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52493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基础知识及方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诗歌复习明确三大问题: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三是怎么复习。考什么?最新的考试说明提出了两点 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讲内容诗歌基础知识(分类、意象、意境、) 鉴赏诗歌方法(注意点)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诗歌语言(整体风格、炼字)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作品主旨) 答题技巧(诗歌鉴赏表述程式)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一一 要了解诗歌的分类要了解诗歌的分类诗歌 按内容 按形式 抒情诗 叙事诗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描述抒情格律

2、诗 自由诗 散文诗 按来源 民歌文人作品诗歌 新诗 古诗 (1919年“五四”始) 新体诗(自由诗) 旧体诗(格律诗)唐代的律诗、绝句 宋代的词 元代的散曲 熟悉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 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 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 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 言、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 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 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 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 ,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 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

3、 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 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八句 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 对句。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 定。但绝句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 至可通篇不对仗。二、四、六、八句 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 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 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 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 不等、长短不一),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词分三类:小令:58字以内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调:59至 91字,长调(92字以上,三阙以上)。词 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 音韵。曲(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

4、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小令只 含一支曲子,而套数至少两曲,但只有一 个曲调。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 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 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古诗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 (格律诗) 绝句 律诗 五言绝句 :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 词曲乐府诗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 散曲 套数 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

5、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 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 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

6、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 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 时期。北宋诗重义理。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 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 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 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 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古代诗歌鉴赏策略一、读得懂的标准二、读得懂的前提及方法1、抓标题2、抓诗眼3、抓注释一、读得懂: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标准有三:1、写了什么?是景物、人物还是事件2、表达了什么?寓意是什么、用意何在、目的是什么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价值观、 人生态度)

7、、表达出什么样的心境。3、怎么写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二、怎样才能读得懂呢?要读得懂一首诗,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条件: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诗歌知识储备,熟 悉诗词体裁。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要读得懂一首诗,还必须掌握三个方 法技巧:第一、是要抓得准(题目、关键词、 注释、作者等)。第二、是要先整体把握,再深入诗句 ,并突破重点诗句:绝句重点看尾句,律诗一般前四句写 景,后四句叙事抒情。第三、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 景和情的内在联系一般的形象(或者景物)可能有三种 暗示:一是时令(春夏秋冬)二是色彩(或阴暗或明朗)三是氛围(或寂静凄清或清新自然)三、答得好(规范,精当)一是抓标题

8、,抓标题中的关键字 :题目一般暗示时间、地点、人物、环 境、事件、主旨等。所以从标题中就可以 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王昌龄的闺 怨诗中,标题中哪个字是关键?和诗中 哪个字相照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方法:二是抓关键词句,即诗眼何谓“诗眼”?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 诗情感及艺术水准的关键词句,诗眼往往 透露出作者的感悟,作者的情感。因此, 找准了诗眼,也就基本上能断定该诗的思 想感情。 如范仲淹渔家傲,关键的词句有哪 些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

9、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 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 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 ”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 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 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 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 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网中网 秋 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 ”,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鹧鸪天西都作 朱

10、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 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注释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 为西京。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 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 此首词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 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 返回三是抓注释注释往往是非注不可的,其作用是解释 难点词或暗示此句为解读全诗的重点。如: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2、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 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 要赏析。返回另外要熟悉古诗的一些特点 :倒装: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 殊的效果,以达到加强语势,句子里常有倒 置语序的现象。例如辛弃疾西江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碧玉妆成一树高。省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省略主语)其它如词类活用、互文等等也要注意。 语文网中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