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3159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某市隐患治理年阶段性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某市隐隐患治理年患治理年阶阶段性段性总结总结为贯彻落实建设部以及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根据广东省建设厅 2008 年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粤建安函200864 号)和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建安函2008130 号),我市实际的安全生产状况,促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平稳发展,我站于 2008 年 5 月 14 日至 16日和 6 月 2 日至 6 日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市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大检查。现将这次大检查的情况通报如下:其中 5 月 14 日至 16 日检查重点的内容

2、:各施工、监理单位在节前是否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安全检查;施工现场参建各方是否履行了各自的安全职责,布置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节前教育和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情况。6 月 2 日至 6 月 6 日检查重点内容是 1、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建设各方特别是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隐患排查和按要求整改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和到位情况;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

3、“平安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方案编制、审批以及组织实施情况;塔吊、施工升降机、钢井架等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含顶升、拆卸)安全管理情况,起重机械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状况;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置和维护以及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等情况。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两次检查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为依据,受检项目共 118 个,其中施工项目考核达到优良的有 14 个,合格的 80 个,待复查 12 个,开具安全施工隐患整改单 36 份,行政处罚书 8 份。从检查情况来看,总体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的水准较好,现场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较完善,防护

4、措施趋于规范标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基本到位,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但仍有个别工地的安全管理不尽人意,不能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不组织有效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规范、不到位,文明施工还存在较多问题。二、依法二、依法查处违查处违法法违规违规情况情况三、企三、企业业开展开展隐隐患排患排查查情况情况全市有在建工程 10 家建筑企业基本能按文执行隐患排查情况。各公司能够组织抓质安副经理、专职安全员等安全检查人员对在建工地进行建筑安全专项检查和评分,部分企业现场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经整改后达到预期消除隐患目的。但仍有部分企业个别施工人员对安全隐患不重视,意识淡薄

5、,存在安全隐患。(一)经综合评定,对以下安全管理规范、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完善、施工现场防护措施到位、文明施工水平较高的4 个建筑工地予以通报表扬:某几工程。(二)经综合评定,对下列工地予以通报批评:厚福花园、富民工地、达利通工地、惠美涂料、佳雄五金厂、新时代陶瓷厂、将军陶瓷厂、下岸村办公楼仓库。四、四、隐隐患排患排查查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情况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情况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建筑施工隐患治理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建安函(20864 号) 工作部署和要求,编写市建筑施工隐患治理年工作方案,将工作目标定为“一是全市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治理率力争达到100,确保

6、实现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二是全市范围内不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零”,并成立了市建筑施工隐患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已列入全市监控的所有在建工程项目,重点是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工业园区、开发区工程,城乡结合部的村镇建设工程以及外地施工企业所承建的工程进行,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全市建筑行业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将建筑起重机械伤害、施工坍塌、高处坠落、违规用电等四类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监督项目。我站每月每季向上级报送安全生产月报和季报,并与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对隐患情况汇报和处理实施联动机制。每季度向安监局报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和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

7、理情况统计表,并通报建筑行业安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借助职能部门间相互协作优势,促进安全生产有序进行。五、五、隐隐患排患排查查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存在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问题经过安全监督部门排查和企业自查,消除一般安全隐患34 项,整治率达 94%;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2 项,整治率100%。达到预期目的,但还存在一定问题。1)安全管理方面:个别工地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长期不在现场;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不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缺乏针对性,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不完善;

8、职工安全教育工作不务实、搞形式,不能起到教育职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的作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或逾期、到期未进行复审。2)实体安全防护方面: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临边及洞口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防护通病,防护措施不规范、不到位、不严密;施工临时用电的电箱内配置的隔离开关不符合 JGJ46-2005 的规范要求,电线架设及照明灯具设置不规范;脚手架、连墙件日常检查工作不到位,有随意拆除和设置偏少问题,脚手架上内档偏大和缺少防护,安全网绑扎不紧,个别脚手架搭设不及时;塔吊存在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后,日常点检与维护保养工作较差,应急预案没有针对性,个别塔吊基础积水;物料提升机井字架安全装置不完

9、善,安装后缺验收手续;小型施工机具进场安装不验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不落实,一些设备和机具带病运转,极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危险区域、作业场所的警示警告标志少;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施工临时用电方面部分箱体破旧,保护零线不到位,专用末端开关箱缺少;少数企业对自查的隐患整改不能闭合、隐患整改不力长期存在;安全员日志记录空洞、简单缺乏实质性内容; 3)文明施工方面:有的工地材料堆放混乱,未做到工完料尽场清;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未做安全隔离措施;极个别工地至今还存在在建工程住人现象。4)监理方面:项目监理部人数配置不足,监理人员不到位情况较多,有的项目总监长期不在岗;部分监理人员对监管生产安全表现出畏难

10、情绪,对安全方面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了解不透,专业知识缺乏;为数不少的监理对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特别是对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长期不在岗的情况把关不严;少数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审查不认真,对施工单位的方案审核审批的程序把关不严;日常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不能认真督促施工整改。四、下一步工作1、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要针对此次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原因、举一反三,落实整改。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安全、效益、进度、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安全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在现场,出现问题的源头在管理,各级领导要很好地负起安全责任,加强管理

1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安保体系的作用,责任到位。2、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肇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关于做好“平安卡”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做好刷卡和上传数据工作,要定期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要采取案列示警、动画演示等通俗易懂的培训方式,将施工现场应急措施、防护自救、逃生自助、安全操作技能及从业人员在生产安全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传授给明工。明工教育要求实务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将安全知识传授到每个民工,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3、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苏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建

12、筑施工隐患治理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建安函200864 号),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抓好治理重点,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搞支模、高处坠落、现场火灾等事故,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防护措施的规范化,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突出重点,落实好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要夏季汛期和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4、全体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安全监理职责,要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理水平。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突出要点,加强监管,认真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理工作,切实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