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5772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信息的发展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人类类的信息的信息传递发传递发展展远远古古时时代代在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那时除了刻一些简单的符号外,结绳记事是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如果是大事情,就打个大大的结;如果是小事情,就打小的结。不同数量的结也代表不同的意思。现代人已经无法考证这些结绳的含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古代古代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信息传递就已见有记载。 乘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

2、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文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从此通信也就开始了。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汉时期,就已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以骏马每小时奔跑 15 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在当时这已经很快了。 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

3、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 30 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 1639 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 6 驿即 180 里,再快要日行 300 里,最快要求日驰 500 里;步行人员日行 50 里;逆水行船时,河行 40 里,江行 50 里,其它 60 里;顺水时一律规定 100 到 150 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

4、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 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 500 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孔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

5、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就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除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钟声、鼓声、号声等也是古代信息传递比较常用的方法。战争时,鼓声代表前进,鸣金表示收兵;寺院里,钟声代表起床吃饭、重大事件的集合等等。烽火台 在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 2700 多年前,中国周朝时

6、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信鸽和信猴为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飞飞鸽传书大家很熟悉 ,科学家们明确证明了鸽子具有磁性感知能力,所以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高。古时的人们不懂这么多,但能利用鸟类本身会认回家之路的习性,训练好后就可以把信件栓在鸽子的腿上传递信息了。不过鸟类毕竟是鸟类,这种传递的准确度有多高,实在无法考证。信鸽从古至今,

7、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邮局的出现 一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递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

8、的距离,负责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传递制度。 公元前 31 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从而使纸卷越来越长。例如,传送圣维落尔修道院院长死讯的纸卷长达 9.5 米,宽 0.25 米。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 年),是清代上海地区

9、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同阶段。他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 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区大清邮政 机构的前身。1900 年底,周村大清邮局开办。1902 年,博山二等大清邮局设立,附 设八陡、西冶街 2 处代办所,并设信柜 5 处,有村镇信差 2 人,另有通沂水、王庄信差 2 人 ,通莱芜、泰安信差 4 人。1904 年,临淄西关广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办处。翌年 ,桓台设三等邮局,张店、索镇设分局。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设在原张店街里东四街,为商家 代

10、办,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时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镇、张店等局隶属济南总局, 博山、临淄、金岭、淄河等局隶属青州总局。以后,“大清邮局”改称“中华邮局”。邮局内部设邮务员、邮务佐、邮差、局役 四级。原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迁至南北街。 1919 年 1 月,临淄中华邮局在临淄城建立,始为三等邮局,翌年 10 月升为二等邮局, 乡间设辛店、淄河店、孙娄店、西古城 4 处分柜。1920 年 8 月设立桓台县邮局(三等局 )、张店邮局(三等局,后升为二等)、周村邮局(二等局)、博山邮局(二等局)。桓台 县邮局在北石桥、曹村扒头桥设信柜,属商家代办。 19211921 年,博山邮局增设村镇巡外邮差 2

11、人,分南北 2 路,3 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庄均设信柜。 1924 年,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级局,租用民房 3 间,经营汇票、保价信、平信。南 定亦设邮政局。 1926 年,张店邮局迁至原张店二马路(今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福 胜里、卫固设置信箱,马尚、卫固分别设立邮寄代办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直到 1948 年 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即被战时邮局接收。 古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5快马传书。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

12、信封。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8 钟鼓、烽火、狼烟、烽火台、驿站、旗语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近代近代最早的信封 在在信封诞生之前,为了保守信件秘密,人们颇伤脑筋。古希腊人为了寄信,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净,在头皮上写信,等头发长好,再将信寄出。收信人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就可读到信的内容。公元前 10 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以制好的粘土板作信纸,刻上信的内容,然后装进陶器烧好,收信人必须打破陶器才能得知信的内容。 中中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常见的书信是木牍。木牍一般长 1 尺约 0.33 米,故也叫尺牍。信封用木板制成,呈鲤鱼形,一底一盖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上

13、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板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中中国火漆传入欧洲后,封漆成为通信保密的法宝。1820 年,英国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不少小姐和女士热衷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人知道,于是设计了一批信封。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1844 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风行全球。最早的一便士邮票 在在比绍普发明带日期邮戳之前的 1365 年,法国巴黎市邮政局为了对付日益增多的因拒付邮费而积压的信件,受邮戳的启发,印行了一种特制的小纸片。纸片上没有图案,只印有字样。这种

14、印有邮资已付戳记的小纸片,便是最早的邮票。 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在 1834 年印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而实施是在 1838 年英国的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改革邮政之后。希尔规定全国邮资标准一律按半盎司收一便士,并发行了一便士的邮票。 信箱 16501650 年前后,巴黎已有邮局,负责与外省和外国的通信邮务,而巴黎市内的居民之间却无法进行通信联系。为此在 1653 年,法国人德维莱耶第一次把一些用来放信的箱子挂在主要街道拐角处的墙壁上作为信箱,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市内居住的居民只要把已付邮费的票据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就近把信投入信箱,邮局的职员每日三次开箱收取。 1692 年,巴黎共有 6 个这样的

15、信箱,1723 年有 7 个,1740 年有 12 个,到了 1780 年已经增加到 500 多个。 打孔的邮票18471847 年,英国人亨利亚瑟发明了第一台邮票分剪设备。最初,这台设备只能裁剪邮票。一年后,发明人对这种机器进行了改进,制造出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机。1854 年,第一枚齿孔邮票穿孔机诞生了。 明信片 1861 年,美国的约翰查尔顿在费城发明了明信片。之后,一个名叫哈里李普曼的商人对明信片的设计加进了装饰,进行公开发行并申请了专利。预付邮资明信片不用再贴邮票。这种明信片是由奥地利维也纳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首先发明的。1869 年 10 月1 日,预付邮资明信片首次在世

16、界上发行,其表面为淡黄色,上附一张面值 2 克莱泽的邮票。明信片可以对亲属、友人等表示问候、祝贺、抱歉等等,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还在大量使用,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装饰越来越具有艺术性,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如生日贺卡、学生贺卡、结婚贺卡等等。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邮政的专用颜色 世界各国邮政的专用颜色是按照本国的传统和习惯设定的。如英国用红色,美国用灰色,中国用绿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 1949 年 12 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曾讨论了邮政专用颜色问题,认为绿色象征了和平、青春和繁荣,所以作出决议,规定人民邮政采用绿色为专用色。 国际邮件是怎样邮递的 世界各地大小邮局约 654000 家,国际邮件每天达 10 亿份。世界邮政联盟 169 个会员国的数百万名邮务人员在为送信工作服务。那么国际邮件是如何传递的呢?例如一个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皮斯里弗工作的人,星期一写信给住在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朋友。邮差当天下午收集好邮件送到镇上的邮局。邮务人员把本地邮件跟寄往加拿大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