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25153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概述(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 结合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 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 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 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 、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 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 魂(心理)的 联系。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 育家,如

2、夸美纽斯 、裴斯塔洛齐 、赫尔巴 特 等进一步发展了教育心理学思想。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冯特的重要贡献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的奠基人4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 )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 世界上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建立 了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 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 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 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5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E.L.Thorndike)是致力于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 先驱。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 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 心领域。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 。19

3、13-1914年,他又将此书扩展为 三卷即人类的本性、学习心 理学、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 差异。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 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6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 以下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 纪初) 发展时期(二十世纪20年代50 年代末) 成熟与完善时期(二十世纪60年 代到现在)7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十月革命前的苏联教育 心理学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教育 心理学8十月革命前的苏联教育心理学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 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 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 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 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1

4、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 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 ,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 书。9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教育心理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 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 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 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 变化: 理论思想活跃。 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 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 验等方面的新成果。 10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建国前我国教育

5、心理学 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 的发展1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 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 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 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以后潘菽 等人还陆续编写过一些教科书。 直到1949年以前,多数是译述西方 的,少有创见。12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50年代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 60年代初,结合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并于1963 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 文革期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一度中断。 文革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1980年出版的潘菽主编

6、的教育心理学。以 后相继出版了许多教育心理学教材和著作,同 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 大量的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 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 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1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 科的关系14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 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 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 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15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 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性质的中间科学。 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 门

7、应用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 独立学科 。16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 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 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17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是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普通心 理学阐述各个领域中的人的 心理活动一般的、共同的规 律;教育心理学以普通心理 学为基础,但只研究教育这 一特殊领域中人的心理现象 及规律。 18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都 把儿童做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 程中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的。 但研究角度各有侧重,儿童发展 心理学按年龄阶段,研究儿童心 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年龄特

8、征 ;教育心理学则侧重把儿童做为 受教育的对象学生进行研究 。 19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是以教育 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做为研究内容 。但二者具体的研究对象又有不 同的侧重。教育学研究教育的本 质、目的、方针、制度、过程、 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教育现 象及其规律;而教育心理学只研 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 规律。 2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方法2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2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 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机制和 事实。这是教育心理学研

9、究的根本指导 原则。 第一,研究设计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 事求是的态度; 第二,收集资料要如实地记录被试者的外部 刺激、机体反应、行为表现及口头报告,不 能用推断、臆测代替客观事实; 第三,要对所获得的全部资料,包括相互矛 盾的事实,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才能做出最后结论。23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 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 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 考察。 第一,研究设计要考虑心理的发 展、变化,要考虑被研究的心理 现象与其它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 第二,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发 现处于萌芽状态的心理特点,切 忌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2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0、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从 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教 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 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 学实际中的问题。 第一,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要考虑 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在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际进行 的过程中,均应考虑到对学生有良好 的教育影响,注意不要损害学生的身 心健康。25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 有: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个案研究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26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 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 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一,观察之前,要有明

11、确的观察目 的、计划并确定具体方法。即要有观 察设计; 第二,要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被观察 者的日常生活条件并未受到干扰,被 观察者并不知道自己被观察; 第三,要有详细的记录,记观察日记 。 27实验法 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 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 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 法两种。 (1)实验前,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设计,包括如何 操纵自变量、如何收集因变量、如何选择被试、设 立等组、控制无关变量,并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形成一定的假设; (2)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 ,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正式实验开始后,就要 严格执行实验设计的各项措施

12、; (3)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 显著性检验,并形成实验报告。28调查法 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 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 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 解这一心理活动 。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 要的类型。 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一般由以下几个 部分构成: 1.调查题目。 .被调查者的自然状况。 .指导语。 .呈现要回答的问题。 29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 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1)个案法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或行为 问题进行直接的、深入的研究,因而必须搜 集有关个案的一切资料; (2)研究者要与被研究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取得被研究者的充分信任; (3)个案研究的目的不只是对个案本身的 心理或行为问题求得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种了解,进一步寻求解决有关问题的 方法。30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 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 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 识进行总结,进而寻找其中的规 律性的方法。 (1)选择的研究对象要具有典型意义 ; (2)要通过对教育现象的总结得出某 些规律性的结论,要有创新; (3)要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