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23132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2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演讲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司马懿学管理(一)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 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而在当下, 很多人在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 焦虑甚至痛苦。那么,选择有规律可循吗?当人生出现重大选项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决断 去把握?在这方面,司马懿就是一个厉害的主儿,在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司马 懿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 女士逛商场,越看越不甘心,这叫选择带来的踌躇与焦虑,生活中许多痛苦是因为选项太多 造成的。诸葛亮前出祁山时遇到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国第一次出场。时间是 在赤壁之战后的二十年。两

2、人在祁山相会,此时,祁山西城特别安静,诸葛亮安排 2500 蜀 兵埋伏在店铺里,司马懿当时有 15 万大军,而亮身边都是文官,他们都指望诸葛亮找出活 命的办法。诸葛亮吩咐隐起旗帜,在楼上焚香抚琴,司马懿没有想到,只能选择进与不进。 司马懿思前想后,这是在重大选择前表现出的焦虑,诸葛亮大开四门,无奈无兵无将,只能 出此险招,诸葛亮也有信心,面对异常局面,司马懿不会贸然进城,想不出其中的奥妙。形 势不明,绝不会贸然进攻,司马懿传令往北山而退。司马昭不理解,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 谨慎,必有埋伏,诸葛亮的反常行为,背后必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 三国演义中讲述的空城计的故事就是关于司马懿做选择智慧的经典

3、故事,面对诸葛亮 的空城计,司马懿没有冒险进城,那么,他的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本讲稿由百家讲坛资源网整理(网址:http:/www.baijiajiangtan.org/)/百家讲坛资源网专业 的百家讲坛 MP3 和视频与讲稿发布站。 司马懿没败,他的选择体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不求最好,但求满意。形势危急下领命,被动时逼退了诸葛亮,这就不错了。但进城就 有风险。像今天存在的剩女现象,都想追求一百分,等到遇到一百分,人家儿子上中学了, 得一百分得靠运气。 司马懿没必要百得要一百分。 最好是好的敌人, 追求最好会走到反面去。 没有 100%的完美只有 100%的错误。 二是无悔的选择是好

4、的选择。司马懿事后后悔,人生后悔时是最痛苦的。无悔的人生是好的 人生,无性的选择是好的选择。但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面对选择就得用最小后悔法。司马懿 不进城相比而言是理性的选择。成功了不要贪胜。人生、商海都贪胜,最后败坏了。打麻将 听牌时最危险。得意不要忘形,要保持清醒,但是空城计只能给高人用,见俗人得用俗招。 用策略要看对手的状态。 (我们很多人做选择,都喜欢追求一个标准,那就是完美。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 之前一直大胜, 后来因为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不够完美, 甚至他胆小的举动还成了大家的 笑料。然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空城计中司马懿选择撤退的行为不仅不丢人,其中 还蕴含着他关于做选

5、择的过人智慧。人生做选择就像下棋,有的人之所以能成为高手,是因 为他每做出一个选择都尽可能地从远处出发,从全局出发,不为眼前局部的利益所诱惑。 ) 三是绝不掉入别人给定的选项里。空城计是假的,真实的历史是 231 年二人才对决。诸葛亮 兵出祁山,当时曹真病重,被包围。魏只得征调司马懿来防守。这一年诸葛亮 50 岁,司马 懿 52 岁。司马懿带大军来到祁山准备开战,派小分队驻守,自己的主力去直扑诸葛亮大营,诸葛亮却转头去了上邽了。司马懿发现不如诸葛亮。立即追,他跟身边人,你们不知道他, 一定会安营扎寨,快点就可以赶到,对了。诸葛亮成也谨慎败也谨慎。做擅长的事情时,最 容易被人看出破绽。小战后对峙

6、,诸葛亮撤回祁山,司马懿还是追,诸葛亮也正等着呢,司 马懿杀过来了,在卤城拼吧。结果战争没开始,司马懿的军队建立一座更加坚固的大营,两 支军队不打了,都在搞建筑了。司马懿固守待援,这是看着你。引起许多不理解,这是高明 的不掉入你给定的选项里。 ( 三国演义 中的司马懿就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 正是凭借着豁达的气度和过人的判断力, 他才能在每次重大选择之后不怨天尤人,不后悔,才能在智慧超群的诸葛亮面前不落下风。 为了不落入诸葛亮的布局,司马懿一直跟诸葛亮拧着劲儿,偏不按常理出牌。我们生活中也 常有这种情况,自己的选择被他人提前做了安排,这个安排如果来自竞争对手,轻则会干扰 我们的思路,严重点就会使

7、我们陷入被动的局面。面对诸葛亮的聪明布局,司马懿就一直坚 守,千万不能掉进诸葛亮的布局里来?那么,在关键问题的选择上,司马懿究竟有哪些高明 之处,我们从中又能获得怎样的启发呢?) 诸葛亮布好局了,司马懿偏偏坚守对峙,遭到曹魏强烈反对,因为他当时威信不高,许多人 不服。5 月份,终于决定开战,结果是魏军被迫撤退,六月蜀军无粮全军撤退,司马懿有三 点成功:祁山解围了,保住了麦子,逼退了诸葛亮。司马懿不容易体现在管理难,司马懿上 有领导的猜疑,身边人也不理解。 跟司马懿学管理(二)当好骨干有诀窍 骨干员工面临的挑战,先来反思鹤立鸡群这个词。领先者压力大,团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 冒尖的骨干。当领导要学

8、会保护冒尖的骨干。如果你是骨干员工,注意人际关系。司马懿在 这个团队中怎么处理好关系的?看一个故事,建安六年夏,家乡来几个人,是曹操手下的刺 客,奉曹操令来办事,潜入院中,摸到上房,看屋里,床上躺着年轻人,喂水,病得不轻。 几个刺客盯着。这个年轻人不动。几人上墙走了,这个年轻人额角冒出汗珠,这是年轻的司 马懿,这得病是有目的的。司马懿出身在豪门,爷爷是司马俊,父亲哥哥都受重用,司马懿 是少有才名,东汉末年崔琰评价他是聪亮明允,刚断英特。评价极高。引起曹操的注意。曹 操重用人。司马懿厉害,一定要请来,派人送聘书,让他工作。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但 不是司马懿的梦想。他看出来,曹操不好伺候。干好了

9、不一定有好处。汉代讲究门第,司马 是望族,瞧不起曹操,他去干。拒绝要有手段,有宽容民主领导,有理由可说,会坦诚相待, 而专制独断型领导,有理由也不能冒犯,曹操就是这样的。得间接拒绝。要求技巧高。司马 懿手段太挑战了,装病。曹操可最恨人骗他。曹操狠招就是夜往密刺之。刺客回来说,真有 病。曹操这才放过他。 (司马懿是怎么处理和领导的关系的呢?) 具体方法有六字箴言:对猜疑型领导,勤、谨、忍,208 年,曹操当丞相了。派人去再招司 马懿。曹操交待,若复盘桓,便收之。抓来。司马懿,惧而就职。害怕而接受。这一年他 30 岁。曹操不好伺候。曹操自我中心,猜疑焦虑,像他梦中杀人,所以睡觉时不要离我太 近。一

10、次睡得爽,身边工作人来盖被子,他斩了。假装问是谁杀的。他疑心重。二是专制独 断,翻脸无情。他头痛,睡眠不好。一次,下午困了,到后帐,宠姬躺着,叫下午叫醒他, 她看到累的,起了恻隐之心,没舍得叫醒他。醒来,问怎么不叫我,她说没忍心,叫人打死 了。这种领导就要远之则安,近之则危。像杨修,如果领导是诸葛亮是刘备是孙权,不会死,只有领导是曹操才会死,没有考虑领导的对象。杨修教曹植,气得大骂,弄死了他。忌泄漏, 看透领导心思说给人;忌轻慢,轻视领导;忌欺瞒,骗领导。杨修三条都犯,能不死吗? (在这方面,司马懿就特别聪明,做人做事拿捏得非常到位,结果工作干得漂亮,还受到了 曹操、曹丕的高度信任。即建立了功

11、业,又获得了领导的认可。那么,司马懿处理领导关系 的高明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 司马懿高明,纵然领导近,他仍捧领导。领导可以把你当成任何人,但是你不能。你要永远 回复领导。恭敬地把他当领导,曹操依然不信任他。一件捕风捉影的事,说他可以把头转一 百八十度,这是要造反的。一试,果然是这样。这人有异心,跟曹丕交代,非人臣。起了杀 心。这种背景下,司马懿用行动来解释。更努力更勤勉。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干得特 别努力。司马懿叫曹丕去说好话,让他说自己的好话。曹操终于放了他,没要他的命。如何 理解领导对你的严格管理?像孙悟空, 头戴金箍, 因为你是能人, 离不开你。 对庸人要画饼。 给你戴金箍就是特殊

12、关照。所以要管紧一些。司马懿正是摆正了心态。蘑菇策略,许多领导 采取这种策略,不要有怨气,要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这种心态重要。司马懿终于等来了。 曹丕称帝了,司马懿有了机会。四人都得到提拔。新官上任就换人。他升到尚书督军一步步 升上来。司马懿更谨慎了。曹丕更难伺候。冤杀鲍勋。在工作上得罪了曹丕,司法官,一个 曲周县一个干部犯了罪,是曹丕的小舅子,鲍勋要处理,曹丕让他高抬贵手,惹恼了他,免 了职。曹丕称帝了,起用了,鲍勋反感他打猎,不让他走,玩物丧志。曹丕气得贬了他。225 年秋,南征,鲍勋反对,空耗资财,不能去。曹丕抓了他。南征回来,找个理由要杀他。他 不能杀,烈士遗孤,为官清正,三次提的都是

13、正确意见。几个人都上书求情。高柔不处理。 曹丕通知高柔来,立即处理掉了。搞得人心凉。曹丕是记恨型领导。这种领导不是用公心。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种情况,骨干员工在单位里的威信一般比较高,说话也有分量,但这 常常会带来一个问题,你有想法,领导也有想法,两人的想法出现了分歧该咋办?如果你遇 到的又恰恰是曹丕这样爱记仇的领导,你又该怎么办?) 在这种领导手下,谦温密。谦虚低调,不能骄傲,不能蔑视领导;言语温和,得低调说话; 得保密。司马懿就做得到位。提拔他,到了国防部长。曹丕说,我这些,是你帮我受累呀。 看出他特别谨慎。他发挥的是萧何的作用。把工作认真地做好。受到认可。226 年,曹丕去 世,把司马

14、懿叫来,托付给三个人,司马懿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托孤大臣了。可是这时听说 孟达要造反,司马懿有这个思想准备,怎么办?他左右为难,面对突发事件,司马懿用的是 什么方法呢? 跟司马懿学管理(三)突发事件巧应对 (单位里有一些员工,关键时候喜欢捅娄子,发生这样的事,管理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影 响军心士气,大则会给事业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那么,出了这类事情,管理者究竟应 该怎么办呢?三国时期,当魏蜀争锋达到白熟化的时候,出了一件紧急事情,曹魏的大将孟 达要造反,这是司马懿出现了。他审时度势,迅速出招,最终将这次重大危机化险为夷,赢 待了曹魏集团上上下下的高度认可。那么,司马懿应对突发事件的诀窍是什么

15、?我们现代人 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呢?) 一个人要做大事,会遇到突发情况。没准备就会心慌。这是常见的事。但司马懿表现与 众不同。220 年夏,曹丕正准备登基,首都来了贵客。曹丕准备特殊的接待,安排他与自己 同辇而行。搞得中央政府心生嫉妒。但是曹丕让所有官员目瞪口呆,曹丕说,莫不是刘备派来刺杀的刺客呀?这人会不会冷汗直流。不是,两人都哈哈大笑。这让所有人都匪夷所思。 这是谁?是孟达,字子布,本是刘备手下,因为关羽之 死,得罪了刘备,受刘封排挤,来投降曹丕了。为什么曹丕如此随意呢?从工作是示范效应, 想吸引天下家杰来归自。 从生活角度来讲, 心理学规律叫晕轮效应, 你在漆黑中, 打开灯, 看上去

16、光明,关上灯,玻 璃上落满灰尘。一个人普通,但当他站在自己的舞台上,也会光彩夺目。车展边站着美女, 站着美女的车,同样的车打分更高。这就是晕轮效应,美女闪光,覆盖了那么辆车。孟达有 优点,进见闲雅,才辩过人。 长得帅有口才,为曹丕欣赏。司马懿急在心上。看到优点,也得保持清醒与冷静。 (领导有人也会一好百好,孟达这些优点,在司马懿看来有哪些不同呢?) 司马懿的评价是“言行倾巧” ,倾就是迎合别人,让人开心。考虑别人是成熟的标志, 但是底线是不能丢掉基本原则,不能无原则地迎合别人。孟达会放下原则去迎合,这种人是 小人。所以司马懿认为可怕。巧,有技巧,是好事,但是卖弄技巧不是好事,是轻浮甚至心 术不正。司马懿一味地卖弄技巧,肯定是反复小人,将来必然出事。曹丕看不出来,司马懿 表现出的是强烈的态度,是骤谏。看得出司马懿的急切。 曹丕不听。给领导提意见两个不能:一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二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如果 领导不能接受,我们就要注意方法。司马懿采取适当方式来表达。 (司马懿该做哪些防范措施呢?) 司马懿的方法是:一是提前判断矛盾公开,司马懿对孟达有深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