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0906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一、2011 年工作回顾年工作回顾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预期。预计实现生产总值 5020 亿元,增长 12.5%。地方财政收入 450.4 亿元

2、,增长 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969 元,增长 13.5%;农民人均纯收入 3870 元,增长 13%。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 1014.6 万吨,连续八年丰收。经济林果、蔬菜、中药材、现代制种等特色优势作物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草食畜牧业占养殖业比重提高了1.6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200 亿元,增长 40%。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500 亿元,增长 30%。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88 亿美元,增长 20%。与 39 家央企签约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超过 1 万亿元,已开工项目 82 个,到位资金 5

3、97 亿元。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1200 亿元,增长48.5%。融资规模实现新突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5736.2 亿元,增长 25.34%,新增 1158.77 亿元。发行各类债券 292 亿元,增加 178 亿元。蓝科高新、佛慈制药挂牌交易,金川国际成功进入香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367 亿元,增长 208%。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55.6%。全省 90%以上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所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 50%以上的县级医院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

4、05以内。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价格调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坚持把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落实“米袋子” 、 “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政策性粮油投放力度,推进“农超对接” ,畅通“绿色通道” ,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实施价格预警监控和临时干预措施,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208 亿元。加强教育、医疗收费和旅游、运输、中介服务、殡葬服务价格管理,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居民消费品价格自去年 7 月份以来持续回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新建商品房价格控制在向社会公布的目标之内。(二)区域发展战略深入

5、实施。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争取获批了白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酒泉风电二期首批 300 万千瓦项目启动建设,河西百万千瓦级光电示范项目加快实施。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实施,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张掖现代农业国家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争取获批了总产能达 2370 万吨的 4 个大煤矿“路条” 。陇东南 4 市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力度不断加大。陇西列为国家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全省各具特色、竞

6、相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省 58 个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 660 亿元。建成高速公路 350 公里、二级公路 265 公里、通乡油路 1000 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国有林场公路改造工程 5700 公里。金昌机场、张掖机场建成通航。盐环定扬黄续建专用工程主管线建成通水。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获批实施。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庆阳机场扩建、夏河机场建设有序推进。临夏至合作、徽县至天水高速公路,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兰新第二双线、兰渝、西平、天平、兰州枢纽工程等铁路建设项目

7、和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四)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推广以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为主的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蔬菜、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 10.8%、6.8%和 18.6%,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 3.8%、7.8%和 5.1%。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46 个,比上年增加 5 个。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利工程全部完成年度计划。新修梯田 161 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6 万亩。完成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 382 万亩。完成造林面积 395 万亩、退牧

8、还草工程围栏建设任务 1140 万亩、草原围栏建设面积 10380 万亩。(五)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金川集团 20 万吨电解铜和 5000 吨羰基铁粉、白银公司 10万吨高纯阴极铜、酒钢东兴铝业 45 万吨合金铝、连城铝业 38 万吨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有色金属产能 100 多万吨。投资规模 500 万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完成投资 13 亿元,增长 300%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129 个,行业技术中心达到 10 个,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340 多项。新增甘肃名牌产品 61 个。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769 亿元,增长 16.5%;实现利润 220 亿

9、元,增长 5%。(六)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淘汰炼铁、焦炭、铁合金、电石、水泥等落后产能 249 万吨,关闭企业 102 户。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200 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国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实施 170 个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50 个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七)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5?12”特大地震 8 个重灾县累计完成重建投资 622.07 亿元,投资完成率 101.2%,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70 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 27.5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 54.7%;城乡居民住房和水浸公共

10、建筑维修加固全面完成,永久性供水工程建成供水;省道 313 线两河口至老城区改造基本完成;城乡受灾居民住房重建以及卫生教育、老城区与峰迭新区防洪、三眼峪和罗家峪山洪泥石流排导渠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产业恢复、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开始实施;兰州新区舟曲转移安置区楼体全部封顶,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列入成县暴洪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的 82 个项目已开工 74 项,累计完成投资 5.93 亿元。东乡县城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八)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列入计划的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全面完成,省属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改制稳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 347万亩,比上年增加 147 万亩。兰州、金昌、嘉峪关 3 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启动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组建了甘肃能源集团公司、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省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公司以及敦煌、麦积山、黄河三峡旅游公司,甘肃银行挂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快速增加,新增融资担保额 113 亿元,增长 60%。14 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启动实施。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金昌、庆阳两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第 17 届“兰洽会”签约项目 522 个,签约额 1822.4 亿元。

12、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全年共接待游客 5830 万人次,增长 36%;实现旅游收入 330 亿元,增长 39%。(九)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向全省人民承诺的 10 项 27 件实事全部兑现。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 10%和 28.9%,覆盖面分别达到 12.7%和 1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由 120 元提高到 200 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水平由 15 元提高到 25 元。在 65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兰州、嘉峪关、金昌、武威、临夏、甘南 6 个市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

13、现全覆盖。建成和改造中小学校舍面积 180.4 万平方米,全面排除了农村中小学 2008 年标准 D 级危房。改造建设了 108 所乡镇幼儿园。解决了 191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 29.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2%。输转城乡劳动力 532.8 万人次,创劳务收入 515.66 亿元。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7149 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余额完成计划的 268%。易地搬迁农村 1.2 万户 6.4 万名贫困群众。新建保障性住房 19 万套,开工率 104.6%,主体竣工率 62%,完成投资 183 亿元。历年续建保障性住房项目竣工率 92%,分配入住率 75%

14、。实施 20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竣工率均达 100%。开工建设 5 个全科医生培养基地、77 个县级卫生监督所、38 个县级农村急救中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国防动员、 “双拥”共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统计、监察、审计、质监、外事、侨务、编制等工作全面加强。地震、气象、测绘、档案、慈善和残疾人、参事、老龄、地方志、文史、文物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十)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 100%。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地方性法规 14 部,出台政府规章 10 部。依法行

15、政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力度。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重点整治,社会和谐稳定。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紧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扬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实现全省“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委的坚强领导,是全省各族

16、人民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工作落实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政法干警、中央在甘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甘肃发展的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兄弟省市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居民消费价格与预期控制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6%左右,高于预期控制目标 2 个百分点。二是降能耗、减排放与保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受节能减排硬性任务的约束,传统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空间不足,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三是影响工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能源、原材料、运输、资金、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产品出厂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四是第三产业增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第三产业增速与“十二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