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23946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练习题(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练习题(七)古代汉语练习题(七)一、填空(一、填空(13 分)分) 1、十三经注疏 毛诗正义收录了汉毛亨传、_笺、唐陆德明 _和_正义。 2、史记三家注包括了宋裴骃的_、唐司马贞的_和张 守节的史记正义。 3、李善文选注的主要特色是_。 4、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所着,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 _的一部专着。 5、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声符为_。 6、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如“叔”的本义是_。 7、“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 二、背诵,填写语句(二、背诵,填写语句(10 分)分) 1功者难成而易败,( )。 2汉王解衣衣我,( )。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猛虎在

2、深山,( )。 5(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三、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 有什幺不同?(有什幺不同?(1515 分)分)1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汉书匈奴传 2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3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 4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5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 四、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以”的词性、意义和用法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1515 分)分)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

3、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 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 “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 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 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 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五、分析下面黑体词在句中的词性,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五、分析下面黑体词在句中的词性,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1010 分)。分)。1又北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山海经北山经)2河、渭不足

4、,北北饮大泽。(山海经、海外北经)3于是乃使专诸之伦手手格此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4生貔豹,搏豺狼,手手熊罴,足野羊。(同上)5故王不如东苏子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战国策、燕策一)六、六、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1010 分)分)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七、阅读阅读史记史记万石君列传万石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说出万石君的姓名,给文中加中的一段文字,说出万石君的姓名,给文中加 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

5、语。(2727 分)分)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击项籍,过河内, 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 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 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 谨无与比。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 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 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 君及四子皆二千

6、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建元二年,郎 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 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一、填空。(13 分)分) 1、郑玄;(经典)释文;孔颖达; 2、史记集解;史记索隐; 3、注明典故来源; 4、张相、特殊语辞 5、衣、(“裁”无“衣”) 6、字形、手拾 7、勉励 二、填句。(二、填句。(10 分)分)1、时者难得而易失 2、推食食我 3、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百兽震恐 5、诗三百篇 三、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7、中词性、意义和 用法有什幺不同?(用法有什幺不同?(1515 分)分)1 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汉书匈奴传) 少:古义为稍,程度副词;今义为少,形容词。2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稍:古义为逐渐,时间副词;今义为略微,程度副词。3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 曾:古义为竟然,情态副词;今义为曾经,时间副词。4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古义为只、仅,范围副词;今义为不弯曲,形容词。5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 因:古义为就,副词;今义为因为,连词。四、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以”的词性、意义和用

8、法:(的词性、意义和用法:(1515 分)分)这段文字中共有六个“以”字,分别解释如下:1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以,动词,认为,在句中作谓语。2必以倦而归也。以,介词,因,与“倦”构成介词词组作“归”的状语,引入“归”的原 因。3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以,介词,用、靠。与“其力”构成介词词组作“攻”的状语,引入“攻” 的凭依。4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前“以”字是介词,把,与“其力之所不能取”构成介词词组作“送”的 状语,引入“送”的东西。后“以”字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状语与中 心语。5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以,介词,把,与“虞卿之言”构成介词词组作“告”的状语,引入“告” 的

9、内容。五、分析下面黑体词在句中的词性,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五、分析下面黑体词在句中的词性,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1010 分)分)1动词。2名词。3名词。4动词。5动词。六、六、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1010 分)分)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双双相对,在句法结构上 是主谓结构两两相对,即“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 榆非晚”。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即实对实(“北海”对“东隅”,“扶 摇”对“桑榆”),虚对虚(“虽”对“已”,“可”对“非”),动对动 (“赊

10、”对“逝”,“接”对“晚”),静对静(“北海”对“东隅”,“扶 摇”对“桑榆”)。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上下联的句法结构都是“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巡曾楹”和“抚锦幕” 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空揜”对“虚凉”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词性上 是实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巡”对“抚”)、名词对名词(“曾楹”对“锦 幕”)、形容词对形容词(“空”对“虚”);虚词相对:连词对连词(“而” 对“而”)。七、七、 阅读阅读史记史记万石君列传万石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说出万石君的姓名,给文中的一段文字,说出万石君的姓名,给文 中加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中加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727 分)分)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击项籍,过河内, 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 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 谨无与比。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 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 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

12、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 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建元二年,郎 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 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万石君的名字是石奋。河内,黄河从潼关向东经今河南省河段的北部地区。长安,古都城,名始于汉,在今西安市西北。孝文,即汉文帝。大中大夫,即太中大夫,汉代郎中令的属官之一,其职责是“掌议论”, 即对朝政提出意见或建议。虽是散官性质,但能接近皇帝,提出意见。大: “太”的古字。九卿,秦汉时期中央行政机关的长官,即奉常(汉景帝时改称太常),掌 宗庙礼仪;郎中令(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卫

13、尉(汉景帝时一 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太仆,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有时改称大 理),掌刑法,是最高法官;典客(汉景的时改称大行令,汉武帝时又改称大 鸿胪),掌管各少数民族和外国来朝事宜;宗正,管理皇族事务;治粟内史 (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汉武帝时又改称大司农),管理租税赋役;少府,管 宫廷总务。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 帝宫廷的事务。诸侯相,即诸侯王的相。建元二年,“建元”是汉武帝使用的年号,公元前 140 年至公元前 135 年。 建元二年即公元前 139 年。郎中令,九卿之一,掌管宫廷侍卫。译文:万石君名字叫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后,

14、迁居到温县。 汉高祖攻打项羽,经过河内,那时石奋十五岁,做小衙吏,服侍高祖。高祖与 他谈话,喜欢他的态度恭敬,问他说:“你家中有什幺人?”他回答说:“我 现在只有母亲,不幸眼睛失明。家里很穷。还有个姐姐,会弹琴。”高祖说:“你能听从我吗?”他说:“愿竭尽全力。”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宫为美人, 任命他为中涓官,处理文书和大臣进谒的事情,把他的家迁到长安中的戚里, 那是因为她姐姐为美人的缘故。他的官职到孝文帝时,累积功劳做到太中大夫。 他不懂经学儒术,但恭敬谦谨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做太 子太傅,被免去官职。文帝要选拔可以做太子太傅的人,大家都推举石奋,石 奋于是做了太子太傅。到孝景帝时,又任命他九卿这样的官职。因他的职位太 接近皇帝,景帝惧怕拘谨,又把他的官职改为诸侯相。石奋的长子名建,次子 某、三子某,四子名庆,都因性情柔顺、孝敬谦谨,官位都达到俸禄二千石, 于是汉景帝说:“石君和他的四个儿子官位都做到二千石,人臣的尊贵光荣就 集中在他们一家了。”就称石奋为“万石君”。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 儒术经学而犯了罪。皇太后认为读书的人多外在的气质而少内在的品质,现在 万石君家不喜言谈但能亲身力行,就用万石君的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 石庆做了内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