“是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 若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 _(2)_(3)_(4) _(5)_ 2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A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B 至之市,而忘操之。_C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 3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_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 三、 幼时记趣 ,1解释加点的词 明察秋毫( ) 或千或百果然鹤 ( ) 项为之强 ( ) 留蚊于素帐中 ( )盖一癞蛤蟆也( ) 鞭数十( )以土砾凸者为邱( ) 方出神( ) 2解释一词多义:之 时有物外之趣

3、( )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项为之强( ) 观 昂首观之( ) 作青云白鹤观( )以 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为 项为之强 ( ) 以虫蚁为兽( )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 ) 温故而知新( )其 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 )礼士中学 2012 届中考复习资料 整理时间:2012 年 5 月- 2 -3翻译下列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句:_。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句:_。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 _。4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答:_。 5.“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

4、。_ _ _ _ 四、阅读三峡 ,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略无阙处 ( ) ( ) 夏水襄陵( )良多趣味( )属 引凄异( ) ( ) 沿溯阻绝( ) 飞漱其间( ) 晴初霜旦( )隐天蔽日( ) 或王命急宣( ) 虽乘奔御风( ) ( ) 不以疾也( )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猿鸣三声泪沾裳(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_(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_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_4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的一句话是 5文中“或王命

5、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答:_ 5.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 1解释加点字。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悉为两段( ) 旬日子方皆尽( ) 2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两项是( ) ( )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 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 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 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 人皆伏其精练 3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 译文: _礼士中学 2012 届中考复习资料 整理时间:2012 年 5 月- 3 -六.阅读梵天寺木塔 ,完成文后问题。

6、1 梵天寺木塔选自_,作者_,_代科学家、政治家。 2解释带点的词。患其塔动( ) 未布瓦( )贻以金钗( )盖钉板上下弥束( )人皆伏其精练( )但逐层布板讫 ( ) 匠师如其言( ) 3分别指出“之”的含义。钱帅登之 ( )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便实钉之( )问塔动之因( ) 4解释句中文言虚词。于杭州梵天寺( )贻以金钗( )但逐层布板讫( ) 5翻译“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_ 。 七.阅读狼 ,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止有剩骨 ( ) 并驱如故 ( )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 )隧入以攻其后( ) 恐前后受其敌( )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

7、屠自后断其股(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2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_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_ 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_ 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其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屠乃奔倚其下 ( )以 以刀劈狼首 ( ) 投以骨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可以为师矣 ( )之 复投之 ( ) 两狼之并驱如故( )久之,目似瞑 ( ) 又数刀毙之 ( ) 4.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 3 个。_ 八.论语八则 ,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默而识之( )不耻下问( )不亦说乎( ) 不亦君子( )学而

8、不厌(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有师焉( ) 2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解释句子中“而”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礼士中学 2012 届中考复习资料 整理时间:2012 年 5 月- 4 -3翻译下列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_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_ _ 默写填空默写填空1江山代有才人出,_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9、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_,_”;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_,_,_ ”; 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_,_ ,_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_,_ ”。3 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_,_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 ,_ 。 ”4 赤壁中, “_ ,_”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_ ,_ ”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5东隅已逝,_ 差之毫厘,_ 6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_ ,_ ”;后两句“_ ,_”,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