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作站的时间与问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521262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5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生工作站的时间与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生工作站的时间与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生工作站的时间与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生工作站的时间与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生工作站的时间与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76医生工作站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徐德林6魏立京i摘 要 本文阐述了医生工作站在精神卫生专 科医院的具体实践,并就一些特殊性问题比如出试、医嘱单打印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生工作站 实践 问题 今年1月我院正式启用了门诊医生工作站,5月份又开始在部分科室试用住院医生工作站。医生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标志着我院 HIS 建设已经从以经济和费用管理为核心、满足医院管理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延伸到了以病人信息为核心、满足临床医疗需要的临床信息系统。 我院是一所拥有 1369 张固定床位的国内大型精神卫生

2、专科医院。由于专业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医生工作站的实践过程中既要遵循普遍性步骤、方法,又要探讨一些不同一般的解决方案。 1、调整和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制定和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 实施医生工作站首要的问题是要调整和优化业务工作流程。 在原有的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下, 门诊病人挂号后看医生, 之后持医生手写处方到收费处交费。收费员需要逐条录入处方药品和治疗项目,最后凭收费单据取药或进行治疗;住院病人在住院处的ADT系统上登记后进入病房, 护士在病房医嘱处理系统即护士工作站上录入医生开写的医嘱,继而完成各种治疗和收费。 启用医生工作站后,门诊医生在电脑上开写处方,确认后打印处方,手工签字后交病人。收

3、费员输入病人门诊 ID 号,调出处方直接完成收费。药剂师核对处方后发药,并打印药品配置单,交给病人作为注射、输液等治疗凭证。病人必须挂号,才能就诊、交费、取药和治疗。根据新的工作流程,相关职能部门修订各岗位职责,完善或制订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以保证系统秩序、安全地运行。 住院医生也是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开、停、撤销等医嘱处理工作,确认后护士在护士工作站上核对并打印医嘱单,医生再次核对并签字后才可以执行。从本质上来讲,现行的住院医生工作站至多是一个计算机化的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 ,主要解决了医嘱的重复转抄和传递问题,与收费系统紧密相关。其操 777作方法和规程与原护士工作站的医嘱录入模块几

4、乎相同。 表面上看,应用医生工作站只是将手写处方改为了机打处方,将护士录入医嘱改成了医生录入。但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在于:进一步规范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了环节控制和费用管理。 2、丰富和完善数据字典,保证系统规范化应用 数据字典是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由于我院一体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如门诊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及费用管理系统、药库药房管理系统等已经建成并正常运行了5年多时间,数据字典基本满足了系统和应用需要。实施医生工作站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和修正部分数据字典,主要包括职工主索引表、医疗收费项目表、医嘱项目表、医嘱执行频率表、药品库存表、给药方式表、疾病名

5、称与分类编码表等,主要是客户化字典。比如,医嘱项目表中原来基本上不包含非收费的医疗项目,但医嘱上是要体现的,因而必须补充;医嘱执行频率字典中没有执行频率的打印名称,必须完善,增加打印名称字段;疾病诊断名称字典需要更新为 ICD-10,同时能够支持自定义名称,因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多只能用症状或描述性文字表示。 对于职工主索引表、药品库存表需要修改部分数据,使更完整,满足处方开写、医嘱单打印要求。 3、认真整理和分析应用问题和需求,做好程序客户化工作 任何应用系统是否适用、 好用、 易用, 一方面取决于系统设计包括程序编码,另一方面取决于程序客户化工作效率和质量。 由于应用软件的生命周期相对都比较

6、长,尤其是这种企业级网络应用软件,一旦上线应用(即认为适用了)以后不可能短期内就更换掉,都必须要进行不断的软件维护,逐步到达好用、易用的目标。 程序客户化属于软件维护工作, 本身并没有标准可以遵循, 其程度很难把控。但基本原则是既要遵循原本的系统设计,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应用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在程序稳定性与方便性上寻求最大平衡点。 基于这种客观认识,我们在项目开始实施 时就建立了一张问题和需求明细表,将测试或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医护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的每一份修改需求统一整理其中, 然后逐一进行分析, 必要时进一步与具体用户交流。在充分明确需求或理解问题所在后, 对于程序错误则要求公

7、司现场工程师立即排查解决;对于功能完善性修改需求则要仔细论证,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一旦问题解决或需求修改完成,则及时将程序测试结果、问题解决情况和需求修改方案填写到对应记录上,作为一线用户、院方 IT 工程师、管理者和公司技术人员交流媒介。 4、加强技术与操作培训,保证项目实施质量。 对于 IT 技术人员来说,每实施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因此,系统上线前必须首先做好 IT 技术人员的培训。一是熟悉业务工作流程,了解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清楚每个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二是理解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掌握程序流程和操作。另外一项比较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沟通技巧。只有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与一线用户形成

8、融合的氛围,进行友好交流,实现一致的目标。 对于一线用户,使他们了解系统流程和功能、掌握程序操作方法是基本的培训内容。只有培训合格才能上线操作,必须作为一条基本原则来坚持。否则,连 778基本的操作方法都不掌握就上线使用,不但给 IT 技术人员带来很大负担,更会影响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培训,公司技术人员、院方IT工程师、一线用户之间培养了共同语言,增进了相互理解与支持,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实践问题探讨 (1)出试处理 出试是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有治疗过程。 当精神疾病患者在院治疗恢复一定时间后,需要暂时回归社会。如果患者能够适应生活、工作,病情不再反复之后才能正式出院。手写医嘱时,如果

9、病人出试的话,医生只需开即刻医嘱出试和出试带药,而当前正在执行的长期医嘱尽管不执行了也不必停止,仍然保留。病人出试返院后,医生不必再开写长期医嘱,而是默认执行出试前的长期医嘱。 应用住院医生工作站后,当医生录入出试医嘱时,系统自动停止了当前正在执行的长期医嘱,只保留床位费用。当病人出试返回时,系统又自动恢复执行出试时被自动停止的医嘱。当然,医嘱的开始时间也变成了出试返院的时间。由于医嘱必须即开即打,而打印的医嘱单必须要医生手工填写停止时间并签字,与原来的手工作业方式不一致。医生感觉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要求完全按照手工方式处理。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特点来说,这个要求是合乎习惯、有道理并且已经

10、得到认可的。因此,探讨一个既兼顾医生习惯要求又保持现有系统收费模式的解决方案成为项目实施的关键。 (2)医嘱单打印 2007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 传递普通处方时, 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 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为了遵从这一规定,我院住院病人医嘱单采取了 即开即打 方式,也就是说医生开完医嘱后,护士随即打印出医嘱单,医生逐条核对并手工签字后执行。经过短暂时间的试用,医护人员普遍感觉这种方式太麻烦了。主要问题在于:医嘱单需要多次续打,打印医嘱单的操作要求又比较精准,稍有

11、不慎就可能产生打偏、重行、空行等问题。而此种情况必须重新打印医嘱单,医护也就必须重新签字。由于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较长,少则三两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几十年。期间,经治医生、护士一定不止一两名。对于当前医嘱,还可以保证医嘱记录的原始性。对于以前的医嘱就很难再找到当事的医生和护士签字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式恐怕就是要使用电子签名。2005 年 4 月 1 日开始施行的电子签名法对医疗文件的适用性问题至今仍有不少争论,尤其对于可靠的电子签名形式,各家医院都在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试图采取满页打印方式,也只能通过减少医嘱单续打次数来尽量避免重打。 医生工作站在我院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实践加以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R,2008. 2李包罗.医院管理学信息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