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22240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与方法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位置度位置度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理想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 是各实际要素相互之間或它們相对一个或多个基准位置允许的变动全量 沿圆周分布要素的位置度公差注法在生产实际中有的应用, 由于其表现形式和反映的设计意图多种多样,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本文将针对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结合标注示例分别说明其反映的设计思想和标注的公差解释。 根据标注方法的不同形式,圆周分布要素的公差标注可分为单组和多组两大类。 1、单组圆周分布要素的公

2、差注法 1)沿圆周分度方向均匀分布的要求较严,对径向变动误差要求较松。这种设计飘多用在有圆周分布要求的定位要素(分度定位销孔等)和圆周分度刻线等场合。其标注方法见图 1。 图 1 中所示 4 个孔的实际轴线必须分别位于圆周方向宽 0.01mm 的 4 个两平行平面公差带内,各公差带的中心应均匀分布,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为指引线箭头所指示的圆周方向(见图 1b)。轴线的径向位置由 50mm 的未注公差控制。 2)对圆周分布的径向位置要求较严,圆周均匀分布的要求较松。多用于在径向起定位定心作用的场合,可分为有基准和无基准两种情况。图 2 为无基准标注的示例,图 3 为有基准标注的示例。 -专业提供 S

3、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图2中所示4个孔的实际轴线必须分别位于宽0.01mm的4个径向公差带内,各公差带对称分布在 50mm 的理想圆周上(见图 2b)。 50mm 的理想圆的圆心对外圆 80mm 的轴线的同轴度公差按未注同轴度公差考虑。对经两孔中心边线之间的角度应在 89309030之间。 图 3 中所示 4 个孔的实际轴线分别位于宽 0.01mm 的 4 个径向公差带内,各公差带对称分布在 50mm 的圆周上。 50mm 的理想圆的圆心对外圆 80mm 的轴线(基准轴线)A 同轴(见图 3b)。对经两孔中心边线之间的角度应在 89309030之间。 设计中是否选用有基准的标注

4、,主要取决于给定位置度公差的成组要素是否对其它要素有定位(装配)关系。如有关系则应以标注基准的方式来表达。 3)对成组要素的方向均有位置要求,包括无基准标注和有基准标注。应用无基准标注时,只控制成组要素内各要素之间的要求。有基准要素则增加了相对其它要素(基准)的要求。图 4 为有基准的标注示例。 图 4 中所示 4 个孔的实际轴线必须分别位于直径为 0.01mm 的 4 个圆柱形公-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差带内, 各公差带的 位于 50mm 的理想圆周上, 并成 90均匀分布。 50mm 的理想圆的圆心一外圆 80mm 的轴线(基准轴线)A 必须同轴(见图 4b)。

5、 2 2、 多组圆周分布要素的位置公差注法多组圆周分布要素的位置公差注法 当一个零件上同时有多组圆周分布要素,且都分别给定了位置度公差时,多组圆周分布成组要素之间的角向位置关系可按不同的意图, 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标注形式。 1) 采用理论正确尺寸标注各成组要素之间的角向位置关系。此时各成组要素共同一个统一的几何图框,见图 5。 这种标注反映的设计意图为两种要素虽然给定了不同的位置度公差, 但两组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功能上有直接联系,设计上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边在一起的大几何图框。检验时,两组要素必须同时检验,即用一整体的位置量规检验或用一个整体的几何图框进行数据处理。 -专业提供

6、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2)各组要素角向位置生命。此时可省略表示多个成组要素之间角向位置关系的理论正确尺寸。同样各成组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几何图框,见图 6。 为了防止对标注理解上的误解,遇到多组要素角向位置重合时,规定按 0 的角向位置关系理解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理论正确角度 0视为省略标注。 3)各组要素角向位置关系要求较低。当设计允许放松对两组要素之间的要求,可标注角度公差(或按一般角度公差)来控制各个成组要素之间的角向位置关系。此时,各个成组要素应分别满足各自的位置度公差和成组要素之间的角度公差的要求,见图 7。 4) 各组要素之间无角向位置关系要求。对于这种设计要求,应在无角向位置关系的孔组位置度公差框格下加注说明,见图 8。此时,孔组之间的角向位置图 6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可不严格按图样绘制的角向关系制作。 5) 各组要素的位置度公差有分别控制要求。对于这种设计要求,应在相应的位置度公差框格下加注说明,见图 9。此时,各个孔组位置度公差应分别检验,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孔组检验。 以上是介绍位置度公差标注原理及应用说明, 内容由太友科技编辑专业提供各种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