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2206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阶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始终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有一位教育家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学习+经验+反思=成长” ,其中反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师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 20 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因此,有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就

2、把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把教学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要求,专项检查。旨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动机,调动教师积极地自我反思与实践,分析教育教学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教育教学的对策,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技能、积累经验,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形成敏锐的现代教育意识和过硬的教学教研能力。然而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没有形成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只是随便写几篇应付检查。试想,这样的反思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何以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一、要充分认识教学反思的作用,力争主动性。一是实施新课改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型”人才,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程改革的大

3、潮,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评价、反思和研究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自觉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系统完整、理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教育生活是以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为基础和核心建构起来的,任何外在的教育因素,如教育目的、课程标准、教材,必须纳入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中才能发挥现实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获得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就需要每个教师教育思想或观念的内在重建,而不是仅靠外在因素。因此教师就必须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始,进行反思,特别关注教学中的困惑,寻找解决途径,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江苏省特级教师

4、于永正为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教学反思录题词:“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作用的评价更令人叫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或者将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应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促进教

5、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写它十年,就有三百多万字的反思记录,还愁成不了科研型教师或教育专家吗?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每一次“反思”都是教师对每堂课的设计思路、利弊得失的分析过程,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度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和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进行记录的过程,也是教师对课堂整体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中肯评判并提出改进方向和意见的过程。只有反思才能使教师认真探究如何使课堂教学在互动中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

6、与教学活动,享受课堂教学的乐趣;只有反思才能使教师既能宏观把握课堂,又能关注细节,把握学生身上稍纵即逝的信息,有效利用“教学机智” ,使动态生成更精彩;只有反思才能使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改变,走出低效窠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要坚决纠正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力避无效性。由于许多学校已充分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教师培养、校本教研中做了安排,但学校没有形成反思的氛围,在具体如何反思上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以致在教学反思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把反思当作交“差事” ,没有反思意识。如有的学校规定每周写几篇教学反思,字数也有一定的要求

7、,并进行检查统计。于是教师为了完成“差事” ,应付检查,也不管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改进反思中的问题,只要篇数和字数达到要求,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更无从谈起,甚至有的教师把反思视为累赘,看作额外负担。二是把反思当作报“流水帐” ,没有反思深度。教学反思可以写成日记形式,于是有的教师就把教学过程简单描述一下,再加上自己的主观评价,寥寥数语,没有思想深度。如一位教师故乡的教学反思:小说阅读重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特征。这节课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了杨二嫂的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反思,没有具体阐释和自己的看法,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记录

8、自己的困惑、记录自己的思考。这样即使写上十年、二十年,也修不成“正果” ,只是耗时费力罢了。三是把反思当作“检讨书” ,没有反思目的。教学日记可以记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之处,有的教师就大量列举自己的失败和疏漏,成了“错误检讨书” ,而对如何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问题的症结,确定有效的弥补途径,促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查漏补缺很少涉及。即使天天这样“检讨” ,也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达不到对教师成长有利、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目的。还有反思过于宽泛,找不准问题的关键,反思不能长期坚持,浅尝辄止等等。三、要努力找准反思的切入点,力求针对性。由于部分教师的反思抓不住重点、

9、流于形式、缺乏价值,这样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因此要引导教师多思、勤思、会思,找准反思的切入点,提高反思的针对性、有效性。对学习目标进行反思。每堂课的教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节课后教师要注意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如知识目标的重点是否突破,难点是否化解,能力目标的设定是否通过知识目标的完成体现出来,学生是否具备学会学习的方法,情感目标的情景设置是否达到使学生进入“角色”的目的等等。这样哪些目标达到了,哪些目标没有达到,教师心中有数,总结出对目标达成的体会,不断地调整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使之更贴近教学实际。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程序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科学

10、,教学环节是否紧凑,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媒体使用是否适当,课堂评价是否准确,导入语是否有“磁性” ,结束语是否具有激励性、总结性,是否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活动。也就是反思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瞬间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 。对学生表现进行反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学生的反应表现出来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超出教师的预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些有创意的发问、分析或回答,课下要认真反思,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不仅反思学生的积极表现,也要反思学生的消极反应。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反应,并分析其产生的

11、原因,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再教时的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学反思不是面面俱到,天天如此,样样落实,而是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找准反思的问题,一有所得,立即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成为朱永新教授“成功保险公司”的受益者,一定会品尝到教学反思所带给我们的喜悦和幸福。四、要全面营造反思的氛围,力图群体性。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认为,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指导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主动构建,必须积极创设氛围,搭建和提供展示平台,形成反思集体。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现在有的学校既不买教学理论著作,也不订教育类报纸和期刊,只有教学参考书、教材

12、和练习册,教师再没有读书的主动性,可读的书少,读的书就更少。要把反思写好,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支撑。如果教师的教学理论修养不够,其在写教学反思时便备感力不从心,这就促使教师带着反思的问题深入地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阅读,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才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尽管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紧,压力大,没有太多的时间读书,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只有读思结合,以读促思,教学反思才会有理论基础。进行广泛交流。激励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提炼反思的成果,把这些成果放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交流,学校可开设“反思与成长”校本教研论坛,编辑“教学反思文集” ,

13、引导教师在积极参与、沟通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也可以鼓励教师把反思写成论文参加评比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展示反思成果。制定相应制度。学校要把教学反思纳入常规教学管理系统,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以制度“逼你成功” ,把教师“逼”上轨道,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增强反思能力,以制度推进教师群体反思成果的共享,从而整体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反思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提升、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优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或名师专家。观课议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观课议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14、对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一、观课议课对专业成长的影响。观课议课可以促成专业引领。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十分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或听专家的学术报告,或观摩名师的示范课,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充裕时间,教学经费紧张,没有外出机会等原因而无法成行,只能看专家的课堂实录,观看的名师录像课,只能学习专家的授课模式,学习名师的教改经验,而无法与专家、名师直接、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样缺乏专家的“零距离”引领,效果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依托本土人力资源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着力打造一支能够有效进行专业引领的“土专家”队伍,充分发挥

15、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就能使大部分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或新任教师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通过“传、帮、带” ,使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以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使专业引领落到实处。观课议课可以促进同伴互助。很多教师认为在同一个学校呆久了,大家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趋同现象,在过去的听评课中,你的意见我的意见都差不多,这时候的同伴互助是“萝卜煮萝卜,还是萝卜味儿” ,结果是大家觉得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意思。而现在的观课议课是在“专业引领”下的“同伴互助” ,可以比喻为“萝卜炖肉” 。由于“土专家”的参与,使不同的观课议课对象有了不同的视觉、经验和信息,而多样的、丰富的视觉与信息更有利于全面认识和

16、理解教学,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成人学习者,既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也需要用他人的资源来丰富自己。如果教师彼此真诚交流、平等对话、互相碰撞思想的火花,在反复追问、逐渐明晰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分享集体智慧,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得到不断更新、重构和迁移,就能达到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观课议课可以促使自我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反思的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收获。当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时,教师也许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既有专家的智慧,也有成为专家的机会。但是在过去的听课时,大家总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总是忙着记录,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板书、学生的回答,而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怎样展开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展现的,往往被忽视掉了。况且说话的、接电话的、打瞌睡的大有人在。到评课时,把普通话准确、板书工整、教态自然,符合新课程理念等大话、套话撂出来了事。既没有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