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第五课练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3144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第五课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年第五课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年第五课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年第五课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年第五课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年第五课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第五课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第五课练习 一、选择题 、在 2005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21 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 ,以优雅 曼妙的舞姿、美仑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被观众评为 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 千手观音的成功说明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B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D精神状态决定着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文艺评论是文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绝句之二”中道出了自己 的看法:“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宛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诗人 认为,那种“矮人看戏”的作风

2、,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因为这种人没有( ) A 创造性思维品质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C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 想象力 3、认识、真理、理论和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A都有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认识 C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D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2004 年年末,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世纪大海啸,带来空前灾 难。但这次海啸受灾的几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预警系统。人们对地震和海啸预测的缺失说 明A地震和海啸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B、人类不可能认识和驾驭自然 C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程度受主客观条件制约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

3、认识的事物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 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据此回答 57 题 5、从哲学上看,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是指 A 要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B要使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向前移动 C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正确认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6、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A只要有理论创新就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B科学

4、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D理论创新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 7、 我们要做到创新就必须 (1)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2)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逆向思维(3)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突破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A B C D) 8、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传统户籍制度是制约外来工进城的重要因素,其实,解决好外 来工的安居、子女人学、社会保险等问题才是关键。有专家呼吁,为让外来工和谐融人城 市,发达地区政府应该而且也有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支付“和谐成本” 。这表明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5、B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个人和社会具有一致性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速度问题效益问题,表面上看无非是个快慢问题,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却是个直接关系到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问题,因而也是个政治问题.据此回答 9-10 题. 9、上述材料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B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C认识随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0、上述材料从辩证法角度看,主要体现了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整体各局部的总和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其解蔽篇中

6、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据此回答 11-12 题. 11、荀子的这句话说明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不认识事物的现象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由于人们受现象的蒙蔽,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12、我们要不受蒙蔽而明大理,就要 A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 C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假日黄金游成为假日受罪游,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兴斌教授说:现在人们的 经验是,只要是有名的景点景区,赶着黄金周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不是享受,而

7、是受罪.据此回 答 13-14 题 13、材料中人们的经验总结 A是错误的是经验主义的表现 B是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C是经过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D否定了主观随着客观变化而变化 14、经过九个黄金周的洗礼,我国旅游行业应该会起来越成熟.这样说的根据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会形成正确理性认识,指导旅游业有序发展 C人们会减少旅游,从而旅游负面影响越来越来越少 D事物是发展的,在旅游业无序发展后,自然会有序发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采用的独特的“思想实验” ,不是在实验室中 而是在抽象思维中进行的,所使用的不是现实的仪器设备而是严密的逻辑

8、的和数学的推导。 结果,这种创造性的科学想象取得了成功。据此回答 1516 题: 15、 “思想实验”说明 A科学的思维活动可以不依赖于物质条件 B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及其活动不仅能“复制”客观对象,而且能依据现实材料进行主 动创造C不进行主观想象,就不能真正地把握事物本质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是确立在抽象思维活动的基础上的。 16、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的成功说明 A人脑不仅是意识的思维器官,而且是思维的内容 B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C实践出真知,思维也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7、据专家介绍,消费水平 4000 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

9、为了保护环境,今年元旦前后,一 些大中小学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议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这件事情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19、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这表明 A 想问题,办事情,勇气和干劲是第一位的 B在敌我两军对垒的情况下

10、,胜利记过永远属于勇敢者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D在同样的条件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不同,其效果就会大相径庭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观念的变化不可能停止的,我们今天所达到的也只是一个新的开端.过去 的 20 年,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 20 年,今后的岁月,必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岁月.据 此,回答 2021 题 20、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认识具有无限性 D认识具有绝对性 21、从广度上讲,人们的认识应当不断 A逐步深化,由一个层次过渡到另一个层次 B向前推移,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 C扩展,由一个领域过渡到另一个领域 D反复,由感

11、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环往复 22、 “知识经济”是 21 世纪的主导性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宏观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因为 科学实验以精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 实践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 B A B C D2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 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 了基础。这表明了 A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C

12、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24、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仪式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 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25、毛泽东说:“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那种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应 A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认识事物 B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积极实

13、践、大胆思考,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D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在实践中把认识推向前进二、非选择题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现,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 一步深化。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怎样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2、西藏是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区。修建青藏铁路困难重重。科技工作者艰苦探索, 攻克了高寒、缺氧和长年冻土等三大技术难题,为青藏铁路的建设铺平了道路;为了让火 车早日进西藏,广大铁路工人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日夜战斗在条件极其艰苦的世界屋脊 上。 分析说明上

14、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3、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及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 功,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专心研究了 我的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终于取得 了成功。 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4、为寻找 SARS 病源,深圳和香港联手,成立了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微 生物学系、深圳动植物防疫监督所、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站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开展了 艰苦的 SARS 溯源研究。鉴于这是一种人类新发现的病源,科研人员又推断源头动物平时 应很少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圈子

15、里,从而决定先从野生动物入手,追溯病源,锁定果子狸、 猪獾等 8 类哺乳动物。联合攻关小组对从市场上采集来的这 8 类哺乳动物的粪便、肛试、 鼻咽拭等进行采样,开展血清学、病源学、流行病学研究。最后从六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 到三株 SARS 样病毒。经基因测序,与人类 SARS 病毒同源。这为进一步阐明人类 SARS 的源头及传播提供了重要证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人们如何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CBDCB 6-10 BAAAC 11-15 CACBB 16-20 BCBDC 21-25 CBBBD二、非选择题 1、(1)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2)尊重客观规律,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办事。(3)积极创造条件,践行科学发展观。2、 (1)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专家们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成功解决三大难题,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好了理论准备,就是科学理论 对实践指导作用的表现。 (2)人有主观能动性,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专家们运用科学理论解决三大难题, 表明了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 性;修建青藏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