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21017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3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3--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教学大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训三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 实习目的1. 进一步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2. 认识褶皱构造在地质图上的特征;3. 了解褶皱构造的描述内容;4. 了解褶皱转折端在剖面图上的画法;5. 进一步巩固作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一、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 表综合地层柱状图、图切剖面图地形特点( 等高线、水系、山峰等)图的正文 在地质图上识别褶皱的存在 地层沿某一方向重复,需要排除由于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 地层的倾向相反或相对 地质图上地层产状表示方法走向线倾向线倾角 (注意:没有“ ” )倒转地层的 倾向线2. 向斜与背斜的判定背斜从核部向两翼地层时代变新,

2、向斜从核部向 两翼地层时代变老;背斜两翼倾向相背,向斜两翼倾向相对。倒转褶皱两翼的倾向是相同的。一、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褶皱枢纽的特点 如果褶皱的转折端没有出露,两翼地质界线基本平 行,则褶皱的枢纽基本水平;如果褶皱的转折端出露,则枢纽一般是倾斜的。 背斜的枢纽向转折端凸出方向倾伏,向斜的枢纽 向转折端凹进方向倾伏。一、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褶皱轴面的特点 如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则轴面近直立(倒转的等斜褶皱例 外);如果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则轴面产状也和两翼产状基本一致;如果褶皱两翼产状不等或一翼倒转,无论背斜或向斜,。则轴面向较 缓的一翼倾斜一、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判断褶皱的形成时代

3、褶皱形成于卷入褶皱的最新地层之后,一、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覆盖褶皱的最老地层之前。高台背斜形成 于中三叠世之 后、早侏罗世 之前4褶皱形态描述 名称(地名+褶皱类型);地理位置及其所在区域构 造部位;分布延伸情况;核部位置及组成地层; 两翼地层产状及转折端形态;轴面及枢纽产状; 次级褶皱分布特征等。 高台背斜:位于高台东南侧,呈NE- SW向延伸。核部出露下二叠统,翼部 依次出露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 叠统和中三叠统。两翼地层的倾角大 致相当(3041),褶皱的枢纽向NE 方向倾伏,轴面近直立。背斜在图区 东北部的蒋家湾一带被下侏罗统近水 平的地层角度不整合覆盖。该背斜形 成于中三叠世之后、早

4、侏罗世之前。一、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1. 选择剖面线: 尽可能垂直图区主要构造线;尽可能多地切过图区主要地层2. 建立“基线海拔柱”投影系,投影地形剖面线确定剖面基线,基线海拔一般比剖面切过的最低 点再低23个间距,以基线海拔为起点,在基线两端建立海拔柱,形成“基线-海拔柱”投影系;把剖面线与所有地形等高线的交点投影到“基线-海拔柱”投影系中,用圆滑的曲线连接各投影点,得地形线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3. 投影地质界线,绘出褶皱形态把剖面线与所有地质界线的交点投影到地形线上,并按各点 附近的地层倾向和倾角画分层界线。1)如果剖面线与地层走向斜交,则应按照剖面方向的

5、视倾角画地层界线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3. 投影地质界线,绘出褶皱形态2)剖面切过不整合 界线时,应先画不整合 面以上的地层和构造, 然后再画不整合面以下 的地层和构造,被不整 合面所掩盖的地质界线 和构造,和顺其延伸趋 势延至剖面线上,再将 该点投影到不整合面, 从此点绘出不整合一下 的地层界线和构造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3. 投影地质界线,绘出褶皱形态3)剖面切过断层时, 先画断层,然后画断层 两侧的地层和构造4)绘制褶皱构造应先 从褶皱核部地层界线开 始,逐层绘出两翼,并 注意表现出次级褶皱。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5)从褶皱核部开始,依次绘出两翼地层。如果某一翼地层倾角

6、相差较大,应根据同一 岩层厚度不变的原则进行调整,使之与主 要产状协调一致。校正前校正后根据同一岩层厚度不变校正两翼岩层的产状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6)绘制褶皱转折端如果轴面直立,先作平行枢纽方向的纵向剖面,求 出剖面线处核部地层枢纽的深度,然后结合两翼 枢纽位置绘出转折端。一般情况下,转折端的深部位置可以根据两翼产状 和褶皱形态作合理推测。绘制褶皱 转折端深 部位置的 方法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4. 整饰图件(1)按岩性画岩性花纹符号,岩性花纹符号的长度 应该短于不同时代的地层界线;(2)标注地层时代、地层产状、剖面方位、图名、 比例尺、图例、特征地形地物、责任表,擦去中 间过程的所有标记尖峰地形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二、绘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剖面图填充岩性花纹符号时注意:如果同一套岩层的倾角 变化较大,应采取渐变的方式逐渐过渡,不可人 为制造角度不整合!已被剥蚀的褶皱转 折端用虚线画出来 ,但虚线部分只画 地层界线,不填充 岩性花纹符号。 实际的地层倾斜情况错误的岩性花纹符号 充填方式正确的岩性花纹符号 充填方式虚线作业1:分析暮云岭地区地质图(附图I6)中褶皱的形态及形成时代。作业2:在暮云岭地形地质图上作A-B地质剖面图(此作业需要上交剖面图)。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