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5595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 李百艳几千年的母语,上百年的课程,近几十年来几番变幻,改革之路走得异常曲折。站在一个语文教学实践者的角度,笔者最深的体会是:语文教学似乎怎么改革都有点道理,又似乎怎么改革都缺点东西。语文何以至此,原因何在?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实在是太特殊了。夏丏尊先生在国文科的学力检验一文中谈到“国文为中学科目中最重的一科,也是最笼统的一科。因为文字原是一切学问的工具,而一国的文字又有关于一国的全文化,所以重要;因为内容包含太广泛,差不多包括文化及生活的全体,教学上苦于无一定的法则可以遵循,所以笼统。”夏先生也曾指出

2、,“国文”两字是无止境的。面对这样“笼统的”、“无止境”的语文,“缺点东西”本无可厚非,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的是不能缺什么?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要回到母语的本质这个原点来思考。母语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工具;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用这个工具来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建构自己的生存空间,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一、立足于语言文字,拓展儿童的精神边界一、立足于语言文字,拓展儿童的精神边界 语文教什么?过去,很多人认为是教教材、教课文。教课文就要理解课文内容,但这只是一个基础,不是目的,在此基础上去揣摩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

3、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材是若干篇课文的有机组合,但是其中有很多偶然的成分。某个单元也可换成另外一个单元,某篇课文也可被若干篇课文所替换。因此,正如叶圣陶先生讲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例子,语言文字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于语言文字并非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淡化语文的“人文性”,而是强调“两性”的水乳交融。教语言,不是教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汉语知识,而是在阅读、写作、交际、综合活动中激活语言,让学生掌握动态的、鲜活的、关联的、传递人类精神魅力的语言。学好了语言文字,就像拿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不但能打开现实世界的大门,还能够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正如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所言:“可以

4、说,2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番新天地!语文教育中常常要替换一个语词,调整一个句序,说透了,实际就是精神动作-精神替换、精神调整!”立足于语言文字,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汉语之美,逐步学会用优美精妙的汉语表达自我。鲁迅先生认为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这是中国人自己眼中的汉语,声情并茂,赏心悦目。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深情地赞美过:“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是外国人眼中的汉语,形象美丽,意蕴悠远。汉字由字而词、由词而

5、句、由句而篇的无限的组合,美妙的修辞,恰切的运用,富有情味的表达,蕴藏着无尽的智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学生对汉语魅力、汉语智慧的感受力、理解力、运用能力越强,他的眼界与心界就会放得越开、精神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广度与深度,生命质量就会越高。二、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儿童的精神根基二、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儿童的精神根基于漪老师在一次报告中谈到:“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根,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积淀着一种民族的韧性,民族的精神,乃至民族的思维方式”。教语文就是承古融今地传承民族文化,培植儿童的精神根基。根深方能叶茂,一个人的精神之树长得健硕与否,要看民族精神之根扎得深不深。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学面临很

6、大的困境,英语强势,古典弱势,动漫风行,网游发烧,新异思潮席卷而来,很多传统观念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被冲击得四分五裂。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儿童的精神根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操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信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情3义一篇篇传世之作,一

7、句句惊人之语,一旦被儿童所理解,所认同,就将成为他们的精神根基,赋予他们真正的、永恒的中国国籍。除了上述显性的民族精神教育教材之外,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百花园,去聆听先民在诗经里的歌唱,去观赏气象万千的唐诗王国和宋词世界,体会小小对联中凝结的古代文人的雅趣与智慧,感受每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歇后语背后的中国式的幽默,品味诗人们在现代诗中的自由的心灵歌吟,通过演讲、辩论、朗诵、表演等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不断加深对“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的体认,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是一种隐性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其润物细无声,方能育人见真功。三、立足于语文生活,丰富儿童的精神体

8、验三、立足于语文生活,丰富儿童的精神体验 语文是人类生活的集中反映,而人类生活也因为有了语文才得以发展与提升。没有了语文,人们将生活在无边的幽暗之中,生命也将变得虚无与苍白。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就是生活本身”。因此,语文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转化成生活方式才能更加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李海林教授曾经就语文生活化提出这样的观点:“不是把学生抛入生活,也不是把生活引入课堂,而是把读文本的学习行为转化成一种生活行为,换一句话说,读文本就是生活,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除了读之外,听、说、写以及其他种种语文学习方式也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怎样才能把学习方式转化成生活方式

9、呢?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文本中的生活是别人写在纸上的人生行旅,静静的文字中裹着一个情感荡漾、思想澎湃、充满哲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语文生活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走进这个世界,与文本中一个个真实的生命相遇相知,去触摸他们的语言,倾听他们的心声,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他们的情思与怀抱,不知不觉地唤醒自己的人格与心灵,潜移默化地“学会以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成长体验,而这种种表达本身也将成为其生命体验的一部分。”体验越真切,表达得越精彩,把表达的内容连缀起来,就是学生的一部生4活史、成长史和精神发育史。四、立足于个体认知,激励儿童的精神独立四、立足于

10、个体认知,激励儿童的精神独立独立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主流,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激励儿童少一点精神依附、精神跟从,多一点精神独立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一个精神独立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够积极地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坚持自己的立场。一个人的精神独立程度原本是一个与日俱增的过程,然而,在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并不是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积极,反而是渐渐学会了人云亦云或是不言不语,课堂里,大写的人、鲜活的生命、独特的个体是难得一见的风景,有些学生虽然身体在成长,但精神却在萎缩。问题在哪里?笔者在广泛观察了一些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应对方式之后,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中心目

11、中缺乏学生个体的意识,提一个问题,发出一个指令常常是针对所有学生发出的。正如日本的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讲到的:“学生不过是作为集团而进入教师的意识的”。教师对对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关注远远不够。学习过程中某个个体难解的困惑、刚刚萌芽的模糊想法,一瞬间的内心顿悟,难以言表的感动常常在老师“想当然”的思维轨迹之中被忽略不计。久而久之,学生的趋同思维、从众心理越来越强,想法越来越少、越来越不重要,声音越来越稀,越来越轻微,当然,语文课堂也就越来越缺乏魅力。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微妙的个人差异的洞察与尊重程度,对学生认知的思维轨迹和思考内容敏锐捕捉的程度,教师进入到学生个体认知

12、世界的深入程度和细腻程度,不仅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富有魅力地展开,更决定着每个个体生命体验的丰富程度,精神独立程度。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借助语言来建构生命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的一个特质,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着眼点。聚焦于这个着眼点,在“笼统的”“无止境”的语文中立足于语言文字,立足于民族精神,立足于语文生活,立足于个体认知,让学生不断获得属于自己的语言智慧和生命智慧,运用智慧把人类的公共精神遗产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财富,使自己的语文生活越5来越充实,生命体验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越来越富有,人生底色越来越亮丽,一步步远离狭隘与平庸,走向广阔而优雅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改革,即便缺一点无关紧要的东西,终究会远离歧路亡羊的迷途,走向育人的正路。参考文献: 张圣华主编夏丏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6 月) 韩军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精神教育(语文学习2000 年 6 期 ) 李海林生活化与语文化-评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案(教师之友2005 年第 1 期) 李政涛让学生享受汉语-兼论“新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语文学习2006 年第 5 期)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