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3864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引言目前,我国关于出口加工区的功能设置和政策设计是基于东部地区优越的区位和雄厚的加工贸易基础而制定的。这种功能设置和政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部出口加工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相对而言,江西省地处中部,不具备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及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某某市出口加工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 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现状及问题1.1 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2005 年 6 月 3 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西某某市出口加工区正式设立,这是江西省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某某市出口加工区位于某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工业

2、园东北部,距某某市市中心区 9 公里、某某市外贸码头 15 公里、昌北国际机场 100 公里、某某市机场 14 公里。北京九龙铁路和武汉某某市铁路在此交汇,南昌某某市高速、105 国道从出口加工区旁经过。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是:东至白马岭,西至昌九高速公路,南至双瑞路,北至彭塘湾。某某市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 2.81 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为 0.987 平方公里。加工区从设立起高速推进筹建工作,创造了中国第四批出口加工区建设的最快速度,2006 年 6 月 20 日,在全国新批准的同批次 18 个加工区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目前共引进工业项目 40 个,合同资金 42

3、亿元1。其中亿元项目 14 个,已竣工投产项目 22 个,在建项目 8 个。表 11 显示了某某市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从 2005 年到 2007 年,某某市加工贸易额成倍快速增长,占江西省比重略有增长。随着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内项目的投产,在未来二至三年,某某市的加工贸易额必将大大增长,成为江西加工贸易新的增长点。1 数据来源:九江出口加工区网站, 11 某某市加工贸易出口额 单位:元数据来源:江西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加工贸易额136700004004000094891751占江西省比重5.93%6.67%6.72%1.2 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

4、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建立已来,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在吸引外资、促进加工贸易增长、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在运行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1.2.1 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功能设置较为单一。随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出口加工区的“出口加工”这一单一功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加工贸易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态势的要求;对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制约日益明显;造成政策优势不能完全转化为比较优势。除少数几个运作成功的出口加工区外,大多数并没有达到设区的预期目标。某某市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作时间不长,各项配套设施

5、正处于筹建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体效应。第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运行机制上,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对出口加工区实行准政府行政模式的管理。在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探索公司化经营模式将有利于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加快发展的步伐。在加强和改进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和投资建设公司对出口加工区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导向、劳动用工、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社会治安管理的同时,对出口加工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3排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标准厂房和其他牌套设施的建设,要全面放开,引进各类企业投资经营。第三,产业定位不明确。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发展时间较短,在借鉴东部沿海出口加工区

6、经验的同时,不能把握本土特色,盲目地招商引资,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缺乏准确的定位分析。反观沿海出口加工区,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自身优势为产业发展的立足点,扬长避短,以明确的定位来引导区内经济的发展,如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的三大产业方针就是最好的体现。第四,起点较低,在江西省所占出口比重不高。由于起步较晚,某某市加工贸易在江西省比重不是很高,但是发展较快。由表 12 可以看出,在 2007年,某某市市加工贸易出口 94891751 元,占全省比重为 6.7。同比增长136.48%。表 12 2007 年 12 月江西省加工贸易分设区市出口情况 单位: 元 数据来源:江西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网站4序

7、号设区市07 年出口额06 年出口额同比增长%0合计141201529181568733473.111南昌市49670283325512654894.692新余市33925914557878641486.163赣州市30365389122984414932.114某某市市9489175140126842136.485宜春市7298185323449531211.236鹰潭市59875787178491863-66.457上饶市217824781792395021.538吉安市188393511190472258.259景德镇市2534632350680622.7810萍乡市8114632454

8、46230.6111抚州市68210734496297.7351.2.1 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与某某市出口加工区从 2006 年开始,我国推出“万商西进”工程,支持中西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加强区域经济互利合作,促进东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及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某某市作为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将充分发挥区位、环境、资源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万商西进”的桥头堡。在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贸易和投资的比较优势原理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用以解释日本的对外投资。小岛清认为,日本正在对外投资的行业是在日

9、本已处于劣势,而在东道国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行业,从而对外投资的增加能带来国际贸易量的扩大,因而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相对封闭、分割,如果能依据建立在贸易和投资的比较优势原理上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把东部沿海地区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正在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互补性的地区分工格局,将有利于提高国民福利。(二)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条件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域发展不平衡。2006 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总量分别为 8118.1 亿美元、122.9 亿美元、77.7 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

10、值的比重分别为97.59%、1.48%、0.93%。由于地理位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成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各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截至 2005 年,全国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5477.6 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完成 5440.11 亿元,占全国总量的 99.31%;中西部地区完成37.49 亿元,占 0.68%2。从进出口总额和吸引外资两项指标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完成的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 1168.93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2 数据来源: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网站,6的 98.3,而中西部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为 19.96 亿

11、美元,仅占 1.67%。同时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东部地区,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大国经济中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具体情况,采取了梯度推进、优先开发东部沿海地区、渐进西移的发展战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东部沿海地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供了机遇。(三)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平台某某市出口加工区某某市拥有 152 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作为国家第一批五个沿江开放城市之一和江西省唯一的外贸港口城市,同五大洲的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贸易往来,又属于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出口通关机构健全。在中国经济格局中,

12、某某市处于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承接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带的交汇点,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从长江流域的格局看,某某市是沪、汉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段赣、鄂、湘、皖四省结合部;从京九沿线看,某某市是唯一的水陆交通枢纽,沟通东西南北;从江西省的发展看,某某市是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 。这些都为某某市成功地设立出口加工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也为某某市出口加工区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为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了进一步推进中部地区的崛起以及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为

13、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搭建了一个新的产业平台、为江西省拓宽对外贸易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7第二章 昆山出口加工区成功模式对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启示2.1昆山出口加工区介绍2.1.1 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状概况昆山出口加工区于 2000 年 4 月 27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0 年 9 月 6 日第一家通过国家验收,并于 10 月 8 日正式封关运作,成为中国首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是全国首批开展拓展功能七个出口加工区之一。昆山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面积 2.86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已引进入区注册项目 103 家,其中工业企业 90 家,物流

14、企业 13 家。引进项目总投资 18.04 亿美元,注册资本8.81 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 6.58 亿美元。已投产企业 82 个,其中工业企业 75个,物流企业 7 个。2007 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315.78 亿美元,其中出口 208.52亿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进出口超过 100 亿美元;工业产值销售 1256 亿元,年均每平方公里产值销售超 400 亿元。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电、精密机械产业和保税物流产业集群。2007 年笔记本电脑产量 3800 万台,占世界产量近 40%3。2.1.2 昆山出口加工区成功的经验昆山出口加工区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得到快速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其先发优势和

15、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 昆山对 “ 环境”一词的深刻理解。作为国内目前运作最好的出口加工区之一,昆山出口加 工区在规划建设、 海关监管、 行政服务等方面都 作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运作和管理模式。 第一,精心规划建设,营造精品园区。昆山出口加工区非常重视规划建设工作。在酝酿筹办阶段,认真分析了当地产业基础、交通地理、城市功能布局等状况,研究了海关对监管设施的要求,并赴台湾新竹,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实地考察,借鉴成功经验。提出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运作高水平”的要求,制定了包括产业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监管设施、3 数据来源: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16、网站,8配套服务设施的总体规划。经过精心设计、高标准施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加工区的基础设施、监管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达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企业生产经营应具备的条件。第二,明确招商定位,培育特色产业。出口加工区批准设立、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验收,只是搭建了发展的一个平台,加工区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引进合适的项目。项目是出口加工区的生命线。根据昆山开发区产业基础状况和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昆山出口加工区在筹备之初,就确定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光电、精密机械产业。把招商引资的目标锁定在以产品出口为主的高新技术加工企业,重点引进电子信息产业中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无线通讯网卡设备等项目。第三,探索管理创新,提升运作效率。昆山出口加工区是国内首家封关运作的加工区,由于加工区尚在试点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不言而喻的。为保证试点工作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