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蠡测课堂教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5360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窥蠡测课堂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管窥蠡测课堂教学管窥蠡测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也成了每个语文教师潜心钻研的功课。随着自己不断地阅读、学习名家名作,也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下边仅就课堂导入与教学流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得同行的交流指正。 一、 教学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上路一定会事半功倍。语文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它凝结了中华上千年的文明,古人圣贤那亘古不变的哲思虽然流经上千年还依然熠熠生辉。学生如果真的能够沉心文本,去用心阅读的话一定会受益匪浅,可遗憾的是这些国粹精华往往是学生所意识不到的,坐视经典从自己的身边流走。作文语文教师我们有

2、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染学生,去激发他们对文化的重视,能够接受并且悦纳这些终身受益的东西,进而完善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精心的准备,但同时我们还要尤其重视课堂上的生成教学,生成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课堂!基于这些想法我仅就语文课堂的导入及流程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二、二、课课堂堂导导入入教师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那接下来的课堂该是其乐融融,而不是死气沉沉被动进行了。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扶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后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沉心阅读,独立阅读,那阅读之前的激情引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好的导语要

3、有一下几点特征。1、导语要有启发性: 许多课文有很强的时代指向性,我们就要找到其中的既能对课文有暗示作用的又能够和学生有所联系让其容易接受的话题进行导入引导。赤壁赋导语:“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洒酒祭江的苏轼看来已经成了失意文人们引以为精神慰藉的一贴良药。那么,又是什么在东坡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及时出现而救赎了这位失意文人的榜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东坡,去触摸一下这位旷达洒脱的豪放诗人吧。茶馆导语: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走进民国初年的裕泰茶馆去领略一下那里的小社会。2、导语要有文化性,感染激发学生:这种方法的导入适合那些课文与时代有差距的课文,尤其是文言文阅

4、读。教师就应该用精博的文化底蕴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的兴趣。我在教授选修课程古诗文阅读的时候,把诗词进行了重新归纳整合,按作家专题分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在讲到李白专题的时候我给学生下发了大量的李白诗词并且调动学生去积极搜集,给学生半个月的时间去分组探讨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水、酒三个意象以及李白的浪漫诗风。在进行汇报的时候,我的导入是这样的:李白以山为笔,以水为墨,把自己浪漫成了不朽的艺术形象诗仙。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他的诗歌去探访这位谪仙人李白。课前我们下发了一些李白的材料,让同学们以自然组的方式合作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水、酒以及他的浪漫诗风,这节课就由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5、导入新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讲述每一节新课时,都要设计好导言。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趣味性,有启发性。三、教学过程语文教学指导诵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诵读时应指导学生“入情入境” 。 在教读赤壁赋时,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感情不饱满。我便带领同学回忆定风波、赤壁怀古,体会苏轼的人生际遇与练达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等。最后同学们终于有了感觉,读出了味道。在“而今安在哉”处,学生放慢了语速,压低了音量,完全读出了苏轼的情怀。让学生沉心文本,真正地理解文本,阅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在

6、教学高二的古诗文以及现代诗歌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组织了是个朗诵会。当然这需要教师事先完成很多工作,但实践证明这一切是值得的。开完朗诵会后,学生开始对诗词有种跃跃欲试的渴念。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原来诗歌是如此的朗朗上口、传情达意;原来自己也可以很成功地去尝试着诵读,用自己的声音去讲述古人的情感,心中激荡古人的情怀。开来充分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可以极大地满足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着。随着自己对新课标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重视生成的课堂,以前

7、我总是事先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并要求学生按我的思路走;现在我更多的是倾听学生在阅读教材后的第一感受,总是顺着他们的思路去顺势点拨,我会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想法与本课教学重点的最佳切入点去因势利导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现在我的课堂不再是阅读、提问、回答、总结的四段式了,我的课堂现在是时而整堂的沉心阅读,时而针对一个问题的激烈辩论,时而是一篇课外美文的赏析,时而是朗朗的读书声。总之是不再整齐划一,我开始渐渐地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乐趣。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拙见,只是希望在总结的过程中能使自己有所提高。如果能对同行有所帮助那将是荣幸至极。于漪先生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教师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探索将是我们教师的座右铭。管窥蠡测课堂教学管窥蠡测课堂教学哈尔滨市第四十中学李淑凤2008 年 4 月 1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