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6305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第三章 国际分工(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国际分工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 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 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 *1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 国际商品交换,也就没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 工的发展而发展。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际贸易的 深度、广度和方式,也决定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内容。反之,国际贸易又是国际分工的实现手段和途径,国 际贸易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

2、工与国际贸易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 因果的关系。 Date2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 年代)这个时期国际分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 基础(1)大机器工业要求有不断扩大的国外销售市场。 Date3(2)大机器工业要求有国外的原料来源。 (3)大机器工业为建造远洋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工 具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 (4)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建立,欧洲殖民强国通过比较 温和的和平方式,靠着大机器工业的优势,以工业品的低 廉价格和低廉运费作为征服国外市

3、场的武器。2、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3、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Date4(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 战)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是:1、亚、非、拉美国家变为畸型的片面的单一经济。 2、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扩大到一组发达国家。3、生产和消费变成了世界性。Date5第二节 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 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各国间产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第一,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产品专业化分工;第二,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第三,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得到发展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分工加强 Date65、从垂直型

4、的分工向水平型的分工发展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 国际分工主要有三种类型类型 :1垂直型国际分工 (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 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 2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Date73、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

5、abor) 这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六、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七、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加了国际分工的进程 Date8第三节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深度和广 度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Date9(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三)经济贸易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 发展 (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Date10第四节 国际分工理论一、 绝对优势说 (绝对成本说、地域分工说、

6、绝对利益论) 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年),英国人 ,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776年发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 国富论。1、 绝对优势说的主要论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因:第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第二、分工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第三、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Date11(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分工前 酒(1单位) 毛呢(1单位)英国 120人/年 70人/年葡萄牙 80人/年 110人/年英国生产毛呢处于绝对优势,葡萄牙生产酒处于绝对优势 。 假定1单位毛呢交换1单位酒交换后 酒 毛呢英

7、国 1单位 1.71单位葡萄牙 1.375单位 1单位 Date12(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 条件 2、 绝对优势说简评(1)斯密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的 绝对利益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2)斯密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加国际 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至今仍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 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 (4)绝对优势论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而只说 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 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 Date13二、 比较优势说(比较成本说 比较利益

8、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是著 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其主要代表作是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 1、 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假定前提 (1)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2)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 Date14(3)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之间则完 全缺乏流动性; (4)没有运输费用; (5)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可自由 进出市场,从不占优势的行业自由地进入具有优势的行业 ;(6)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7)不存在技术变化; (8)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 (9)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

9、素;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每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投人维持不变; Date152、 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分工前 酒(1单位) 毛呢(1单位)英 国 120人/年 100人/年葡萄牙 80人/年 90人/年劳动成本英是葡的 (150%) (110%) 劳动成本葡是英的 (67%) (90%) 假定1单位毛呢交换1单位酒 交换后 酒 毛呢英 国 1单位 1.2单位葡萄牙 1.125单位 1单位 Date163、 比较优势说简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具有合理的和科学的成分和历 史的进步意义: 第一,比较优势说比绝对优势说更全面、更深刻地为 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 国际贸易理

10、论的一大基石。 第二,比较优势说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Date17但是,比较优势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李嘉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永恒的世界 ,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李嘉图把他的比较优势说建 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基础上,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 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贸易各国获得的利 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 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 第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仅考虑狭义的利益,即经 济利益,而忽视广义利益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第三,比较优势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 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第四,比较优势说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

11、基础,但就整 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 Date18三、生产要素禀赋说赫克歇尔 (Eil Filip Heckscher 18791952) 俄 林 (Bel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 俄林的代表著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 ()赫一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些假定1、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生产诸要素是完全自由 流动的;但在区域和国家之间,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2、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Date193、假定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衡的,出口足以支 付进口; 4、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单位生产成 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

12、规模经济的利益;5、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 6、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 Date20(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1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1)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 (2)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Date21(3)不同的成本比例 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的 第二个原因。美国 英国 单位:美元小 麦 单 位 成本 1 3纺织品单位成本 2 1Date22(4)相同的成本比例 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 美国 英国 单位:美元小 麦 单 位 成本 1 2纺织品单位成本 2 4(5)生产

13、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 (6)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求比例 Date232要素价格均等说 (三)生产要素禀赋论理论简评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国际分工的格局, 而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分析比较优势的来源,应该 说,在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方面,俄林的生产 要素禀赋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深入,更加全 面;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的分析, 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异(劳动),而直接比较 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异,应该说,得出的结 论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更加接近实际; Date24第三,俄林把国家之间的分工扩大到地区之间的分工 ,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14、 第四,这一理论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的进出 口贸易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这就为各国依据生产要素的情 况,合理使用和分配本国资源,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率,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依据; 第五,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某些前提条件是 不符合实际的; 第六,赫俄模型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符合实际,没有 能够完全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客观运动规律。 Date25四、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 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 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Date262人力资本说美国经济学家凯南等人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这 种不同质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 熟练程度所决定,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对劳 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即决定智力开支 的投资。 凯南认为,国际贸易中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该包 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而这种无形资本是人力资本。如 果把美国出口的商品中的有形资本与人力资本这种无形资 本相加的话,那么,美国出口的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Date273、技术差距说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等认为,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