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520914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结构与性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1.(2013上海高考)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 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解析】 A 项变化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硅和 C60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B 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离子键,C 项错误;溴和汞的气化分别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金属键,D 项错误。【答案】 A2(2013雅安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B每一主族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可表示为族序数2 C根据泡利原理将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书写为DC2H2分

2、子中的碳采取 sp2杂化【解析】 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除核外电子层数外,还有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半径越小,如锂原子半径比氯原子半径大,A 项错;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应该是,C 项错;C2H2的结构式为 HCCH,C 采取 sp 杂化。【答案】 B3(2012上海高考)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 NH3相似,但PH 键键能比 NH 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CPH3沸点低于 NH3沸点,因为 PH 键键能低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 NH3分子,因为 NH 键键能高【解析】 PH3同 NH3构型相同,因中心原

3、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均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故 A、B 项正确;PH3的沸点低于 NH3,是因为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C 项错误;PH3的稳定性低于 NH3,是因为 NH 键键能高,D 项正确。【答案】 C4(2013黄山质检)化合物 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由六元环状物质(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对合成 A 反应方程式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变B键角的大小关系:CO2CH4H2OC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NOCBHD生成物 H3BNH3中存在配位键【解析】 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由

4、 CH4变为 CO2,碳原子杂化类型由 sp3转化为 sp。【答案】 A5(2012浙江自选模块)下列物质变化,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A干冰熔化B乙酸汽化C乙醇与丙酮混溶D溶于水【解析】 干冰为分子晶体,熔化时只需破坏范德华力;乙酸、乙醇、分子间均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因此 B、C、D 三者变化过程中均需克服两种作用力。【答案】 A6(2013安徽高考)X、Y、Z、W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H2XO3Y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Z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1WW 的一种核素的质

5、量数为 28,中子数为 14(1)W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W 的原子半径比 X的_(填“大”或“小”)。(2)Z 的第一电离能比 W 的_(填“大”或“小”);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氢元素、X、Y 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_。(3)振荡下,向 Z 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W 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 先根据题给条件判断元素的种类,再结合具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1)根据题

6、给信息,可以初步判断 X 为第A 族元素,当判断出 Y 为 O 元素时,即可确定 X 为 C 元素;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共有三个电子层,所以 Z 为Al 元素;由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可以确定 W 的质子数为 14,所以 W 为 Si元素。由此可以判断 W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A 族;W 和 X 是同一主族元素,且 W 在 X 的下一周期,所以 W 的原子半径大于 X 的原子半径。(2)Z 和W 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向右呈逐渐增大趋势,所以Z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W 的;XY2为 CO2,属于分子晶体,所以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克服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H、C、O 三种

7、元素可组成多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化合物,比如乙酸等。(3)Z 单质即为铝,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向氯化铝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第二阶段: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沉淀溶解。W 单质即为硅,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 SiF4和 H2两种气体。【答案】 (1)三 A 大(2)小 分子间作用力 乙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成无色溶液 Si4HF=SiF42H27(2013德阳模拟)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A、B、C、D、E 五种元素,A是短周期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非金属元素;B 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

8、电子,其基态原子每种轨道中电子数相同;C 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 31;E 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途最广,用量最大。(1)B 与 D 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是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2)A 分别与 B、C、D 能形成电子数为 10 的化合物,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写分子式),它们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写分子式)。(3)分子 ABC、BA2D 的空间构型分别是_、_。(4)B、C、D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5)C

9、 的单质分子中存在_个 键、_个 键。【解析】 短周期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非金属元素只有 H,故 A 为 H;由B 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可判断 B 为 C,其 1s、2s、2p 轨道各有 2 个电子;C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 nsnnpn1,由 s 轨道容纳 2 个电子可知 n 只能等于 2,故 C为 N;由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可知 D 为 O;由 E 在地壳中含量可知其为 Fe。(1)C、O 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为 CO2,中心原子为碳原子,由电子式可知其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CO2为直线形分子,采用 sp 杂化方式。(2)H 与 C、N、O 形成的 10 电子分子为 CH4、NH3、H2O

10、,常温下水为液态,沸点最高,其次为NH3,CH4沸点最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故稳定性顺序为 CH4NC NOC(5)2 18(2012江苏高考)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Cu(NO3)2和 Mn(NO3)2溶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 CuMn2O4。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NO的空间构型是_(用文字描述)。 3(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为 CO2,HCHO 被氧化为 CO2和H2O。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 分子

11、的结构式为_。H2O 分子中 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1 mol CO2中含有的 键数目为_。(3)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解析】 (1)Mn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5 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2,则 Mn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NO中 N 原子采取 sp2杂化,NO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3 3(2)CO 与 N2是等电子体,N2的结构式为 NN,从而推知 CO 的结构式为 CO。杂化轨道用于形成

12、 键和容纳未成键电子,H2O 分子中 O 原子形成 2 个 键,且有 2 对未成键电子,则 O 原子采取 sp3杂化。CO2的结构式为 COO,1 mol CO2含有 2 mol 键。(3)Cu2有空轨道,OH能提供孤电子对,Cu2与 OH形成配位离子Cu(OH)42。【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平面三角形(2)CO sp3 26.021023个(或 2 NA)(3)9(2013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碳、氢、氟、氮、硅等非金属元素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C、Si、N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

13、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_种。(3)科学家把 C60和 K 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与钾的化合物,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中 K 原子和 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4)继 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 Si60、N60。请解释如下现象:熔点Si60N60C60,而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 N60C60Si60,其原因是_。【解析】 (2)HF、H2O 均能形成氢键:HFHF、HOHFH 共四种。(3)K 处于晶胞表面:12 6,C60处于晶胞顶点和体心:8 12。故 K1218原子和 C60分子的个数比为:6231。(4)熔点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而破坏分子则是破坏分子

14、内的共价键。【答案】 (1)1s22s22p63s23p2 NCSi(2)4 (3)31(4)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越强,熔化所需的能量越多,故熔点:Si60N60C60;而破坏分子需断开化学键,元素电负性越强其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断键时所需能量越多,故破坏分子需要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N60C60Si6010(2013大连调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 A、B、C、D 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 A 的化合物,B 原子核外电子有 6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 与 C 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 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C 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素分别与 A 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_。(3)B 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若此晶胞中的棱长为 35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