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24818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补 体 系 统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概述: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命名及理化性状概述: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命名及理化性状补补 体体 的的 激激 活: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活: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MBLMBL途径、途径、 旁路途径旁路途径补体激活的调控:自身衰变的调控、调节因子的作用补体激活的调控:自身衰变的调控、调节因子的作用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溶细胞作用、调理作用、炎症介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溶细胞作用、调理作用、炎症介质、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调节质、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调节 作用作用补体水平与临床补体水平与临床第一节 概 述一、补体系统的概念:人和脊椎动物新鲜血清中存在的一组不耐热 经活化后

2、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 ),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二、补体系统的组成:l l1 1固有成分:经典激活途径:固有成分:经典激活途径:C1qC1q、C1rC1r、C1sC1s、C4C4、C2C2;l lMBL MBL 激活途径:激活途径:MBLMBL、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l l旁路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B B因子、因子、D D因子;因子;l l共同末端通路:共同末端通路:C3C3、C5C5、C6C6、C7C7、C8C8和和C9C9l l2. 2. 调节蛋白:调节蛋白:C1C1抑制物、抑制物、I I因子、因子、HH因子、因子、C4C4结合蛋白、结合蛋白、S S蛋

3、白、蛋白、 l l促衰变因子、膜辅助蛋白、同种限制因子、膜反应促衰变因子、膜辅助蛋白、同种限制因子、膜反应 l l溶解抑制因子等溶解抑制因子等 l l3. 3. 补体受体(补体受体(CRCR):):CR1CR5CR1CR5、C3aRC3aR、C2aRC2aR、C4aRC4aR等等 三、补体系统的命名:l l1 1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为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为 l lC1C1、C2C9C2C9;l l2 2旁路途径的成分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旁路途径的成分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B B因子、因子、D D因子、因子、P P因子;因

4、子;l l3 3补体调节蛋白根据其功能命名,补体调节蛋白根据其功能命名,如如C1C1抑制物、抑制物、C4C4结合蛋白、促衰结合蛋白、促衰 l l变因子等;变因子等;l l4 4补体受体多以其结合对象命名,如补体受体多以其结合对象命名,如C3aRC3aR、C3bRC3bR;l l5 5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后附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后附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l lC3aC3a、C3bC3b、C5aC5a;l l6 6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C1C1、 l lC4b2b C4b2b ;

5、l l7. 7. 灭活的补体片段则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灭活的补体片段则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 i表示,如表示,如iC3biC3b。四、补体系统的理化性状:l l补体各成分均为糖蛋白,多数为补体各成分均为糖蛋白,多数为 球蛋白。分子量球蛋白。分子量25kDa25kDa(D D因子因子 )400kDa400kDa(C1qC1q)。)。血清中含量相对稳定,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清中含量相对稳定,在某些病理情况下 可有波动。各成分中以可有波动。各成分中以C3C3含量最高,达含量最高,达1200mg/L1200mg/L,以,以D D因子含量因子含量 最低,仅最低,仅1 12mg/L2mg/L。补体成分性质极

6、不稳定,补体成分性质极不稳定,5656加热加热30min30min即即 可灭活,室温下很快失活,可灭活,室温下很快失活,0 01010仅能保持仅能保持3 34 4天,紫外线、天,紫外线、 机械振荡、某些添加剂均可使补体破坏。机械振荡、某些添加剂均可使补体破坏。第二节第二节 补补 体体 的的 激激 活活生理情况下血清中的补体成分大部分以无生理情况下血清中的补体成分大部分以无 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在某些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在某些活化物活化物作用下,作用下, 或或在特定的颗粒表面在特定的颗粒表面,补体各成分依次被激活,补体各成分依次被激活 ,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同时,产生多种水解,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

7、;同时,产生多种水解 片段,参与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活动。片段,参与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活动。激活途径分三条:激活途径分三条: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二、补体激活的二、补体激活的MBLMBL途径途径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l l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l lAg-Ag-AbAbl l l lC1C1(q q、r r、s s)C1C1l l l lC4 C4 C4bC4bl lC4b2bC4b2bl lC2 C2 C2b C2b C4b2b3bC4b2b3bl lC3 C3 C3b C3b l lC5 C5C5bC5bl l

8、C6 C6 l lC7 C7 l lC567 C567l lC8 C8 l lC9n C9n l lC56789n C56789n 二、补体激活的MBL途径MBL C4 C4a MBL C4 C4a C4bC4b 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 病原体病原体 MASP + C4b2bMASP + C4b2b甘露糖残基甘露糖残基 C2 C2a C2 C2a C2b C2b 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经典途径 或自发产生C3bB因子 D因子 C3bC3 备解素(P)C3bnBbC3bBbC3bBbP第三节 补 体 激 活 的 调 控l l一、自身调控一、自身调控l l二、调节因子的作

9、用二、调节因子的作用l lC1 INHC1 INH、C4bpC4bp、HH因子、因子、I I因子、过敏毒素灭活因子、因子、过敏毒素灭活因子、S S蛋白蛋白l lCR1CR1、MCPMCP、DAFDAF、HRFHRF、MIRLMIRL第四节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系统的功能可分为两大方面:补体系统的功能可分为两大方面:补体在细胞表面激活并形成补体在细胞表面激活并形成MACMAC介导溶细胞效应介导溶细胞效应;补体激活过程中;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蛋白产生不同的蛋白水解片段,从而介水解片段,从而介导各种生物学效应导各种生物学效应。一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二、补体

10、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1. 1. 调理作用调理作用2. 2. 引起炎症反应引起炎症反应3. 3. 清除免疫复合物清除免疫复合物4. 4.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是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某些微生物在无抗体存在的情况下,经旁路和MBL途径激活补体而被溶解。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溶细胞作用参与组织损伤,如引起自身免疫病。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1. 1. 调理作用调理作用病原菌病原菌C3bC3bCR1CR1吞噬细胞吞噬细胞2. 2. 引起炎症反应引起炎症反应C3aC3a、C4aC4a、C5a C5a 过

11、敏毒素过敏毒素C5aC5a趋化作用趋化作用3. 3. 清除免疫复合物清除免疫复合物空间干扰空间干扰C3bC3b免疫粘附免疫粘附4. 4.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捕捉、固定抗原捕捉、固定抗原促细胞增殖分化促细胞增殖分化调节免疫细胞效应功能调节免疫细胞效应功能补体受体l 补体激活的活性片段与表达在不同细补体激活的活性片段与表达在不同细 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l l分三类:分三类:l l1 1、结合于活性表面的、结合于活性表面的C3C3裂解片段的受体裂解片段的受体l l2 2、可溶性、可溶性C3a/C5a/C4aC3a/C5a/C4a片段的受体片段的受体l l3 3、调节补体级联反应的受体:、调节补体级联反应的受体:MCPMCP、 l lDAFDAF等分子的受体等分子的受体CR1(C3b、C4bR) 表达细胞:RBC、PMN、M、T、B、DC等功能:抑制补体激活:结合C3b、C4b; I因子的辅助因子调理作用 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粘连免疫调节:促B细胞分化、增强ADCCCR2(C3dR,CD21)l l表达细胞:表达细胞:B B、DCDC、鼻咽部上皮细胞鼻咽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