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6460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 课(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年 级 五(1) 学 科 语文、品社、班队、信息周 次 姓 名 孙吉省 二O一一年义丰小学集体备课记录时 间2011.9.10地 点五(1)备课内容第二单元学 科语文年 级五主讲人孙吉省参加教师宋水琴 胥加祥 王其虎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四篇课文和习作二、练习二。其主题是“自然的奥秘”。后三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聆听动物的歌唱,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萌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通过朗读、背诵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学生规范化语言的积累。2、 在会分析

2、自然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分析意义段。3、 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的意思,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4、 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5、 养成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6、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7、 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教学措施及策略:1、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生动活泼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3、 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4、 图文结合,对照课文目标任务展开教学。作业设计:4课作业:与课堂同行1、2、3及书后第4题。5课作业:一、

3、热身房/二、抄写书后词语2遍/三、书后36课作业:书后2抄2遍/热身房/与课堂同行47课作业:书后3抄收遍/热身房/与课堂同行5练习二作业:抄写歇后语并填空/积累歇后语4条/诵读与积累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难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读题质疑。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2、请学生补全课题,在质疑。3 归纳学生问题4

4、 过度: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西安读书课文,扫除拦路虎活动一、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结合课文试着解决自己和同学提出的问题理解词语。交流:(1)检查读词语情况。出示卡片(指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洋溢 沃野 饱览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黄昏 绚丽(2)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解决难懂的词句,梳理问题。(3)指导读好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注意语速和声音的高低起伏)活动二 引导理清条理自由读诗歌,发现作者诗句的布局上有哪些特点?四、作业:1、写好钢笔字。2、完成练习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2、补全课题读课题质疑可能问题:1)绿色课本指什

5、么?2)“大自然”课本是什么样子的?3)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1 自学再合作互帮互学2交流初读指读 开火车读齐读词语分小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帮助正音讨论交流:1 开头以祖国的召唤起笔,结尾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2二三四是主体部分紧紧围绕“去呼吸大自然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来写)教后感: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6、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教具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活动一: 自学探究,理解课文。1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交流: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活动二:展示自学问题:A: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B: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C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2.点一生读题;师生交流: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A生举手

7、答说,他生评说,B指导朗读。 活动三 细读课文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1、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 交流: 绿色的大自然是那样美妙神奇,等着我们去呼吸那芬芳的空气、感受那清凉的绿阴,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节? 指名读,集体读。四 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总结写法: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反复。押韵。拟人手法。齐读课题1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2)交流第二题答案:A.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B.生思考、讨论;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

8、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D.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齐读第二部分1、读课文理解。1)(两个“去吧”是祖国深情的召唤。“芬芳”是香的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点题,指接触、认识大自然)2)感情朗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3)小结全文,感情朗读第1节和第6节:教后感: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重点难点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难点: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

9、内容、方式一、教学导入。 1、 同学们,平时你们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 2、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法布尔)谁了解他?用一、二句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活动一、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来的问题,扫除阅读障碍。自学生字,理解词语,读顺句子。 交流:1、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正音。莱 昂 鸟 栖 虫 居 蠕 虫 嗬鸟 栖 虫 居 甜滋滋 厉声 裤兜 中毒纺织娘 垃圾 蜗牛 小溪 纵横(2)释词。(讨论交流)2指名分自然段朗

10、读课文。3 梳理问题活动二、理清文章脉络。1引导: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2读后填上适当的序号。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四、课堂总结四 指导写字。一、2 学生简单交流对昆虫记及法布尔的了解3、围绕课题,展开质疑: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3、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中的哪些你已经能够解决了呢? 二1 按要求自学2 自学结果交流3分自然段读文,其余正音三 1 速度思考2 交流答案四 写字教后感:课题装满昆虫的衣

11、袋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3、 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重点难点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复习导入:活动一:引导学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1: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2: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吗?你能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全班交流:注意“着迷”“迷恋”“痴迷”,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活动二、课文通过哪几

12、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着迷、痴迷的? 4、 师引读过度:“1823年,12月22日小村子里”,让我们走近法布尔的家乡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读读第2、3自然段。1)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是呀,找了那么久,三天来吃尽苦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应该怎样读呢?)活动三:学习第七、八节1)父母都强烈反对法布尔捉昆虫,能想象出法布尔这时的心情吗,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2)这部分是父母对法布尔的责骂,自己读读,除了责骂,你还能从父母的话中读出些什么?还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感受到的? 师生讨论:指导读对话4)昆虫世界在法布尔的眼中十分美丽、奇妙。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

13、的人? 1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三 总结课文:二 自学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1讨论交流整理抓住重点句子: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2一看到小虫子,法布尔就(如痴如醉) 、(忘乎所以)了,他完全(沉浸)到昆虫的世界里了 )3快速地小声朗读课文,与同桌交流。 捉纺织娘,回家迟了 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4朗读第二、三自然段1)“一天傍晚,暮色法布尔不见了”2)学生:“三天前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3看图想象 齐读第三自然段1) 读“法布尔难过极了放进

14、了垃圾堆。想象”他和小甲虫分开时心情 2)关心,从父母的责骂中,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法布尔严厉中也有慈爱,你们看“撑破了裤兜”。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教后感:课题变色龙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具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2、尺

15、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3你想知道什么?活动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基础上, 扫清拦路虎:2自学生字,理解词句交流: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不懂的词句3)、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3 学生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活动二、细读第一部分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谈了解 2相机指导朗读交流第一部分内容四、写生字 1说动物的特异功能。 2观察变色龙的图片 课题质疑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16、自学生字,理解词句 2、交流自学结果 3、“(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1小组学习: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教后感:课题变色龙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重点难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以及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活动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活动二、细读课文 1、默读第二部分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交流后相机板书: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会变色 活动三、引导小组学

17、习: 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小结: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活动三、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检测反馈四、课外作业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1、默读思画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 会变色 3、小组学习: 用“名副其实”造句。 4、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

18、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接受反馈1)课文按 的顺序,先写我们 ,再写我们 ,然后写我们 。2)()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变色龙指手画脚,它()一动不动。3)()变色龙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它能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教后感:课题金蝉脱壳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教师

19、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说说对课题了解的理解。 2 你想知道什么活动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了解: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2、同时扫清拦路虎:自学生字,理解词句。 师生交流:1)出示生字词2)名逐自然段朗读,相机引导理解词句。活动二、引导速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层次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指名朗读。 说说你的理解。 3、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2、选择正确的

20、读音1齐读课题。说说对课题了解:“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理解: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2 题目质疑1)认读生字词2)逐自然段朗读,理解不懂的词句3、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1、读第1-2自然段。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2读并理解朗读。 说说理解。 3齐读第1-2自然段。教后感:课题金蝉脱壳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

21、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复习导入 1、听写字词2、交流蝉的资料。 活动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交流后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按背头脚尾的顺序

22、,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检测反馈 五、作业小练笔:课下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一 、复习导入 1、听写字词2、交流蝉的资料。 1 读思,交流: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

23、(5) 2、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1)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1、默读思考2、朗读。 3、总结写法教后感:课题练习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重点难点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活动一、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了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2)把课前收集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师:引导体会歇后语的特点。 活动二、(1)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

24、了解它们的意思。 (2)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3)要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师生交流(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活动三、1、指导学生熟读基础上成诵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1) (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学生讲歇后

25、语小故事,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 (3)特点: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学生交流。1)说歇后语2)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教后感:课题练习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重点难点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活动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

26、)指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哪儿? (3)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2、指导练习。 1)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2)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活动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细心观察(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教师及时指导练习。 1)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

27、一步纠正。 1)明确要求2)知道出处:装满昆虫的衣袋。 3)观察书写格式和距离找规律4)重点写好“雕、塞”2练习。 1)练习描红。 2)仿写。 3反馈。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2、观察并练习。 1)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仿写3练习。 (1)学生临摹,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教后感:课题练习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难点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能够连贯表达意思。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28、活动一、指导审题。 (1)指导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的漫画。 (2)教师指导明确要求2、指导。 (1)让学生认真看图并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它们取名:晓鸣、小强、小静) (2)组织讨论:已有的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3)指导学生小结出图意。 (4)组织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第二幅图应该是个什么内容?(晓鸣拍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3、练习。 1)教师以鼓励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象。2)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3)让学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图补充进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给同学们听。1、审题。 1)

29、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的漫画。(2)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观察并理解图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图的情景;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21)看图思考取名字2)讨论小结 3)小结出图意。(4)学生讨论交流命名:(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晓鸣拍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象。 (2)让学生互相评说各自的想象, 3)补充想象的第二幅图并将给同学们听教后感:课题习 作 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重点难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

30、、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1谈话激情。(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2)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2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3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1画一画。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2师生归纳。(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

31、戏、活动、休息等习性。(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4小组交流。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说一说。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教后感:课题习 作 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重点难点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教具准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二、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1小组评改。2班级交流。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3提出修改意见。4学生修改。学生写作小组互评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