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必修3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3996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第 1 1 节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第第 2 2 节节0425019996416536 基础基础 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与含量的差别: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 质含量少 3.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 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相当于 细胞内的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 7.357.45。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重难

2、点重难点 1.体液的组成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 Na和 Cl,细胞外液渗透 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 2.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了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了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3. 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引起多。如:营养不良性消肿,淋巴管阻塞,过敏反应,组织细胞代谢 旺盛,肾小球肾炎等。 第第 3 3 节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基础基础 1.概念: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3、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2.认识: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 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 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4.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重难点重难点 1.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1)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4、NaHCO3/H2CO3(其比值为 201)、Na2HPO4/NaH2PO4等,它们 对维持血浆 pH 的稳态起了重要作用。(2)实验 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持,从 而能维持 pH 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 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 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 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单元知识网络动 物 和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第第 1 1 节节通过神经

5、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基础基础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兴奋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K外流 Na内流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 内的突触小体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 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 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

6、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 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2)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4.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重难点重难点 1.反射与反射弧2.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无之间的传导的区别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的突触传导形式电信号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传导过程静息电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7、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方向双向传导单向传递3.突触的相关知识高等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突触接触形式有三种:轴突胞体突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树突突触。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新动 向的,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4.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W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S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H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2)学习和记忆第第 2 2 节节通过激素的调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基础基础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实验 实验假设:胃酸刺

8、激小肠的神经,使其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该部分分泌胰液。 实验步骤:稀盐酸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狗的血 液中 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稀盐酸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 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注:稀盐酸的作用是为了模拟人体胃酸流入小肠,对肠小皮细胞形成刺激。 (2)斯他林和贝里斯的实验 提出假设:在盐酸的作有征,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 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物质称作促胰液素。 2.血糖的调节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在调节过程中,垂体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重难点 1.人体和动物激素的主要种类和生理功能化学性质激素体内来源主要功能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影响代谢胰岛素胰岛(B 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胰岛(A 细胞)加速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垂体促进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垂体促进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促肾

10、上腺皮质激素垂体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下丘脑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肽和蛋白质类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促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和血压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控制糖类和无机盐等的代谢,增强机体防御能力醛固酮肾上腺皮质促进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Na和主动重吸收,促进K排出,有保 Na排 K作用类固醇激素雄激素主要是睾丸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激发和维持雌激素主要是卵巢各自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孕激素卵巢促进受精卵植入和乳腺成熟,为泌乳准备条件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第 3 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

11、系 基础 1.体液调节 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 CO2等)通过体传送的方式对生命 活动进行的调节。它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存在方式: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但是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 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体温调节人体热量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散热方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另外还有呼吸、排尿、拜便等。 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水盐的来源及排出:饮水和食物中获得,多种

12、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抗利尿激素。 意义:维持体液的渗透压;溶解和排出代谢废物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a.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 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 , 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重难点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比较项目调节类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主导地位影响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反射弧主要是激素调节方式反

13、射通过体液完成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有局限性比较广泛区别作用时间短暂时间比较长(2)联系 a.神经系统控制着激素的分泌。神经系统主要通过植物性神经控制着内分泌腺的活动。如鸟 类一般在春季进入繁殖期,这是因为春天的长日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下丘脑分泌较多 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进性腺激素,性腺就开始发育并分泌性激素,鸟 类进入了繁殖期。在养鸡场,晚上进行人工照明,可以延长鸡的繁殖期。 b.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调节作用。如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性激素 的提高可以诱导动物的繁殖行为。 2.下丘脑的结构和作用 下丘脑调节着体温、水盐平衡、内分泌活动、情绪反常

14、等生理过程。作用:(1)感受:渗透压感受渗透压升高。 (2)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 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 调节中枢。 (4)传导: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如何协调的? (1)不少内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植物神经是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的内脏神经。根据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植物 性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器官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器官心跳加快加强,冠状血管舒张,皮肤及内脏小血管收

15、缩心跳减慢,冠状血管收缩呼吸器官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消化器官分泌浓稠的唾液,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分泌稀薄、多量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促进胆囊收缩泌尿器官抑制膀胱排尿促进膀胱排尿眼瞳孔放大瞳孔缩小皮肤汗腺分泌代谢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代谢加强促进胰岛素分泌(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幼 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呆小症。 第 4 节免疫调节 基础 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非特异性免疫) 。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 。 第三道防

16、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特异性免疫) 。 重难点 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过程(2)细胞免疫过程3.过敏反应 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 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艾滋病 抗原:艾滋病病毒(HIV) 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 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单元总结植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物 的 激 素 调 节基础 1.生长素的发现 (1)19 世纪末,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一:用小纸盒罩住幼苗,在小纸盒一侧挖一小孔,用光照射(单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 发现幼苗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