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4524448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粘液囊肿病例分享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膜假粘瘤病例分享外科外科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8岁。入院时间:2016-10-21 主诉:发现右下腹包块2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两天无意间发现右下腹饱满,可扪及包块,无明显不适。饮食及大小便正常,无近期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既往史:甲状腺机能亢进10余年,口服丙基硫氧嘧啶,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病史5年,平素口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降压,血压较平稳。否认糖尿病史。既往月经正常,闭经18年。体格检查脉搏72次/分,血压151/83mmHg,营养中等,皮肤黏膜无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甲状腺度肿大,质软,未触及结节;心率72次/分,可闻及早搏;腹平坦,右下腹局限性隆起,并可触及一

2、约20.0cm12.0cm包块,质较软,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可活动,无触痛,肝脾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不明显,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CT检查:肝周及脾周、下腹部及盆腔内可见液性密度影;胆囊增大胆囊底可见多发高密度结石影;胰腺未见异常;脾上极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32HU;左肾上腺内侧支局部似可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大小约0.82cm0.83cm;右下腹可见囊性低密度影,其内密度较均匀,CT值约14HU,最大截面约13.14cm8.30cm,其包膜可见多发蛋壳样钙化,病变占据右下腹及盆腔上部,邻近肠管受压变窄,大网膜增厚,部分肠间隙模糊。CT印象:1、右下腹囊性占位。2、脾上极低密度病

3、变。3、可疑左肾上腺结节。 4、胆囊结石。5、腹水、盆腔积液。辅助检查增强CT:右下腹椭圆形囊性肿块,三期增强未见强化,囊壁可见散在钙化斑,并可见部分突向囊内;肿块大小约13.210.58.48cm,边界清,升结肠位于其内侧受压呈萎陷状态;肿块外侧、肝周、两侧腹腔、盆腔内见积液征象;腹腔内腹膜及网膜呈网格状高密度影,范围较弥漫,几乎占据整个腹腔,且其内可见多个小淋巴结,轻度强化;腹主动脉左侧及左髂血管旁可见多个长条形淋巴结,轻度强化;脾脏中上极可见类圆形不均匀强化,CT值78HU,以偏中心不均匀强化为主,大小约2.85cm2.55cm,三期未见明显变化。左肾上腺强化均匀,未见明显形态异常。右侧

4、膈肌局限性增厚。胆囊增大,内见多个阳性结石。增强CT印象:1.右下腹囊性病变考虑:(1)粘液腺癌,来源于卵巢可能;(2)囊性畸胎瘤;2.腹腔及盆腔积液,腹膜及网膜异常,右侧膈肌增厚,考虑转移,腹腔及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3.脾脏实性肿块,不均匀强化,考虑转移。( 以上是省二院专家及放射科会诊及讨论意见)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CA19-9 63.01u/ml (正常值27)CEA 39.57ng/ml (正常值3.4)CA125 50u/ml (正常值35)CA724 25.9u/ml (正常值6.9)其他辅助检查 B超定位腹穿:抽出少量胶胨样液体,病理未找到瘤细胞。 盆腔B超:右中下腹囊性占位

5、,腹盆腔积液;双侧卵巢未探及,老年 性子宫,宫腔微量积液,宫颈那囊。 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 化验: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血糖7.9mmol/L。会诊意见 我院妇科会诊意见:右侧附件区触及20.0cm包块,质中等,可活动,边界清。盆腔包块性质待查。 省二院妇科阅片:考虑妇科肿瘤,建议手术。 省四院妇科会诊:根据HE4正常,考虑不排除消化道来源肿瘤。胃镜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检查:1.回盲部粘膜下隆起(外压)。2.结肠息肉样隆起,病理-结肠腺瘤性息肉。HE4(人附睾蛋白4) (省四院)63.21 (正常值:绝经前92.1,绝经后 121

6、)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腹腔内胶胨样液体约800ml,大网膜轻度挛缩并与升结肠黏连,小肠、肝脾表面粗燥,但未见明显结节,肝脾实质未触及明显肿物(肝脾周围粘连较重,触诊不满意);右下腹盲肠后外侧见一约20.0cm10.0cm10.0cm囊性肿物,壁较厚,呈灰白色,并见两处破口且有胶冻样液体外溢,与盲肠粘连紧密,并将回盲部推向内前稍上方,其后方与后腹壁较固定,内上方部分囊壁钙化,质坚硬。探查胃、小肠、大肠均未发现肿物。腹腔内未发现明显肿大淋巴结。术中请妇科会诊未发现子宫及附件异常。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术中予以清除腹腔胶胨样液体,切除囊肿,腹腔灌注顺铂40mg。术后顺利恢复。术后病理诊断:腹膜假粘

7、液瘤腹膜假粘液瘤腹膜假粘液瘤腹膜假粘液瘤是发生在腹膜壁层、大网膜、肠壁浆膜面的低度恶性粘液性肿瘤,发病率低,女性多于男性,大多为中老年,治疗后容易复发,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种疾病。病理 本病与阑尾黏液囊肿和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或卵巢囊腺癌有关。前者由于囊肿破裂,囊内黏液性物质及上皮溢入腹腔,导致肿瘤腹膜种植而形成,多为良性,后者则有分泌组织通过血流、淋巴管播散,多为恶性。黏液样物质刺激腹膜引起粘连,多为表面性生长,很少浸润脏器实质。症状体征本病主要是以腹部进行性肿大,腹部胀痛为主诉。1.主要症状 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后期腹水症状明显。(1)恶心、呕吐:早期少量腹水刺激腹膜,只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

8、心、呕吐,下腹疼痛或盆腔下垂感,部分患者有泌尿系症状。(2)进行性腹胀和腹痛:随着腹水逐渐增多,腹部胀痛,呼吸困难,憋气、不能平卧,翻身困难。(3)消瘦:瘤体在大量消耗机体营养的同时,亦压迫腹腔器官,使患者食欲减退、全身乏力、体重减轻。(4)消化道梗阻:肠襻的粘连和肿块的压迫,胃体和肠管等发生狭窄,患者可发生幽门梗阻、肠梗阻甚至阻塞性黄疸等 。症状体征2.体征(1)腹部膨隆:是本病的主要体征,以下腹部膨隆多见。(2)触痛和包块:患者腹软,少数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质地多较硬;表面高低不平,活动度小。(3)肝脏肿大:大多数病人肝脏肿大,质地韧或略偏硬。(4)腹水征阳性,患者或表现为腹部波动感或表

9、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5)肠鸣音正常或亢进:腹部听诊肠鸣音基本正常。(6)其他:直肠指诊可有程度不等的饱满感、直肠狭窄或触及肠腔外肿块。妇科检查常可发现子宫附件或子宫直肠凹内有肿瘤.诊断 本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需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或晚期癌肿等疾病相鉴别。以下几点可排除“肝硬化腹水”:1.病人无肝病史,一般健康状况较好。2.长期服保肝、利尿药无效,腹围反见增大。3.体检腹外形不似“蛙腹”,浊音区不在腹两侧,无移动性浊音。4.腹穿抽不出腹水,粗针可吸出胶冻样黏液。5.B超探查腹腔内大量无回声暗区有分隔。6.肝功正常,血小板不低。诊断 由于腹膜假黏液瘤颇为罕见,虽然有其较特征性的B超

10、声像图,但往往不被医务工作者所认识。由于腹水性质黏稠,体动时暗区厚度变化小且缓慢,易误诊为腹腔囊肿。由于大网膜增厚,呈块状强回声,部分区域见与肠管粘连,故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从临床角度和B超声像图可与常误诊的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膜间皮瘤等相鉴别。检查方法 1.血常规检查 一般无明显的异常改变,或仅有轻度贫血。2.血生化检查 多无异常,但并发幽门梗阻、肠梗阻、阻塞性黄疸者,可有水和电解质异常和酸碱平衡紊乱、黄疸指数及血胆红素升高,晚期营养不良者有低蛋白血症等。3.腹水检查 腹水多为胶冻样或鸡蛋糕样,穿刺液常规和特殊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一般呈阳性。此

11、检查对本病诊断常具有决定的意义。腹水为漏出液,腹水常规无何特殊改变。4.组织病理学检查 经直肠穿刺活检,切片为腹膜假黏液瘤检查方法1.影像学检查(1)X线腹部平片:若X线腹部平片发现特征的钙化曲线应怀疑本病,但这种征象并不常见。(2)消化道钡剂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3)B超检查:作为首选。如果B超发现腹腔液性暗区略呈灰白色,其内弥漫分布粗大光点、光斑、光环缓缓晃动,随深呼吸、体位变动,加压或冲击探查见“礼花样”飘动,应高度疑为腹膜假黏液瘤。(4)CT检查:肝脾受压,肝、脾边缘出现扇贝样缺损、腹膜增厚,腹腔内大量水样低密度影,CT值20Hu,明显高于腹水。腹腔和盆腔弥漫性囊性肿块,多在1cm以

12、下,大网膜腹膜浸润增厚;病灶CT值较低,多在3Hu左右;肝脏边缘呈多发扇性凹陷;大量腹水,腹水呈胶冻样,密度较低,推压肠管向中心移位。2.剖腹或腹腔镜手术探查 本病少见易误诊。必要时可行剖腹或腹腔镜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本病腹腔内充满白色透明、半固体状黏稠液体,有许多匀质肿瘤或多发囊性团块,有些坚固地附着于腹膜。可切取肿块行病理检查。治疗此病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切除及化疗。1.联合治疗(1)切除卵巢、阑尾等原发灶及腹膜结节和网膜肿块,以缓解肿块压迫。(2)吸净黏液性胶冻腹水。(3)然后以烷化剂灌洗腹腔。(4)肿瘤组织难以彻底切除时,可置塑料管于腹腔内,术后从导管注入抗癌药物如氟尿嘧啶,拔管前注入32P。2.腹腔内照射 手术切除囊肿后腹腔内照射可改善生存率.并发症及预后并发症:腹膜假黏液瘤虽极少转移,但呈恶性生长,生命力特强,粘附于腹膜壁层上除去后又迅速生长,以致可见到患者全腹均为黏液性肿块,粘贴于腹膜壁层、大网膜、肠系膜,以致压迫肠腔,往往出现肠梗阻、腹膜炎等并发症,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肠瘘、幽门梗阻和胆囊阻塞,最后引起患者不能进食、肠系膜衰竭死亡。预后: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手术治疗,加用化疗和放疗,预后较好。腹膜假黏液瘤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极少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生存期较长,有报道5年生存率为45%,10年生存率40%,但容易复发,需再次手术或用抗癌药物治疗。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