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25562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随笔与新时期思想散文姓名:刘彩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黄发有20060509原刨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到季! 医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

2、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舷导师签名:妞日期:互丝色厶乒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本文以创刊于1 9 7 9 年6 月的 的天地) ,随笔) 第二集,第5 贝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诸子百家的文章中,随笔花了很大的篇幅刊登榕荫杂记蜗庐漫笔文史小语等读书笔记,这些笔记每组包括十几则乃至几十则小短文,都是作者某一个时期的读i 所得,内容涉猎广泛,刊登时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笔记特色后来更请来黄药眠、王西彦两位老作家助兴,前者创作了一系列铿锵的短句,分别以工四楼短句论自然杂感

3、集的标题在刊物上连载,这些短句都是关于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思索,清新活泼,精辟幽默,有警世意味;王西彦读高尔基、契诃夫等苏俄作家的小说,由异国的苦难联系到自己的幼年生活和本国人民的遭际,颇有感触,专栏即命之为书和生活。此外,随笔不吝篇幅,开设。古笔记丛翠”一栏,请吕叔湘选注世说新语) 国史补) 梦溪笔谈鸡肋编等历代笔记文学,让今人也瞻仰古代笔记的风采以上专栏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刊出,不仅为作者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空间,容许作者就某一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思索和探讨,同时也显示了刊物编者慷慨的勇气。还应该郑重提及的是高行健这位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8 0 年代初曾以其作品的先锋性备受大陆文坛争议与

4、关注,而随笔从1 9 8 0 年第十集开始,一直到1 9 8 3 年,陆续刊登了他的众多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家详细探讨了现代小说与戏剧创作中的技巧和手段,对研究和解读他的作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显示了随笔传播知识“不拘一格”的宗旨。正文之外,随笔的“补白”也饶有特色在某些篇章的下首,有择自鲁迅先生文集的短小语录,有关于世界名人的轶闻趣事;既可以谈 征文评奖活动告读者 ,随笔) 1 9 8 3 年第三期 参见r 改革的火花”应符名录 随笔 1 9 8 4 年第一期 见随笔1 9 8 5 年第一期。开篇短诰”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祖国各地的现状,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值得深思的教训。可以对大都

5、会发感慨,如北京啊,你真挤( 1 9 8 9 年第五期) ,也可以写r 贫民窟”的男人和女人( 1 9 8 8年第二期) ,既有写象牙塔中的知识分了的甲骨文博士受骗记( 1 9 8 9 年第六期) ,也有写街头平民的馄饨天使( 1 9 8 9 年第六期) 。这些篇章不复往日的单纯,平添了苦涩和无奈。除了波澜壮阔的宏观经济乍活,编者也将视野投注于微观世界,锁定特殊对象。1 9 8 6 年第二期新辟了“家庭小照”栏目,如编者所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国,“每个人对家都有至深的感受”o ,该栏目即着眼于家庭伦理,专门刊发探讨父母了女的关系问题的散文。另一新栏目“粉笔生涯”,顾

6、名思义,关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人民教师这一职业进行透视。第二个走向是做好文史杂志的本分,将丛刊时代的传统发扬光大。编者保留了先前几个能表现刊物特色的常设栏目,它们分工不同,各有侧重,但都是有生命力的栏目。如“生活之歌”,刊发思想清新、生活气息浓郁的随笔,1 9 8 4 年起,易名为。生活之波”,内涵更丰富;“往事漫忆”,顾名思义,刊发回忆性质的散文;“文苑手记”,则是对文坛中人与事的记述。先前的“补白”则分身有术,进一步细化为“浪花集”“语丝集”“拾锦集”“轶闻录”四个部分,所刊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只是进行了归类。后来,又增设了“编读桥”,专发读者对杂志中所发文章的勘误。随笔还陆续开列其他

7、新栏且,为了论证更有说服力,我们不避繁琐,在此一一细数。1 9 8 4 年第一期新辟“管窥小集”,意在从小素材中见识深刻的命题;第二期新辟“人物速写”栏目,刊发记人散文,该栏目后被“情思肖像”取代,专发。当代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人物随笔”o ;第四期肇始的“多识篇”,取意古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为读者增长见识1 9 8 5 年第三期栏目家族再添新成员,“心灵回音壁”欢迎撰写人际关系、特别是富含伦理色彩的随笔;。云外青鸟”刊登与别国文化交流的文章,但是由于与早就存在的“窗口”栏内容上有相近之处,故比较短命,只登了两期就被后者兼并;同年第四期开辟的“美神的足迹”一栏,为与当代美学、审美情趣有关

8、的随笔提供园地。此外,还有“智慧星座”。人生调色板”。微观情感”“八哥行吟”“盛世危言”等栏目,他们存在的时间有长有见随笔 1 9 8 6 年第_ 期“开篇褥语” 见随笔 1 9 8 6 年第叫期。开篇衙沿” 见髓笔 1 9 8 5 年第二期。开篇短语一1 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短,都是编者对办刊的有益尝试。为了办好刊物,编者还做了其他努力。刊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创刊的,又适逢在十二大之后扩大发行,“既是应运而生,还要应运而长,长得更好”o 。为此,秉承“笔记文学零谈”的优良作风,1 9 8 3 年l 一4 期请了许多作家作“随笔笔谈”。编者开诚布公,征求作家的意见,作家们也从各自的角度

9、谈论“随笔”这一文体。林林撰文关于随笔的随笔,认为随笔关乎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知识和语言技巧,随笔作者要有。从鹿角割取鹿茸”的素养;秦牧认为随笔应该以思想取胜,因其。短小”更要“精悍”,写作时要细致认真:廖沫沙和黄秋耘见解相近,都认为随笔可以。大题小做”,“因小见大”徐开垒和朱彤则以具体作家为例,前者由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谈到写随笔要率真和坦诚,后者由巴金的随想录谈随笔的风格既可以朴素深情,又可以锋利尖锐。姜德明在随笔零想中则论述了小品文传统的中断与接续问题;随笔与文艺评论的作者吴泰昌提醒作家们关注文艺评论式随笔的写作。这些都是作者、读者与编者之间的可贵沟通与真诚互动。1 9 8 6 年2 5

10、期的“散文絮话”及后来的“散文求索录”都是出于相同的意图,为了期刊和散文这一文体的发展,请作家们就当前的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年第六期还附录了 1 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十一期) 、春暖鸟归( 1 9 8 5 年第五期) 、蟋蟀国的 ( 1 9 8 5 年第六期) 、回头不见来时路( 1 9 8 8 年第四期) 等文章,作者在这些文章中不止一次地回望过去,感叹文革十年光阴中个人生命的虚度以及人们在“革命”的鼓动下,像蟋蟀一样互相揪斗的非理性的狂热行为和逸出常规的个人崇拜的思维方式。诗人牛汉也发表了对于人生和诗的点滴回顾和断想( 1 9 8 6 年第二期) 、对于人生和诗的点滴回顾和断想

11、( 续) ( 1 9 8 6 年第三期) 、胡风个真诚的诗人 ( 1 9 8 6年第六期) 、重逢第二篇:胡风( 1 9 8 8 年第二期) 等散文,围绕着人生,诗歌、诗人三个方面,回顾过去的遭遇,写自己,也写自己的亲密战友胡风。同样,东方既白的风雨琐记( 1 9 8 5 年第六期) 、风雨琐记( 续) ( 1 9 8 6 年第一期) 、风雨琐记再续( 1 9 8 6 年第二期) 、风雨琐记三续( 1 9 8 6 年第三期) 和黄秋耘的荒原上的“狼群”五七干校生活杂记( 1 9 8 6 年第四期) 等文章,都是对极左时代的集中记忆,提醒亲历和未曾经历这段历史的人们不应忘记过去。随笔除了发表此类

12、反思过去的文章之外,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生活的问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当关注,在“管窥小集”这个栏目中刊发了许多此类性质的文章。发稿量十分密集的金马酷爱创作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杂文,他的许多文章富有哲理并能启迪人们思考,如“爱的魅力”辨( 1 9 8 4 年第三期) 、从恐龙的“副脑”说到挚友的“外脑勺( 1 9 8 4 年第六期) ,秋虫悲喜功过( 1 9 8 5 年第二期) 、为。非驴非马者”辩( 1 9 8 5 年第四期) 、 编辑部进一言,以审读机构的权威姿态,上纲上线地批评指责随笔所谓“一个时期以来”,“办成小部分人宣泄积愤,恣意攻击的园地”,。以说真话为由,大量发表不利于安定团结

13、的文章”云云并列举曾参加过延安整风的老杂文家严秀( 曾彦修) 刊登在随笔1 9 8 9年第一期的哀昊晗一文为例,说什么此文“已滑出很远”,“醉翁之意不在酒,是着眼于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上”,“起了挑拨离间的作用”云云又说随笔1 9 9 0 年第五期发表曾报导中国红军长征史迹的美国著名记者哈索尔兹伯里的老报人论新闻译文,是什么“完全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新闻自由那一套”,“不合乎我国国情”云云北京某某司主办的“审读简报”随即全文转载。铮名。这篇文章,以通报各省市报刊与此同时,广东新创办的书报刊创刊号也摘要发表“铮名的文章。1 9 9 1 年下半年,可说是随笔自1 9 7 9 年创办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作为

14、主编,我不断受到上级以及上级的上级要我将随笔编得。有亮色”“不要老提文革、反右,暴露阴暗面”等的批评,指责乃至警告。刊物受到攻击,作家们的来稿自然减少,因此,从1 9 8 9 年下半年至1 9 9 1 年底,随笔遭遇了创刊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稿荒,尤其缺少有分量的稿子。“生活之波”这一栏目的文章充当了刊物的重头戏。编辑部顶住压力,1 9 9 2 年邓小平参见蔑伟经; I :版的往事 民主与科学2 0 0 1 年第五期 黄伟经t 一棵薹后黄绿的老树萧乾书简及忆与他的交往 ,新文学史料 2 0 0 4 年第= 期 黄伟经t 一棵薹后重绿的老树莆乾书简及忆与他的交往新文学史料2 0 0 4 年第二期

15、1 6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南巡讲话之后,对刊物的攻击终于烟消云散。 ( 上) ( 1 9 9 7 年第一期) 、读罗曼罗兰 ( - V ) ( 1 9 9 7 年第二期) 、早期中苏关系中的苏方名人到哪里去了? ( 1 9 9 7 年第五期) 、关于斯大林的二三事( 上) ( 1 9 9 9年第五期) 、关于斯大林的二三事( 下) ( 1 9 9 9 年第六期) 、布哈林为斯大林护航提供伪证的历史教i J I I ( 2 0 0 1 年第三期) 、纳粹德国为什么不是亡于内部鱼烂而是亡于军事崩溃( 2 0 0 1 年第三期) 、被隐蔽的历史事件一战前一周苏官方关于纳粹不会侵苏的声明( 2 0 0 2 年第一期) ,沉默中灭亡关于前苏联思想专制的见随笔1 9 9 3 年第二期。编舞寄语、 见随笔1 9 9 3 年第二期。编者寄语、1 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后果( 2 0 0 2 年第二期) 、 作者( 2 0 0 2 年第四期) 等文章,以“苏俄文学的另册”o 的方式,从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角度透视苏联执政时期那片大陆上人们的生活此外,其他作家积极参与这一论题,如牧惠的还有一本 ( 1 9 9 7 年第五期) 、 之后的文章( 1 9 9 8 年第四期) 等文章。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了历次政治波折,这些过往都成了知识分子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