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jinji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1671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联jinji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联jinji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联jinji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联jinji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联jinji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联jinj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jinji(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班名称:对联学习兴趣小组。2,形式:打算以 QQ 群的方式,分期进行,以提问方式为主。每期结束踢人。3,邀请主持人几名,斑竹责无旁贷。4,教程如下:对联学习班教材目录第一讲:字数相等(含对联概念,推荐书籍(对联话,楹联丛编等) ,为何要字数相等,重字问题,对联最佳句式,字的机巧)第二讲:词性相当(词性,词组结构,对仗(工对,宽对,当句对) ,联绵词)第三讲,平仄相协(古今音,诗律,马蹄韵(句内,句脚) ,意节律,从宽的情况)第四讲:内容相关(逻辑,合掌,无情,诗钟,成联创作的基础知识)5,时间:打算在一周内结束。有点象速成班!呵呵。 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地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

2、地 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地 去年 9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化纲要指出,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 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 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 普及活动。此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加快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 “诗中之诗” 的中国楹联更是沐此东风,受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士,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 学界的关注。在中国楹联学会和各省市区楹联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全国涌现出 了一批国家级或省级楹联教育基地、优秀楹联教师;楹联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

3、那么,如何将楹联与语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 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高地,是摆在学校领导,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 新课题。作为有着十多年从教经验而今是一位编 辑的笔者,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让楹联文化进入校园的意义 在网络文化,尤其是渲染凶杀、色情、暴力、赌博等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 校园成为不良文化争夺的焦点。以致于不少教师或领导抱怨现在的学生素质每 况俞下,越来越难教育、越难管理。这无疑为当代教育者出了一道难题。要解 决这一难题,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人 生观教育,比如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配合,通力合作等等,但是作为“文艺 轻骑兵”的楹

4、联,可以充分发挥其“短、平、快”的思想教育、寓教于乐的作 用。让学生在欣赏、创作、游戏中潜移默化,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二、 楹联教育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 古代的私塾教育除了学习孺家的经典,诸如论语、中庸等等之外, 还要学习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并要上对课,即对 对子。这一点我们从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就能了解到。五四运动 以后,由于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对课一度被废止。1932 年,时任清华大学国 文系主任的刘文典(字叔雅)先生请同为清华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 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出国文试题。陈先生就出了两道对对子的试题。其一出句 是“孙行者”,其二出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

5、他还撰文指出对对子有四大好处: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清虚实词及其用法;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清平 仄声; 可以测验应试者读书之多少,语言之贫富;可以测验应试者思想性与逻 辑性。当代教育家、语言大师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 中也说:“属对”“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语言基础训练”,“只要用之得当,这 种练习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即训练他们的头脑要清楚,能够辨别词性、 结构、声调、概念的异同,又训练他们的思维要敏捷”。古代国文教育中,学 生对诸如词性等的认识就是通过对对子完成的。 三、 学会欣赏语文课本中的对联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有一定的对联,有的是在课文中出现的,有的 是单独出现的。如

6、果教师或学生懂得一些楹联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能够透过课 文引用的楹联了解到不少从课文中无法了解到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消化 和理解。比如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有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文中 引用了明朝才子解缙的一副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 皮厚腹中空。关于这副对联的来处,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学识不深却自恃才高 的秀才,听说解缙工诗善对,于是前去找他联对。见面便吟道:“牛跑驴跑跑 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解缙当即说出上面一联。秀才羞愧而去。这一 副借物喻人的对联。毛引用此联,一是为一些同志画像,讽刺他们不学无术; 二是借此规劝有这种毛病的同志,要勇于改过。再比如选自红楼梦的

7、一篇 文章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眼睛,描写了“荣禧堂”上 的一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珠玑”就是珍珠;“黼黻” 指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上联写座中人佩带的装饰品(珍珠)可同日月争辉;下 联写堂前宾客礼服上的图饰,如烟霞般绚丽夺目。只短短十四个字的一联,就 暗示了贾府显赫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与贾府来往的都是衣饰华贵的上 流人物,暗示了贾府与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对立。此外,象鲁迅祝福中也 有一副似露非露的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用得也非常 巧妙,奈人寻味。 四、 对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教授学生基本的楹联知识。楹联又称对联、对

8、子等, 是上下等长、意思完整、相互对仗的两个句子组成的一种独特文体。其艺术性、 实用性兼备。楹联的基本格律就是“六要素”:字句相等、词性相对、节律对 拍、结构相应、平仄相对、语意相关。此外,还有一些忌避。如上下联之间忌 用重字、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忌用意思相近的词(即合掌)等。楹联涉及的都是 语文的基本知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基本规律,中小学生都可以写出简单的对 联。 2、运用对联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是一门 很讲究艺术的学科。传统的教法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讲,学生只有听的份, 老师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听得没兴趣,课堂气氛当然不活跃。高明的教师其 实不用多说,关键是看他如何

9、组织教学。教师要当好“主持人”,让学生当 “演员”。教学的过程中,高明的教师手中如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他会让整个 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根线进行,而在线外,他可以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比如, 在讲一词多义和断句时,就可以把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消”一联作为例子。对这副联,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理解。通常的断 句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这样从一副 联入手既学到了知识,又把课堂气氛搞活了,何乐而不为呢。3、开展每课一联活动,让学生用对联概括文章主题,简明易记。一篇文章 写得是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真是千人千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说法。那么让

10、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概述一下自己的感受,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比如,学习治平篇时,就有学生写出这样一副对联:广纳财源能固本;滥 增人口要成灾。学生在每学一课都能如此做下去,对帮助理解课文,培养归纳 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课文,用 对联的形式的组串起来。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 有学生这样组串课文标题:白毛女清明荷花淀听潮别董大 ;守财奴月夜雁荡山饮酒送友人。还有:娘子关前 乐羊子妻教战守策;泰山极顶陈毅市长论积贮疏等。 五、 作业演练,适应语文高、中考形势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越来越受到推崇,近几年全国或部分省市区的 中、高考语文试

11、卷上时不时地有对联方面的内容出现,如果平时对楹联没有接 触的话,学生可能会措手不及。以 2004 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为例。当年的语文 试卷上有这样一题:下面几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爆竹声声脆。只要对楹联有点常识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好这道题。出句里的“爆 竹”是偏正式名词,“声声”是又叠词,“脆”是单音节形容词。下面的备选 答案里只有“祖国日日新”可与之相对。满园春色好。春晖盈大地。扫 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同理,的对句是“神州面貌新”, 的对句是 “正气满乾坤”,的对句是“树一代新风”, 的对句为“百姓衣食丰”等。 再比如 2004 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上有一题:请补写上一句

12、与上联字数相等结 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是: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运用对联的基本 知识:从字数、词性、结构、语义等方面考虑,就应该写上诸如“务实勤奋为 求学法门”、“勤俭和睦是持家准则”等等对句。所给的参考答案是:“求实 谦虚为治学前提”。为此,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平时就对学生进行一些楹 联知识的灌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布置一定的作业。 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诸如楹联兴趣小组、楹联文学社等,在小组内、文学社内、校园内开展楹 联知识讲作、征集活动等。作为学校活动的延续,也可以组织楹联夏令营、冬 令营之类有意义的活动。对联杂志北京编辑部,已经连续两届举办全国楹 联夏令营活动,在全国

13、楹联界、教育界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这就是很好的尝 试。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呈逐年递增之势。这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 并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丰富校园生活,让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占领校 园文化阵地,不失为好的方法之一。为此,作为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楹联文 化,实在是抢占校园文化高地的主力军,我们要用好这一文化形式。相信,随 着国学的重振雄风、语文课程教改的深入和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 发展规化纲要的深入贯彻,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对课教学的实践中来。 语文教学就要象张志公先生说的那样把“传统经验中那一部分既符合汉语汉字 实际,又符合比较科学的教学论的作法”,“加以改进以至改造,赋

14、予它以时 代精神和新的生命,进而与现代的教育科学、语言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既 是传统的又是非传统的,适应汉语汉文特点的,适合现代需要的,我们自己的 语文教学的路子”。我们临清市第一中学,是聊城市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是聊城市重点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 310 人,53 个教学班,在校生 2900 余人。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教学成绩显著,高考在聊城市年年名列前茅。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围绕创建楹联教育基地,在临清市楹联学会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们分三步做了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创立楹联兴趣小组。

15、 自从山东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十分重视,敏锐地抓住楹联这种传统文化精华,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早在 2008 年春季开学之初,学校领导就向市楹联学会提出了申创市楹联教育基地的要求。按照蒋会长的具体指示,我们于 2008 年 3 月,正式成立临清一中楹联兴趣小组。小组成立后,举办了一系列的对联知识讲座,从对联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对联的基础知识、对联的艺术手法、对联的创作、对联的鉴赏、高考对联题的应试对策等做了全面的讲解。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小组不断发展壮大(人数曾一度过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二步,成立临清市楹联学会一中分会。在 2009 年 4 月,学校正式宣布成立临清市楹联学

16、会一中分会。建立健全了组织,起草了章程。学会成立后,工作的力度更大,立即召开了学会主要负责人会议,具体分配创作任务,各部门负责各自的楹联撰写,限期上交。于是,学校办公室、教研室、教务、年级、政教、后勤等各部门,发动各自人员,积极撰写,全校师生都加入了这个活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了任务。第三步,争创楹联教育基地。在完成第二步的基础上,学校趁热打铁,顺理成章地制定了争创楹联教育基地的计划,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1、制作楹联标志,创设基地氛围。学校选择优秀的楹联作品做成牌子,在显目的位置悬挂,作为永久性的楹联标志。目前,学校楹联总数达 170 余副。此项费用投入 2 万多元。2、开辟楹联学会办公室。楹联学会是一个新成立的专业性的学术组织,需要有办公和活动的场所,学校在房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学会开辟了一间办公室,配置了电脑,配备了新的办公用具,建立了相关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