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5676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进入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财富被少数资本家占有,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 费能力的增长; 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资本家被虚假繁荣所迷惑,为眼前的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 产,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各种矛盾,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使各种矛盾激化,最后总爆发(注意:具体原因实际上再现了 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用下的经

2、济危机到来的具体过程)。例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 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例题: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例题: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危机。下列 危机的表现中不包括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B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的市场虚假繁荣 C.人民相对贫困和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供需矛盾尖锐 D 股票投机,哄抬股价,使金融市场极不稳定爆

3、发标志: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 表现: 银行纷纷倒闭; 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于破产; 扩展: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极大影响,因此,危机很 快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演变成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特点:来势特别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 特别大。 影响: 首先,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 广大人民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其次,加剧了

4、世界局势的紧张: 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矛盾和 摩擦日趋尖锐; 各国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 的反抗; 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30年代大危机得出的启示: (1)危机与繁荣相关,居安思危。 (2)国际经济关系协调极为重要,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3)危机具有两重性:一是表明资本主义末日加速来临; 二是迫使政府改革调整的信号。例题: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没有 A、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制度 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使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激化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战争的危险 例题:20世

5、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对世界局势所产生的深远影 响有: ( ) 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 各国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加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 趋尖锐 各国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 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A. B. C. D. 例题: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的最大特点是 ( )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措施一般分四类: (1)美国一类:采用罗斯福新政(19331939)强化国 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2)英法一类:英国实行

6、保护关税,协调帝国内部关系 ,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帝国特惠制;法国调整劳资 关系,改革税收制度等。 (3)北欧国家一类:普遍出现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的 政府,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实行保障就 业,调整扩大社会保险,多种合作。 (4)德意日一类: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 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1、美国的罗斯榴新政(1)背景:经济危机日益严重;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强烈;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 得选民支持,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2)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 对资本主义生产

7、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 ,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也不 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是美 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多也只能说是一 次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对工业生产进行全方位干 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 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 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项目具体内容

8、具体作用金融整顿金融 体系整顿银行,实行 美元贬值恢复银行信用, 刺激出口工业加强对工 业的计划 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 (规定生产规模 、价格、工资、 工作时数)防止盲目竞争引 起生产过剩农业调整农业 政策奖励农民调整生 产结构,稳定价格,改善 农业生产环境社会福利“以工代 赈” 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 消费和生产,( 拉动内需),稳 定社会秩序(5)评价: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 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它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 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 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 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9、不可能从根本 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表现在: 减轻了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 资本主义统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 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 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 和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 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纳

10、,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 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背景:德国保存有大量的封建残余;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沉重 ,德国政府软弱无能;德国统治阶级倾向建立一个独裁政府,对 内镇压群众运动,对外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夺取势力范围和 世界霸权;希特勒和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大旗号作 欺骗宣传,换取了广泛的支持,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 过程:1932年夏,纳粹党通过国会选举,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 党。1933年初,希特勒组阁,建立独裁政府。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德国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法西斯德国的内外政策: 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打击共产党, 19

11、34年,希特勒独揽党 、政、军大权,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 种族灭绝政策; 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思想和教育领域:进行严密控制; 对外关系:积极为侵略扩张作准备,1933年退出国联,1935年 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背景:日本国内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 性;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十分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大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倾向建立法西斯专政;日 本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 特点: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特点是以军部为核心,一步 步加强自己的势力,最后建立法西斯专

12、政。 过程: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 东北;1936年2月,一批法西斯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 这次兵变虽然没有成功,但加强了军部左右政局的势力;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了法西斯 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对内加强专制统治,禁止工人罢 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 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 战争。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相同点: 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 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 ,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

13、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 ,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 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 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 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 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不同点: 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 法西斯专政。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 ,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使势力大增。然后通过 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 依靠法西斯党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权后,立即建

14、立法西斯专政, 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 法西斯分子通过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以及对外 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 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故日本法西斯专 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日本法西斯从 一开始就暴露出赤裸裸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如1927年田中 义一上台,即制造“皇姑屯事件”,妄图占领中国东北。接着 ,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日本分离满蒙、侵略中国、 称霸东亚的方针。而广田宏毅内阁通过的基本国策纲要则 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导致美国与德日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 第一,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没有封建包袱,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制度比较完善,德日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均保留了 大量的封建残余,缺少深厚的民主传统基础。 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 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则 是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而美国则是最大受益者,所以,在 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中,美国是要维护它,德日则要破坏它。 第三,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过改 革缓解危机的基础,德国经济发展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大,日 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