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21398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在东亚,朝鲜半岛局势十分紧张,韩国就所谓的“天安号”事件,与美国一起举行了一起针 对性明显的军事演习。而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地区安全的战略缓冲,因而半岛局势的紧张不 仅会破坏朝鲜半岛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也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再者日本在我国钓 鱼岛附近逮捕了一名我国的船长,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日本的“鹰派”外交部长前原诚 司又公然捏造中日外长早已就“东海问题”会谈达成一致,并公然指责中国“中国稀土出口 停滞”问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甚至表示钓鱼岛属于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美日安保条约 第 5 条的适用对象。总结近期东亚形势,中国在东亚地区遭受美、日、韩三方面

2、的压力。形 势不容乐观。在南亚半岛,印度一直把中国视作对手而非朋友。而其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目标恰恰是发展 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 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而印度与巴基斯 坦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上的竞赛愈演愈烈,也威胁了我国的西部形势。东南亚地区,东盟多国与我国发生领土、领海争端。而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实际占领区并不 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非法在我国领海采集油气的做法也是严重损害了我 国的领土主权和经济利益。近期越南又在东盟峰会上向外界表示越南计划重新向外国军舰开 放金兰湾。而无论是那个国

3、家使用这个港口都必将对南海局势产生影响。北亚的俄罗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和影响我国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近 年来中俄关系友好,但俄罗斯在复兴之后是否会如以前一般咄咄逼人,还是未知数。中亚的局势比较复杂,中亚各国在颜色革命后,有些国家政治不稳定,发生动乱,这势必 会影响我国的安全形势。西部地区泰国政局不稳,多次出现红黄对峙,而缅甸发生动乱大量难民逃亡中缅边境,种 种事件也影响了我国局势的稳定。 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政局动荡的内因与外因分别是什么? 内因:首先,国内政治日趋“两极化”与深陷“民主困境” 。 其次,国内经济社会分化严重, 国际金融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外因:国际恐怖主义、与部

4、族民族矛盾作祟;另外,西方大国加大介入诱发乱 局。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在此波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仍然是一枝独秀,保 持了 8%的增长率,经济总量也日益逼近日本。首先是欧美联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其次是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挑战。第三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 下行压力,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城乡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了我国 金融风险。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

5、复苏的世界经济” 。全球经济深 度调整使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 幅下降,并造成国内工业生产快速回落和就业下降,主要即有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 盾加剧,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2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且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 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这次金融危机引发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 退,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并对投资、消费和就业等产生广泛影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我

6、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限制措施明显增加,我国稳定出口市 场和份额难度明显加大;全球失衡再平衡调整,使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持续时间拉长。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市场收缩,已经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 以往在经济规模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相对不大的情况下,依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 入可以支撑高速增长的话,那么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供需平衡条件的变化,原有的低成 本优势将持续减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将不断加剧.。 绿色能源革命使我国科技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绿色科技革命使我国在信息技术扩散尚 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面临绿色能源革命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尚未完

7、 成的情况下,就将面临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压力。 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 ,分 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 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 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 “内因” ,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 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 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 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

8、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 献。 一、周边出现哪些动荡 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201 o 年 4 月 7 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 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 2005 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 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 方后流亡国外。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6 月 10 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吉临时政 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

9、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6 月 27 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 ,新宪法规定 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7 月 3 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 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 2011 年底。吉议会选举定于 2010 年 1 o 月举行,吉政局演 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阿富汗首当其中巴基斯坦紧随其后。美国奥巴马政府 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 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 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美国干涉 阿富汗选举

10、,导致当选连任总统卡尔扎伊与”占领国”美国, ”占领军”北约部队之间矛 盾加深。美国于“911”后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近九年 “塔利班”不但没有被美军剿灭, 反而“愈挫愈勇” ,影响力趋于增强。美国决策层内部对“阿富汗新战略“也存在严重分歧, 前线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将军对奥巴马总统出言不逊,奥巴马为维护自身权威被迫临阵换将, 将“战功卓著“的麦克里斯特尔解职改以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接任。对于美国 “阿富汗新战略”的黯淡前景,英国金融时报载文指“美国正在阿富汗走进死胡同” ; 巴基斯坦被美国绑上”反恐”战车,巴对本国部落地区极端势力发动清剿,但招致”巴基斯 坦塔利班”的残忍报复。 “巴塔”

11、一再制造严重恐怖袭击活动不断造成巨大伤亡,巴正3陷入恐怖活动与“反恐”难解难分的”恶性循环” 。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也严重受制于 议会,大权趋于旁落; 尼泊尔在野的第一大党尼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发动大规模罢工,迫使尼总理尼帕尔在执政 仅 13 个月后于 2010 年 6 月 30 日辞职,尼政局陷入新一轮“波动” ; 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虽然政局总体稳定,但民族分离组织与反政府武装(印度“毛派” 等)不时对印度安全部队发动突袭,破坏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造成严重伤亡与损失。 东南亚政局动荡以泰国为首。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反政府示威者从 3 月 14 日 开始占据首都曼谷的闹市区,

12、与政府军及亲政府势力不时“擦枪走火” 。泰国总理阿披实在” 忍让”多时之后于 5 月 13 日晚派军方封锁“红衫军”示威地点,试图逼走近万名示威者,“红衫军”军事领导人卡迪亚当场中弹身亡。泰国军队于 5 月 19 日开进”红衫军”集会区 域,展开”清场”行动,双方冲突造成严重伤亡与财产损失。多名“红衫军”领导人于当天 下午集体自首,宣布结束集会示威。阿披实总理于当晚发表电视讲话指出,政府有信心使国 家恢复正常和走上可持续复苏道路。5 月 25 日泰国刑事法院以涉嫌恐怖活动罪名,批准 逮捕前总理他信。7 月 6 日,泰国政府决定将在曼谷等 19 个府已实施 3 个月的紧急状态法 再延长 3 个月

13、,以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泰国乱局虽暂时缓解,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泰 国社会矛盾依旧难解; 缅甸即将举行历史性的全国“大选” ,缅甸军政府意图在选前进一步”收编”缅北少数民族 地方武装,引发后者反弹,加之军政府与“民主派”之间矛盾可能激化,致使缅甸局势变数 增加; 东南亚地区形势动荡还体现在海洋方面,尤其是南海形势更趋复杂,其中既有海盗活跃威胁 海上通道安全也有南海海洋权益争端加剧,包括岛礁主权争议、专属经济区划分冲突、海 洋渔业与油气矿产资源矛盾等。而越南、菲律宾等国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争 端企图使双边争议”多边化” 美国也极力“插手”南海问题致使南海形势更加敏感复 杂。 东北亚形

14、势主要因韩国“天安号”事件而骤然紧张。在朝鲜半岛方向,韩国于 5 jq20 日 公布”天安”号事件正式调查结果。认为导致 2010 年 3 月 26 日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 爆炸沉没的原因,是遭到了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美国和日本政府随即分别表示 “强烈谴责”导致“天安”号沉没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同日表示,中方主张各方应冷 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局势紧张升级。朝鲜则于 5 月 21 日发表声明对此予以坚 决否认,指如韩国以“天安”号事件为借口对朝鲜进行报复,朝鲜将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加 以应对。韩国总统李明博于 5 月 24 日就”天安”号事件对国民发表讲话,要求朝鲜道歉,

15、表示将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中断韩朝贸易、合作与交流并将与有关国家协商后将 该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韩国同日还表示恢复”对朝心理战” ,更积极参与”防扩散倡议” , 举行韩美反潜军事训练。韩国于 6 月 4 日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通报其联合调查结果,请 求安理会做出反应。特别是韩国与美国借“天安号”事件,于 7 月份在黄海一带举行大规 模联合军演。由于黄海属于中国近海与高度敏感海域,美韩军演不仅临近中国领海,而且直 逼中国的政治中心。何况”天安号”沉没谜团未解,美韩大规模军演不仅将进一步激化朝韩、 朝美矛盾更将威胁中国安全,也不利于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因而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坚决反 对。经中国方面

16、的努力斡旋联合国安理会于 7 月 9 日通过了关于“天安”号事件的主席声 明。声明未明确事件的责任归属,只是谴责了导致”天安“号沉没的攻击,并对韩国政府、 人民、该事件遇难者及其家人表示深切同情和慰问,强调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和平、稳定, 鼓励以和平手段解决半岛未决问题,鼓励半岛北南双方恢复直接对话和协商。而致力于解决 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已被搁置多时,半岛“无核化”进程仍然充满坎坷; 日本政局持续动荡。先是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因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等处置失措于 6 月份被 迫辞职,由菅直人出任民主党新党首并于 6 月 8 日出任新首相。接着是 7 月 11 日举行参议 院改选,由于菅直人的消费税改革方案“得罪”选民致使由民主党与国民新党组成的执政4联盟失利,在野党占据了参议院过半数议席,在野的自民党赢得选举、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 日本由此再次出现了朝野政党分别控制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 民主党执政难度进一步 增大。日本政局前景自 2009 年 9 月”变天”后重又趋于动荡不定; 朝鲜政权“换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